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落实便民举措 用心用情解难题 绵阳政法系统纵深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

  
2021-07-20 10:43:43
     

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张磊

6月8日,绵阳的出租车司机蒋师傅将车停在了三汇高架桥下的如厕专用停车位上,放心地解决了上厕所的问题。“以前没有如厕专用车位,我们上厕所时只能把车停靠在路旁,又担心会被交警贴罚单,我们常常打趣‘150元上一次厕所’,现在有了如厕专用车位,再也不用提心吊胆上厕所了。”蒋师傅说。


绵阳市检察院的案件管理中心让案件当事人“最多跑一趟”

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开展以来,绵阳市政法部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立足政法职能作用,聚焦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着眼群众最关心的问题,高标准、高质量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全面落实各项便民、利民、惠民举措,用心用情解难题,不断提升执法司法公信力,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绵阳市公安局交警直属一大队创新推出交通民警执法评价系统

数据先行

当事人“最多跑一趟”

绵阳市检察院案管部门作为与群众面对面直接接触的窗口部门,把群众满不满意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2019年10月,绵阳市检察院建成了12309检察服务中心,这里设置有律师阅卷室(会见室)、电子卷宗室、涉案财物保管室和检察长接待室、远程视频接访室、心理咨询室等多间功能用房。在这里,通过12309网站为主要平台,建立了网上查询、电话查询、案管岗位查询、触摸屏自助查询四位一体的案件查询机制,让案件当事人“最多跑一趟”,或者“一趟都不跑”就能查询到相关案件信息。

以前,律师到案管前台申请阅卷后,一般是由案管部门将电子卷宗制作光盘向律师提供。绵阳市检察院在收集群众意见时获悉,律师们认为采用U盘的形式更加便利。收到意见后,绵阳市检察院立即进行了相关工作的改进。

“这些事表面看上去都是小事,实则都是关乎办事群众切身的实事。通过数字化,实现让群众‘最多跑一次’的工作目标。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绵阳市检察院相关负责人说。

履职尽责

积极保护民生利益

绵阳检察机关依托“公益诉讼守护美好生活”专项行动,认真履行公益诉讼监督职能,为维护民生利益、便民利民贡献检察力量。

平武县检察院积极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专项行动,以县内九环线涪江主流各乡镇、县城周边及重要景区为重点监督对象进行线索摸排。发现部分乡镇有建筑垃圾倾倒点,对当地土壤等生态环境造成污染。平武县检察院及时向相关乡镇发出公益诉讼诉前检察建议,督促其落实主体责任,立即整改,并建立长效措施,防止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绵阳市安州区检察院积极推进农用薄膜和农药包装回收处置工作,切实防治土壤“白色污染”。

检爱同行

护航未成年人成长

结合“检爱同行,共护未来”未成年人保护法律监督专项行动,绵阳市检察院未检部门聚焦未成年人法治教育、特殊困难群体成长、未成年人社区矫正和未成年人公共利益等方面,全方位构建未成年人司法保护。

江油市检察院未检干警在办案过程中了解到有一未成年被害人系留守儿童,家庭经济困难,无力承担医疗救治费用,该院立即启动了司法救助程序,按照相关法律规定为未成年被害人申请到司法救助金3万元。今年6月1日,该院检察长黄菊蓉去看望了未成年被害人,并向其发放司法救助金。

及时止付

全力捂紧群众“钱袋子”

当前,以电信网络诈骗为标志的新型违法犯罪急剧上升成为主流犯罪,严重危害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合法权益。为加大打击电信诈骗犯罪工作力度,绵阳市公安局强化反诈中心建设,用实际行动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捂紧老百姓的钱袋子。

去年11月,绵阳市公安局反诈中心接到公安部推送一条预警信息,显示电话号码机主正在遭受冒充公检法诈骗。反诈中心启动紧急程序,最后受害人黄某在江油市一酒店被辖区派出所民警找到,当时,他正准备将银行卡内的48万余元转至诈骗分子所谓的安全账户,被及时劝阻制止了。今年4月24日,三台县公安局永明派出所接到反诈中心发来预警:辖区内有一名周姓大爷正遭电信诈骗,要求马上出警上门劝阻。民警蒋敏、辅警杨强立即前往周大爷家中,原来,周大爷正准备拿出60万元投资某平台,幸好民警及时赶到进行劝阻。

这一个个受害群众的损失被及时制止,正是公安机关为群众办实事的真实写照。据悉,2020年,绵阳市公安局与互联网科技公司合作,共同搭建了绵阳市公安局电信诈骗预警溯源止付平台,提高了反诈中心的反制能力和预警效果,有效降低了群众上当受骗的风险。今年1至5月,共止付涉案资金4.6亿余元,冻结账户4283个,处置平台预警138819条,涉诈APP精准预警23945条。绵阳市还率先在全省实现了通信行业、金融行业入驻反诈中心,有效提高了对“两卡”犯罪的整治力度。

贴心服务

倾力缓解停车难问题

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成效好不好,群众说了算。外出吃饭无处停车、小区车位有限无法停车过夜……不少有车族常常为停车难烦恼不已,为有效缓解“热点区域”停车难的问题,绵阳市公安局交警部门推出了一批临时占道停车泊位。校园熊猫车位、就医停车位、夜间停车位、物流临时停车位、早餐临时停车位、饭点临时停车位、如厕临时停车位……交警部门在不影响交通正常通行的时段、路段规划设置临时占道停车泊位,为群众的停车刚需提供了便利。

为不断提升警务服务质效和群众满意度,绵阳市公安局交警直属一大队创新推出全市首个交通民警执法评价系统,群众可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对警务服务进行评价。

绵阳市公安局交警直属一大队大队长蒲雪松向记者介绍,这套民警服务评价系统是队伍教育整顿过程中,顺利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重要环节。“我们以这样的方式,让群众监督民警把事办好,办实。”目前绵阳市公安局交警直属一大队在辖区范围内的办公区域、外派中队以及各个执勤岗亭都张贴了民警执法评价系统的二维码,群众可通过手机扫码自主评价“好评或差评”。后台在收到“差评”后,会第一时间进行核实,查明原因及时整改,并通过系统回复整改结果。截至今年6月4日,已收到群众评价23746条,其中满意评价23621条(满意率99.5%)、有效建议和意见32条,已全部回复和处理完毕。

灵活执行

法官朋友圈卖樱桃

绵阳经开区法院是全省最年轻的法院,该院围绕让群众只跑一次、为群众多想一点、为群众多做一步、为群众多讲一句的“四个一”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在执行一起樱桃种植公司买卖合同纠纷案中,该院灵活采取执行措施实现了申请执行人合法权益。

绵阳某樱桃种植公司在2019年10月从某农业公司处分批次购买肥料,约定货款结算方式为滚动式结算,待樱桃果子收完,结清全部货款。一段时间后,双方就剩余货款的给付产生了分歧,某农业公司向经开区法院提出诉讼,该院判决绵阳某樱桃种植公司给付货款,判决生效后,某农业公司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今年4月,正值樱桃成熟季,申请执行人告诉执行法官被执行人种植的樱桃马上熟了,要求法院进行强制执行。

执行法官接到线索后,立即到樱桃园实地查看情况。“今年天气不适合樱桃生长,果子品相不好,收成也不好,樱桃园较为偏僻,人流量也不大,所以销量并不好,目前没有能力给付欠该农业公司的货款。”该公司法定代表人尚某向执行法官介绍说。

樱桃作为生鲜食品,容易腐烂贬值,如果不马上采取积极的措施,申请执行人的利益要受损。执行法官根据案件的特殊情况决定灵活采取的执行措施,组织双方和解,以樱桃售卖款优先偿付案款。为了尽快将樱桃以最优价格售出,执行法官及时联系水果商进行批量收购。同时,该院的公众号也推出文章对本次执行进行宣传,全院干警在微信朋友圈中积极进行转发,发动身边的亲朋好友购买樱桃。两天后,最终执行到位的案款为5700元。“这起案件虽然最终执行到位金额不高,未完全受偿,但申请执行人在执行过程中感受到了法院为民办实事的行动力,本案也体现了法院干警执法为民的信念和‘切实解决执行难’的智慧。”该院党组书记、院长高峰说。

送法进村

提升群众法治意识

江油市司法局结合司法行政职能,组建了24个法治服务团,对全市253个村(社区)近1771人两委干部和法律明白人分别进行25轮集中培训,提升了村(社区)干部和法律明白人的法治素养,激发了学法用法的热情。法治服务团还在全市村(社区)开展法治宣传,解答群众法律咨询1300余人次,同时提供公证、司法鉴定等法律服务,受到乡镇党委、政府和群众的一致好评。

6月8日,江油市“法治乡村行”主题宣讲活动在李白故里江油市青莲镇举行。记者在现场看到,广场上人头攒动,气氛热烈,不仅有专业歌舞和魔术表演,还有江油市司法局职工带来的音乐快板《说说咱们的民法典》,赢得现场观众一片叫好,掌声、欢呼声此起彼伏。活动还同时开设了宣传展台,发放法治宣传资料,并邀请了律师现场为市民提供免费法律咨询服务。

村民刘先生说:“这次的文艺演出节目不仅好看,还能了解到很多法律知识,以后在外出务工的时候就懂得怎么用法律知识保护自己了。”

编辑:王瀚   校对:曾燕   审核:代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