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好的社区民警是走出来的,这是四川省成都市公安局双流区分局东升派出所社区民警马健对社区警务工作的态度。他负责的白鹤社区,面积虽然仅1.27平方公里,但却容纳了居民院落92个,城中村11个,学校2所,卫生机构3家,企业和个体工商户1949家,89家小茶楼等五小门店,实际服务人口48000余人。
面对复杂治安状况,2016年担任社区民警后,马健脚踏实地一户户走访,一点点摸排,全面熟悉掌握社区的治安形势、重点区域、主要问题等情况,排隐患、调纠纷、压发案、勤服务,因工作实绩突出,先后被分局评为“警务技能小教官”,被市局评为“寄递物流安全监管先进个人”、“百日会战”成绩突出个人,多次荣获个人嘉奖、优秀公务员。今年以来,辖区行政案件发案率同比下降44%,刑事案件发案率同比下降28%,黄赌毒清零。
化解纠纷多倾听
家庭矛盾、邻里纠纷……虽是鸡毛蒜皮,却不容懈怠。面对这些家长里短,马健总是仔细倾听民声民意,及时化解矛盾纠纷,把服务群众、维护稳定、促进发展作为重要使命和职责。由于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到位,有效预防了辖区民转刑案件发生。
2021年7月,马健接到反映称,辖区内一13岁小孩被其奶奶“虐待”。针对该情况,马健立即前往当事人家中核实情况,经马健现场了解,源源(化名)父母不在身边,由75岁的奶奶胡某照顾。在长期缺乏父母关爱的情况下,源源沉迷手机游戏,且奶奶年事已高与孙儿无法有效的沟通交流,奶奶因督促完成家庭作业双方发生争执,源源没有吃饭电话联系母亲帮忙叫外卖,导致其母亲认为孩子被其奶奶虐待。
从当事人口中了解情况的同时,马健积极与当事人邻居、小区物业工作人员等多方进行走访,在了解到源源并没有被虐待后,马健调解起了奶奶与孙儿之间的矛盾,同时与社区工作人员一起对源源及奶奶进行了深入的教育,两人的关系又和好如初。
孩子的健康成长离不开父母,成功调解后,马健还分别拨通了源源父母的电话,让在外地工作的父母经常回家看看孩子。
服务群众多上门
“大爷,你的居住证明办好了,今天我到社区给你送过来,你在家吗?”
原来,今天4月的一天,马健在社区时了解到欧城花园新住户呷格,想办理一张老年公交卡,但首先需要有公安机关开具的《居住登记证明》。因年纪较大,行动不便,还没有到派出所登记,也就无法办理老年公交卡。
获悉情况后,马健随即主动上门核实其居住情况,快速将其信息录入系统,解决了群众的急难事。近日,呷格的登记居住时长满90日,符合开具证明条件。马健第一时间打印出来,准备送证上门,也就有了开头的“预约”。
工作中,马健不断深化服务措施,延伸便民服务渠道,充分发挥社区警务工作实效,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主动上门服务,千方百计为群众解难事,办实事,做好事。社区大街小巷,每天都能见到他“串门”的身影。
“今年,分局研发的一警通办和警务管家两个系统可以在移动警务终端操作,很多事项我在走访过程中就能一键办理了,群众不用跑腿、不用排队,也更支持工作。”马健觉得,只要真正为群众办好每一件小事,基础就扎得牢,各项工作也更好开展,警爱民就更能感受到民拥警。
平安建设多走访
辖区内的欧城花园小区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聚集老旧商品房小区,曾经是出了名的“欧三多”,即少数民族多,退休人员多,矛盾问题多。
“对于欧城花园的邻里纠纷,曾经一度让我无从下手,生怕处理不当,造成矛盾升级。”刚了解到这个这一个小区就有19个民族时,马健首先觉得心里忐忑。他想着要让民族团结之花在欧城花园绚烂绽放,但人与人之间难免有小矛盾,如果掺杂上风俗习惯、个人偏见,对立情绪更容易激化。
于是,马健充分发挥社区副书记身份效应,借势借力,推动小区综合治理。对于遗留问题,深入了解诉求,逐一找准症结,在分局和派出所的支持下,联动区级多部门,组织社区、小区、物业、业委会等多方力量,清单式销账。
在“排雷”的同时,马健的扎实作风和务实干劲,小区群众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纷纷夸赞“马警官,我们看得出来,你是真正为大家着想。你放心,遇到事情,只要你马警官出面主持公道,我们都听你的。”
针对小区内时有发生的盗窃案件,借助群众对自己的认可,马健提出完善人防物防技防措施,构建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
建议一句话,具体落实就要涉及到建设成本。也正是因为有成功化解矛盾的基础,业委会支持动用维修基金,欧城花园由原来的13个老旧监控更新至162个高清监控,基本做到了小区全覆盖。小区大门由原来的自由进出模式,改为了现在的智能门禁系统,物业保安队伍年轻化并且形成了动态巡逻机制,每天夜间保证每两小时间隔对小区进行全覆盖巡逻。近两年,欧城花园“零发案”。
(双流公安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