他用工匠精神滴灌社区警务

  
2021-08-03 10:08:44
     

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朱佳琦 成都公安供图

从刑侦民警转变成社区民警几乎没有什么不适应,因为学习永远都有用。

——廖建文

成都市公安局青羊区分局黄瓦街派出所社区警务队民警廖建文,1999年转业参加公安工作,现在是“成都会客厅”宽窄巷子“百家熟”的社区民警,也是中央电视台《天网》栏目专题报道的“蜀中警英、美食警长”。廖建文荣立个人三等功5次,个人嘉奖27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3次,共荣获各类表彰奖励共49次。


清除了陈年垃圾后,井巷子2号院群众争相与廖建文合影

两次转角色

他样样干得出色

1999年9月,廖建文告别部队,走进黄瓦街派出所。从空军452医院器械科助理工程师到派出所刑侦民警,换装转身,从此侦办案件、打击犯罪陪伴他走过了17年的工作历程。

刑侦民警时期的廖建文,是出了名的“廖把细”。他意识敏锐、逻辑严密、胆大心细,办案子大家信得过,业务水平没得挑。在刑侦战线上摸爬滚打到了48岁,廖建文成为了青羊区区公安分局“年龄最大的派出所刑侦民警”之一。到这时,他发现自己大脑里分析案件的“发动机”却没办法“熄火”了,心里装着案情,脑子里不断涌现着案件细节……整夜整夜失眠、身心不堪重负的廖建文决定告别深爱并引以为傲的刑侦事业,他在2016年8月实现了第二次转身——成为了宽窄巷子责任段的社区民警。

“从刑侦民警转变成社区民警几乎没有什么不适应,因为学习永远都有用。”48岁才开始接触社区警务工作,踏入新的业务领域的廖建文没有因此感到失落与不适,他积极向其他经验丰富的社区民警请教社区工作方法,在实践中总结提炼与群众有效沟通的方式。始终昂扬的精神状态来源于他内心深处秉持的信条——“学习作为阶梯,能帮助人去到更高更远的地方”。乐于学习的劲头帮助他躬耕不辍,在社区警务工作的阶梯上逐级攀登,在自己的责任段内实实在在地实现了“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


廖建文是成都“会客厅”宽窄巷子的守护人

少城的温度

他帮助滞留人员渡难关

在新冠肺炎疫情初期,廖建文把社区疫情防控作为工作重点,每天在宽窄巷子往返巡逻。

2020年2月3日,廖建文值班,接到了群众小涂的报警求助。小涂2019年9月来到成都工作,打算大年二十九返鄂过年。谁曾想疫情突然发生,回不了家的小涂成为了不折不扣的“蓉漂”。滞留在蓉多日,住在酒店,吃靠外卖,生活经费即将告罄。无奈之下,他来到了黄瓦街派出所寻求帮助。廖建文向派出所支部汇报他的实际困难后,帮他联系到辖区内的一家酒店,以最低价格让他暂住下来,并按照规定安排小涂在酒店房间自我隔离。得知他牙痛急需医治,支部又组织民警筹款资助让他去医院看病。

隔离结束后离开成都的小涂向派出所发来了感谢视频,向分局领导写来了感谢信,表达了自己对黄瓦街派出所和廖建文等民警的感激之情。少城的温度,民警的关怀,给这名异乡的游子提供了最温暖的“抗体”。

真情换真心

他挽救了两个年轻生命

2020年9月27日16时许,廖建文和同事在宽巷子社区开展工作时,接到“美团”外卖员反映一男子的外卖订单是一袋木炭,要求其送到长顺中街附近。廖建文立即报告了值班所领导,并通过外卖平台虚拟电话号码与收货男子进行联系,通过对话发现该男子有轻生倾向。值班所领导立即带领综合指挥室合成作战队员查看监控录像寻找该男子,并安排值班民警到收货地址附近开展拉网式走访排查。经过4个多小时的视频巡查和走访调查工作,最终在长顺中街一旅馆内找到收货人王某及其同伴许某,并在房间里发现了一袋木炭和两盒固态酒精。

将两人带回派出所后,在廖建文耐心劝说下,两人终于吐露实情:两人不堪生活的压力在网上邀约到成都旅游,然后通过外卖买木炭酒精,准备轻生。由于无法联系该二人的亲属,廖建文一直陪伴着他们,耐心进行沟通、劝导,打消了两人轻生的念头。近期,廖建文回访了王某、许某二人,二人均表示现在已重新鼓起干劲,积极努力地工作,再也不会做轻生的傻事。

2021年6月10日,廖建文到绵阳强制戒毒所接回了辖区空挂户转社教人员周某。周某曾是一名吸毒人员,于2019年强制戒毒,解除强戒之后交由社区帮扶。由于多年前走上歧路,周某早已和家中断绝往来。虽然发誓要彻底远离毒品,但现实却让他无所适从。

得知周某的情况和难处,廖建文帮其办理身份证后到社区领取500元紧急救助金,解了周某的燃眉之急。6月16日,廖建文对周某进行第二次尿检(阴性)后与其再次长谈,并安排他在辖区物业公司上班,包吃包住,有专人帮扶。。在廖建文热心帮扶下,周某终于走上正轨,逐渐回归社会。

为民办实事

他多方奔走还院落清爽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廖建文作为黄瓦街派出所党支部第五党小组的组长,带头学习分享党史故事、心得体会。他不仅带领党小组成员开展党员服务活动,还将学习的成效转化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上。

3月底,廖建文接到井巷子2号群众的反映,由于种种历史原因,许多建筑垃圾遗留在了一、二单元的楼顶。这些年,一些住户装修房屋图省钱,装修废料也往天台上扔,积年累月,垃圾便越堆越多。18年来,异味、灰尘让居民们苦不堪言。得知此事后,廖建文先后10余次找到院落老居民、文旅公司和物业公司了解事情来龙去脉,联系到该院落的负责人员协商解决方案。3月26日,廖建文将宽窄巷子文旅公司、物业公司、院委会代表、居民代表邀请到一起,用话语缓和几方之间略显生硬的氛围,再用对社区共同的感情让大家建立起了情感上的联系。最终,廖建文说服了所有人,文旅公司、物业、院委会三方达成一致意见并签下承诺书:由文旅公司负责清理一二单元楼顶垃圾,院委会出资2000元,其余费用全部由文旅公司承担。4月1日,所有垃圾全部清理结束,井巷子2号院楼顶恢复了清爽。看着清理后的院子,院内的居民们竖起大拇指:“这真正是给我们解决了一件大事,必须要给廖警官点赞!”

编辑:王瀚   校对:曾燕   审核:代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