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新津区创新四治融合 助推基层民主法治建设

  
2021-07-15 14:39:11
     

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曾昌文

为更好地发挥公共法律服务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作用,今年以来,成都市新津区司法局结合实际,推动“德治自治法治”三治模式向“德治自治法治智治”四治模式发展,开创“软硬兼容、内外相济”的基层民主法治建设新模式,推动基层民主法治建设。



德治润心,强化社区发展软实力。探索设立“成都市新津区党员先锋法律服务队”,利用党员“三下层”契机,发动党员作用开展法治宣传和法治需求搜集。深挖社区文化建设特色,建立以岳店社区调解员张俊卿、骑龙社区调解员肖成文为代表的道德风尚调解员品牌开展“道德与法治”巡回讲堂30余场。加强社区矫正人员道德教育,利用每月8小时集中公益劳动落实“学雷锋”“植树节”疫情防控值守等公益服务活动,增强社区矫正人员社会道德感。

法治共建,提升社区发展硬实力。以城东社区、岳店社区、骑龙社区、烽火村等村(社区)为代表打造集成式法治社区,发挥“领头雁”作用。联合区委社治委、区民政局探索开展区级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实现“法治共建”村社全覆盖。推进“社区法律之家”纵深发展,结合村社特色打造双拥、文旅、社企联动等特色社区法律之家9个,截至目前,共接待群众513人次,提供各类法律服务3464次。

自治提效,激发社区发展内驱力。选育218名“法律明白人”参与社区议事,以“法律明白人”为基础延伸人民调解、法律援助、法治宣传、社区矫正、律师服务等五项工作触角至社区自治事项,积极参与旁听村(居)两委会议,对村社建设、文明乡风、村规民约(居民公约)执行等事务,进行全方位的监督评议,提高群众参与度和公开透明度,进一步推进村(居)事务科学管理,提升居民自治能力。

智治创新,拓宽社区发展外动力。依托“法治新津”、新津区智慧公共法律服务小程序等智慧手段,减少法律援助、人民调解、公证办理、法治宣传等法律服务盲区,增加社区群众法治获得感,充分发挥“1+4+N”智慧治理模式,定期组织研判综治中心月度情况通报,重点针对民生事件、警务事件和矛盾纠纷多发领域开展重点精准法治宣传前置服务,提升法治宣传实效性。

编辑:贾知若   校对:曾燕   审核:代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