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诚担当 守护社会和谐稳定

  
2021-07-22 10:11:52
     

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俞阳

自7年前转业到德阳市司法局经开区分局后,李果一直保持军转干部本色,立足本职勇挑重担,负责社区矫正、人民调解、司法所规范化建设、“枫桥式司法所”创建等工作。2018年,德阳市司法局经开区分局八角井司法所被表彰为全国模范司法所;2019年,八角井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被司法部表彰为坚持发展“枫桥经验”实现矛盾不上交试点工作表现突出集体;2020年,旌东司法所、八角井司法所成功创建全省首批40个省级“枫桥式司法所”。

坚守初心 扎根基层忠诚履职

社区矫正对象陈某因年老身患多种疾病,无固定收入来源,生活遇到困难,情绪低沉消极。李果立即会同旌东司法所主动靠前做好陈某的思想工作,与他结成帮扶对子。根据陈某需要临时外出务工补贴家用的实际情况,在严格履行矫正制度情况下,司法所对陈某请假外出情况实行动态跟踪管理,最大限度为其提供便利条件,积极支持他重振生活的信心。久而久之,陈某情绪逐渐稳定下来,放下思想包袱,积极主动配合司法所监管帮扶,他的生活也逐渐步入正轨。“我会严格遵照社区矫正法的规定,努力早日走入社会,多做好事,改掉原来的坏毛病,努力改造自己。”陈某向李果表态说。

李果始终保持军转干部本色,凭着对司法行政工作的满腔热忱,立足本职挑重担,把抓基层、打基础、保稳定作为工作重点,认真谋划,精心组织,主动作为,用实际行动践行“忠诚、为民、尚法、担当”的四川司法行政精神,充分发挥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平凡的岗位上走在前列、干在实处。“在矫正实践中,我们要紧紧立足社区矫正核心,在严格监管的基础上,用真情真心走进他们,真实掌握他们的思想脉搏,尽最大努力解决他们在思想上、工作上、生活上的实际困难,体现社区矫正的温度,真正打开社区矫正对象的心结,切实提高教育矫正的实效。”李果说。

探索创新 打造社区矫正品牌

“感谢这次司法所组织的烹饪技能学习,为就业增加了经验。”参加烹饪技能学习后,社区矫正对象李某某感激地说。

除组织不定期的技能培训,德阳市司法局经开区分局还积极与辖区企业对接,利用社会力量参与教育帮扶。近五年来,德阳市司法局经开区分局在落实矫正就业帮扶资金上投入20余万元,帮助社区矫正对象就业创业20余人,同时将社区矫正主动融入网格化大格局,会同街道组织社区网格员在定期走访巡查中开展“一条短信、一句问候、一件实事”活动,及时准确掌握社区矫正对象思想行为动态,织密社会综合帮扶网,社区矫正社会效应和政治效应不断增强。

2020年,司法厅将社区矫正融入城乡基层治理、市域社会治理和平安四川建设统筹推进,坚持新发展理念,总结提炼近年来全省社区矫正工作的特色亮点,决定在全省开展打造社区矫正“一县一品牌”,推动社区矫正工作高质量发展。李果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积极配合该局不断加强社区矫正规范化、制度化、成效化建设,创新社区矫正教育帮扶模式,打造“三强化三借助八深入,全面提升社区矫正教育帮扶质量”品牌,并入选《四川省社区矫正“一县一品牌”汇编》,在全省推广。

“我们将持续加强对社区矫正对象监督管理,精心抓好安全稳定工作,筑牢安全防线。紧紧立足社区矫正核心,加强人性化关怀,对社区矫正对象生活中不嫌弃、思想上不放弃、政策上不歧视,提高教育帮扶实效,在全力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上争当法治先锋。”李果告诉记者。

人物小档

李果,中共党员,2014年12月转业到德阳市司法局经开区分局工作,现任基层科科长,负责社区矫正、人民调解、司法所规范化建设、“枫桥式司法所”创建等工作。

编辑:王瀚   校对:曾燕   审核:代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