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熊勇
为有效遏制电信网络诈骗高发态势,最大限度减少群众财产损失。近期,洪雅公安结合实际,以借助传统模式开展精准宣传为切入点,多触角延伸、多形式展示,积极组织开展“反诈你我他”系列宣传活动,带动全社会共同参与,提醒广大群众强化防骗意识,提高防范各类诈骗信息的能力,守护好自家钱袋子。
反诈宣传进社区通俗易懂接地气。一是“贴”。结合“万警进万家”“六进六边”“一标三实”等活动载体,组织社区民辅警深入辖区,在社区宣传栏、居民小区、超市等人流密集处,大范围张贴防范电信诈骗宣传海报、标语1.2万余份,确保将防范电信诈骗宣传工作覆盖到方方面面。二是“讲”。通过入户走访、警民“坝坝会”等形式进行入户宣传40余场次,将近期电信诈骗案件典型特点和作案方式告知群众,提醒群众提高警惕心理。同时,由社区民警深入沿街商铺、银行、学校等区域,定点定位宣讲防范电信诈骗知识,提高防骗知识覆盖面。三是“看”。法制副校长、社区民警组成“宣传队”走进古镇游客中心、学校、建筑工地,为学校师生、游客、农民工宣讲反诈知识。他们利用“网络短剧”“抖音微剧”“反诈神剧”等方式揭秘各种诈骗手段,让观众在笑声中认识诈骗、抵制诈骗。
紧盯宣传对象,重点群体全覆盖。一是紧盯社区居民群体。针对受害群体普遍文化程度偏低、辨别能力较差等特点,洪雅公安重点对中老年人、农民工、家庭妇女等高危群体开展针对性宣传。社区民警定期向社区居民书面通报发案情况及特点,及时给予提示防范。二是紧盯单位员工群体。组织不同警种以“集中宣讲、摆放展板、发放资料”等方式走进企业、商场、医院、餐馆等部门开展防骗宣传,重点针对出纳、会计、重点岗位员工,开展“捆绑打包式”宣传。三是紧盯学校师生群体。深入学校举办反诈知识讲座,给广大师生上反电诈安全教育课,并与学生互动,解答学生提问,提升在校学生辨别网络电信诈骗和反诈能力,从思想上筑牢防范电信诈骗第一道防线。
注重宣传内容,反诈手段全方位。一是提高丰富性。依托刑侦、经侦、网安等不同业务警种特点,将典型案列、常用诈骗手段,日常预防等群众喜闻乐见内容,编制成宣传手册、宣传彩页、书签等,发放到群众手中。二是注意灵活性。在日常接处警、入户走访、巡逻防范等工作中开展随机宣传,并根据群众提出的问题给予针对性的防范建议。灵活运用街面店铺、超市、校园广播以及LED显示屏等电子媒介,滚动播放安全防范提示,使大家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三是加强协作性。及时召开警银联席会,向银行通报警情、发案情况,共同研究防范对策。筑牢大堂经理“询问”、保安“巡查”、柜台人员“核实”三道防线,提高诈骗汇款发现率、拦截率,加强源头堵拦,把好最后关口。
营造浓厚气氛,无缝宣传全时空。一是借助网络渠道传播。依托洪雅公安“双微”平台,在“洪雅公安”官方微博设置“剑指诈骗”话题集中宣传反诈知识,发布反诈宣传1035条,在“洪雅县公安局”微信公众号设置“天下无诈”集中宣传专栏,发布反诈宣传工作267条,同时,洪雅公安及时把反诈相关案例以及预防办法及时推送至新媒体平台,让更多人了解诈骗案件的类型、实质及针对性的防范措施。二是借助群众渠道传播。利用微信“小区业主群”“商铺商圈群”“社区服务群”等媒介,民警作为讲师以“防范电信诈骗”为主题进行授课,介绍常见电诈类别,分析作案规律,剖解常见话术,讲解如何防范。三是借助新闻媒体传播。充分利用各类媒体,以让群众乐于接受的形式,演绎防范诈骗专题宣传片,营造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良好反诈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