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朱佳琦
7月13日,记者从成都市消协获悉,2021年上半年,成都市各级消协组织共受理解决消费者投诉9433件,接待来访和咨询10981人次,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100多万元。
据统计,受理的投诉按性质分,排在前五位的分别是质量类、价格类、虚假宣传类、售后服务类和合同类。按类别分,排在前五位的分别是生活社会服务类、家用电子电器类、食品类、服装鞋帽类和日用商品类。从各类商品和服务的投诉量来看,上半年,商品类投诉有5445件,占投诉总量的57.72%,服务类投诉有3518件,占投诉总量的37.29%,其他类投诉有470件。
“2020年上半年,市消协受理消费者投诉9620件,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上半年受理的投诉总量略微有所下降”,市消协相关负责人表示,预付式消费、教育培训、食品及保健食品、旅游消费是今年上半年的投诉热点。
其中,市消协共受理预付式消费投诉613件,投诉反映的主要问题为:一是以免费体验、巨大折扣为诱饵,诱导消费办卡消费;二是商家设置不合理条款和种种限制,加重消费者的义务,减轻或逃避自身应承担的责任;三是纠纷解决难,大多数经营者不主动提供书面协议或合同,有些经营者虽提供合同,但含有大量不公平、不合理的格式条款,与消费者签订协议时,不作任何提醒;四是办卡容易退卡难、经营者转让、关门、倒闭、跑路等问题依旧频发。
近年来,部分培训机构缺乏诚信意识,培训过程中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相关纠纷随之增多,主要表现:一是部分培训机构虚假宣传、夸大成功案例、利用虚假的或者使人误解的价格手段诱骗消费者交易;二是经营场所不合规,资质不按规定上墙,教师无证上岗、超范围经营等;三是收费时段超时,收费标准不统一,诱使参培人员办理贷款支付培训费用,对参培人员参加职业资格考试报名资格弄虚作假;四是教培服务质量良莠不齐,承诺不兑现,部分培训机构经营不善突然关门停业给消费者造成损失。
当今随着消费者维权意识不断提高,食品及保健食品投诉也较多,主要问题有食品过期、变质或有异物,商家掺杂掺假,产品夸大宣传、以次充好,保健食品虚假宣传套路多,小餐饮经营场所环境差,部分经营者擅自更改食品生产日期,预包装食品卫生安全不达标,自制食品制作过程不卫生,造成二次污染等。
目前,旅游消费主要集中在旅行社消费和在线旅游平台消费两个方面,针对在线平台消费,投诉的问题主要是虚假宣传,购买在线旅游产品遭遇退改困难、无故取消订单、捆绑销售、拒绝入住、房型与实际宣传不符等问题,其次是大数据杀熟、信息泄露、下单后难预约、口头承诺难兑现等,还有些消费者通过微信等社交平台出游,游客安全和自身权益保障难。在实际旅游消费过程中,投诉的主要问题包括餐具不够干净,食物不够新鲜,部分团餐存在不卫生问题以及景点及购物点部分商品以次充好、价格虚高。
针对这些消费投诉集中的领域,成都市消协也发布了相应的消费提示:
预付式消费方面,一要根据自身需要,科学理性地购买充值预付式消费卡,尽量不购买或办理大额的、使用周期长的预付卡;二要慎重选择商家,应核实商家的资质、经营状态,应选择规模大、信誉好的机构(商家),尽量选择金额小或期限短的预付式消费服务;三是切莫轻信商家广告和口头承诺,应尽量与商家签订书面合同,特别要注意其中的限制性规定;四要注意保存好合同、发票等相关证据,如遇权益受损,方便维权。
教育培训方面,一要查看机构资质,选品牌实力强、信用口碑好的培训机构,选择学科类或职业技能、职业资格类教育培训机构时要注意查看对方是否已经取得主管部门颁发的办学许可证;二要保持理智,细心识别,不轻信营销人员“名师助阵”、“包报名、包拿证”等对教育培训效果做出明示或暗示性承诺的自我宣传,也不要轻信营销人员的口头承诺;三要谨慎签合同,尽量避免一次性高额缴费,不建议贷款支付培训费用;四是参与职业资格类培训,要事前了解自己是否符合相关职业资格证报考条件,不可自行作假或为考证默许培训机构弄虚作假;五要重视缴费发票、合同、宣传资料、视频截图等材料和证据的收集保存,以防发生纠纷,方便维权。
食品及保健食品消费方面,一要选购新鲜食品,尽量到大型的商场、超市和质量信誉好的商店购买,并妥善保管好购物凭证,仔细查看食品包装标识是否齐全,不要购买无任何标识的“三无”食品,要仔细查看配料表、厂名、厂址、生产日期和保质期;二要注意保健食品不能替代药物,切勿听信不法商家对保健食品的虚假广告和夸大宣传,要认清产品包装上的保健食品标志及保健食品批准文号,保健食品要到正规的商场、超市、药店等经营单位购买,并索要发票或销售凭据;三是外出就餐时,要选择证照齐全、环境整洁卫生的就餐地点,就餐前要把菜品价格、计价方式等问清楚,选择网络订餐时,要注意查看平台相关资质,签收时要注意检查包装是否完好;四要积极、主动学习食品安全知识和维权法律知识,努力提高鉴别能力和依法维权能力。
旅游消费方面,一要理性看待广告宣传,要选择有信誉和品牌保障的平台预订相关产品和服务,选择跟团出游时,要选择证照资质齐全、口碑信誉好的旅行社;二要仔细阅读合同条款,注意合同中团费所包含的项目、具体行程、购物次数、自理费用等内容,不要轻信其口头承诺,针对合同中含糊其辞的内容,应补充说明界定清楚;三要避免冲动消费、跟风购物,异地购买贵重物品,建议选择当地知名正规商场,购物后要主动索取票据等购物凭证;四要注意安全,出游前最好购买旅游意外保险,假日出游做好行程规划,提前了解路况和景区预警提示;五是妥善保管好合同、票据等凭证,发生纠纷,注意保留证据,在确保人身财产安全后再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