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赋能乡村治理,绘就美丽乡村新画卷
——感受遂宁市船山区河沙镇凤凰村的法治魅力
谭丽 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罗孝伟
盛夏时节,记者慕名前往今年3月被国家司法部、民政部命名的第八批“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船山区河沙镇凤凰村,走进河沙镇凤凰村给人直观感受就是全村环境优美、生态宜居、法味浓烈、乡风文明。
村的文化院坝里建有内容丰富的法治文化长廊,一排排颇具特色的民俗房屋的外墙上,醒目的法治宣传标语让游客举目就能享受法治文化的熏陶,在凤凰村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的公路旁,“村规民约”、“路长制+警长制”公示栏随处可见。在整个凤凰村,法治的力量滋润在乡村振兴的每个角落。
船山区河沙镇凤凰村位于河沙镇西北部,距离主城区16公里、场镇5公里,地处“永河现代农业产业园”规划区内,辖6个村民小组,1041户、3400余人,幅员面积6.7平方公里,是遂宁市农业产业大环线上典型的景区融合型村庄,也是全市首批乡村振兴试点村。
近年来,凤凰村通过不断创新普法方式,全村村民的法律素质得到显著提高,通过推进基层治理,全村社会治安和谐稳定,形成了干部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局面,凤凰村在乡村振兴路上越走越好。2021年1月19日,该村被省委政法委命名表扬为2020年省级“六无”平安村;今年3月,被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和省文化和旅游厅联合列入乡村旅游重点村。
强化党建引领作用 夯实基层治理基础
乡村治,百姓安、国家稳。河沙镇凤凰村在推进乡村治理中,始终强化党建引领作用,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建设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乡村社会,不断增强全村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该村加强党史学习教育,让全村每一名党员做合格党员。今年河沙镇书记、镇长多次到凤凰村上党课,同时,村两委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强化党支部中心组学习;健全“村党支部—党小组—党员家庭”服务组织体系,积极组织全村党员“坝坝评议”,重点监督党员及其家庭在创建“六无”平安村的履职情况,坚决杜绝“党员不如群众”现象,让每一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
该村建立健全强化村党组织政治领导的制度机制,引领基层党员干部群众增强党的意识、纪律意识、责任意识。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持续整治群众身边的“微腐败”问题,坚决纠正、严厉整治损害农民利益的行为。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带头致富能力强”的用人标准,通过村建制调整和一肩挑工作,村干部平均年龄由 54岁下降到48岁。建立农村后备人才库,回引本村优秀人才2名;利用创业担保贷款、本土企业提供就业岗位等形式,吸引一批农民工回乡创业务工。
创新法治宣传教育 法治信仰落地生根
“凤凰村在推进乡村振兴路上,总会有这样那样的矛盾,面对矛盾,我们不要简单怪罪于农民思想落后,而是要讲清法律。因此如何让群众作法律明白人就倒逼我们必须创新法治宣传教育方式。”凤凰村村支部书记徐显奇说到。
经过新冠肺炎疫情大考的凤凰村村两委更加懂得如何做好法治宣传教育才能让法治信仰在村民心中落地生根。该村在镇党委的指导下,积极实施“法律护农进万家”“法润她心、法进我家”等活动,推动普法工作向“创意型”延伸、“互动式”转变、“多维化”过渡,邀请村法律顾问通过农村大喇叭为村民们梳理日常生产生活遇到的案情,对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详细解读,帮助村民们理解透彻相关法律法规,打开心结和顾虑。同时,举办快板、小品、三句半、诗朗诵等方式的法治文化演出,让法治宣传寓教于乐。
凤凰村两委还经常利用村民大会、坝坝会宣讲创建“六无”平安村的目的意义,邀请驻村民警和法律顾问通过实际的案例宣讲,教育引导村民自觉做到“珍惜生命、远离毒品”、“崇尚科学,反对邪教”。加大对全村特殊人群的服务和管理,把党的温暖和关怀送到他们心坎上。凤凰村四组一村民因违反治安管理曾到村警务室调解处理,加之他老婆离家出走,该村民有心结就自暴自弃,对自己10岁的女儿不尽义务抚养上学。村两委获悉后,经常到他家进行谈心谈话,教育他作为父母必须对年幼孩子尽抚养上学的义务,并积极想办法让他在村柑橘基地和葡萄基地打工。如今,该村民在家门口每月就能挣钱3000元,女儿也从返校园快乐读书。
同时,凤凰村在乡村治理中始终坚持“三治融合”,推进村庄治理走深走实。每年开展“最美母亲”、“最美家庭”、“最美婆媳”等“最美”系列主题活动,推广善行义举,设立光荣榜、好人榜并在文化展览室公开,弘扬正气美德;每年中秋、元旦佳节召开村民座谈会,讨论本村建设,续传家乡发展,为更好的建设家乡添砖加瓦,在德治方面积极引导村民树立正确道德观念。
扎牢笼子阳光用权 培养村民自治新风尚
“村务联席会议”“村干部每日坐班制度”“村务公开”“一事一议”等制度的执行,凤凰村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牢笼”。此外,凤凰村根据村实际情况,广泛征求村民意见,咨询上级相关部门,形成凤凰村各项村级规章制度,做到事事都有规章,事事遵循制度,让村务工作更加井井有条。
加强监督队伍建设,凤凰村明确村民监督委员会在村务工作中的重要作用,要求村监督委员会认真履行职责。完善群众监督机制,做好三务公开,将村干部分工、联系方式,党员发展,网格化信息,村规民约,工程进展,财务支出、村民决议等内容及时公布,通过村级展板、广播、村员微信群等,将党务、村务、财务全方位公开,增加群众知晓村级事务的途径,充分保障村民享有知情权的同时接受群众监督。落实“村民大会”和“一事一议”,2020年就召开各项会议10余次,通过包括村务人员工资标准、土地流转商议、困难户认定、文化阵地建设等重要表决,有效落实民主决策,群众监督,使村两委的公信力更高。
“村民议事不仅让村民享受到了当家作主的权利,更从本质上推动了传统农民向文明市民再到合格公民的转变。”凤凰村村支部书记徐显奇深有感触地介绍到:“凤凰村要想吃旅游饭,必须在环境优美上下功夫。以前农村有散养家禽的习惯,这样给环境保护带来了压力。通过村民议事会后,修改完善了《凤凰村村规民约》全村家禽全部圈养后,才有今天的优美环境。”
该村建立村民理事会,通过建立议事箱、议事栏、议事厅、议事日、议事会“五位一体”群众议事制度,形成议事自治风尚。充分发挥该村的各种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社和人民调解委员会的作用,引导村民主动参与村级事务、矛盾化解和志愿服务;探索“乡贤治理”机制和开展乡风文明积分行动,纵深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在村民共建共治共享的新管理模式下,更管用、更接地气的《凤凰村村规民约》护航凤凰村的“农旅相融”之路行稳致远。
不断深化平安建设 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平安是老百姓解决温饱后的第一需求,也是一个地方的一张名片。
在凤凰村,无论是村口院落农村公路还是特色农产品基地都建有高清治安探头。据悉,2017年凤凰村就完成了“雪亮工程”建设任务,村两委干部通过观看设在村警务室的“天眼”监控平台,全村治安状况了然于心,“雪亮工程”为凤凰村安装上一道安全防护网。
同时,建立村网格化服务管理机制,推进农村精细化管理,加强矛盾纠纷的排查,强化村人民调解委员会对矛盾纠纷的及时化解,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做实“一村一警”、村级综治工作站规范化建设,着力提升运行效能;推进智慧村庄建设,村内实现光网覆盖;完善村监控室长效管理机制,加强本村平安社区人防、物防、技防的互联互通,治安形势平安稳定。
由于凤凰村拥有良好的治安环境,纯朴的民风民俗,勤劳善良的村民,良好的营商环境引来许多现代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入驻。
调结构重绿色发展 纵深推动乡村振兴
凤凰村两委班子深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发展是关键。该村通过不断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推动创新发展、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
目前全村农业土地已经全部流转,引进以遂宁天穗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为代表的多家龙头企业,全村形成了粮食种植、生态种养、果蔬采摘、园艺景观、有机蔬菜、农家旅游等6大发展板块,描绘出“全村无闲田、队队有特色”的幸福美丽新农村画卷。
目前,该村产业柑橘种植面积达900余亩、葡萄300余亩、花卉280余亩、粮油1000余亩,村民每年除获得土地流转费收入外,还可通过合作社务工增收。据遂宁天穗农业现场负责人介绍,仅目前葡萄采摘用工高峰时节,每天村合作社组织村民70多人采摘装箱,冬天组织村民翻地、修枝;引入四川天穗农业种植的有机水果、有机蔬菜、有机粮油成为市场的抢手货;推动以“醉美西林湖、浪漫凤凰谷”为主题的农田景观、民宿度假、鲜果采摘等农旅项目加快实施,特色种植+都市农业的农旅型基层治理示范村正逐步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