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律协残疾人法律事务专业委员会举办“司法鉴定程序与伤残鉴定”沙龙

  
2021-08-23 16:34:35
     

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王晗阳

日前,为深入学习、了解《司法鉴定程序通则》与《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等文件,为广大律师办理涉及人身伤残的案件提供专业性帮助,四川省律师协会残疾人法律事务专业委员会举办“司法鉴定程序与伤残鉴定”在线沙龙,来自四川大学华西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的刘敏教授进行了主题宣讲。

宣讲现场,刘敏从“司法鉴定程序”“鉴定意见审查”“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伤病因果关系的类型”等层面出发,对当前司法鉴定和伤残鉴定实务领域的实践及指导准则进行了详尽的介绍。针对“残疾”的概念,刘敏表示,残疾不仅体现为人体组织器官的结构破坏或者功能障碍,个体在现代临床医疗条件下难以恢复的生活、工作、社会活动能力不同程度的降低或丧失都可纳入“残疾”的范畴。

对《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进行解读,刘敏认为,鉴定人员在评估被鉴定人伤情是应秉承以下几个原则,即“以损伤后果与结局为鉴定依据的原则”“客观评价、科学分析原则”“实事求是原则”“准确把握鉴定时机原则”等。至于《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中涉及“损伤参与度”的问题,刘敏指出,“损伤参与度”即是指损伤对后果的形成所起作用的份额,据此来判断行为人对被害人出现的后果应负责的程度。他认为,在今后的鉴定实践中,可以根据个案情况,通过与委托人的协商决定损伤参与度的鉴定问题。

在发言交流环节,刘敏根据线上律师们的提问,耐心回答了他们在相关领域遇到的问题,与会律师纷纷表示通过此次线上沙龙受益颇丰。

编辑:贾知若   校对:曾燕   审核:代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