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昌法院:“3+3+3+3”机制深推 诉源治理实质化显成效

  
2021-03-04 10:55:11
     

隆昌市法院有效建立以制度保障、组织保障、经费保障为内核的“三保障”;以融入成渝双圈建设、融入镇(街)市域社会治理、融入综治平安建设为外沿的“三融入”;以诉调对接解纷、非诉解纷、诉内解纷为抓手的“三解纷”;以法治、德治、自治为底座的“三治理”的“3+3+3+3”工作机制,深入推进诉源治理实质化取得阶段性成效。2020年,隆昌法院新收案件较2019年同比下降12.71%,实现了连续多年来的首次负增长。万人起诉率较2019年同比下降0.07个百分点。

借力借势,推动形成党委主抓的诉源治理大格局

依靠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坚强领导作用,依靠政府的大力支持,推动诉源治理工作融入中心工作。

依靠党委形成制度保障。争取当地党委支持,向主要负责同志汇报诉源治理工作。从加强对涉众涉稳、敏感纠纷的分析研判及化解;建立完善多元工作格局;党建引领推动诉源治理3个方面列明13条工作措施,将责任压实到责任单位和协助单位。将诉源治理工作纳入全面依法治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考核,实现诉源治理从“法院主推”上升到“党委主抓”。依靠市委政法委形成组织保障。成立隆昌市多元化纠纷解决暨诉源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市诉源综合治理工作的组织协调、考核及保障等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担任,市委政法委分管副书记担任副组长,实现了诉源治理工作由政法委书记具体抓的有力态势。依靠政府形成经费保障。从2019年开始,隆昌市政府就已经将诉源治理费用纳入地方财政预算,专项支出保障人员工资、案件补助、办公等。

全向发力,依托中心工作实现事半功倍良效

顺势而为,将诉源治理工作主动融入成渝双城经济圈、平安建设等中心工作齐推进。

实现与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高度融合。与重庆市荣昌区法院签订《关于加强两地辖区法庭涉诉矛盾纠纷化解推动区域诉源治理合作协议》,分别就跨域立案案件的诉前化解、临界区域纠纷的联动调处、诉讼调查取证的配合支持、委托送达文书的释理答疑四个方面开展合作,共同推动区域诉源治理及辖区法庭之间的涉诉矛盾纠纷化解。与重庆市荣昌区、渝北区等法院联合开展跨域立案、代为送达、委托执行等事项551件。实现与镇(街道)市域社会治理的高度融合。制发《隆昌市人民法院关于开展法官定点服务联系工作的意见》,确定13名员额法官对口联系13个镇(街道),实现与基层调解组织及人员的无缝诉调对接,协助重大疑难矛盾纠纷的调处化解,指导开展非诉调解。与古湖街道观湖社区、普润镇印坝村共建诉源治理联系机制,主动融入基层社会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体系,服务市域社会治理。实现与隆昌市平安建设综治工作的高度融合。落实政法干警包村制度, 2020年,安排86名干警联系5个镇 的55个村,要求干警下沉一线,开展疫情防控、综治工作、纠纷化解,做到第一时间了解社情民意,牵头矛盾化解。

以民为本,充分运用多元化解模式定纷止争

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司法新需求,促进社会矛盾纠纷源头化解、综合化解、依法化解、多元化解。

加强诉调对接解纷。在法院建立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协调中心,法院驻地街道调委会、隆昌市医疗纠纷调委会各派出2名调解员入驻,负责诉讼风险评估和诉讼调解。2020年,共诉前调解纠纷618件,诉中委托调解纠纷266件,分流化解率为15.05%。依法支持非诉解纷。2020年,对劳动争议、医疗卫生等行业调解机构、人民调解组织进行规则适用、法律知识、调解技能培训8人次,对辖区人民调解委员会开展指导25件次,对调解组织调解达成的的协议依法进行司法确认21件次。强化立审执配合解纷。加强立案与审判执行部门的配合,做好立案风险告知和释明工作,减少批案起诉。争取基层组织协助,对劳动争议等类案件“审理一件解决一片”,2020年,减少类案立案50余件。大力推行司法鉴定关口前移,对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损害、医疗纠纷等涉及鉴定较多的的纠纷,积极引导当事人进行诉前鉴定,指导其提出合理诉求,调高调解成功率,缩短案件审理周期。2020年,共办理各类鉴定案件134件,完成诉前鉴定案件36件。积极开展司法救助,确保矛盾不衍生。2020年,发放司法救助金24.91万元,让困难群众感受到司法的温度。2020年,隆昌法院国家赔偿与司法救助工作、司法技术工作均获全省先进。

多元共治,以诉源治理助力乡村振兴

创新自治、法治、德治有机融合,不断提升乡村治理能力,实现基层诉源治理经验不断走向成熟。

以自治激发内生约束力。连续三年配合隆昌市文明办推选各镇(街道)乡贤,充分利用其社会基础深厚的优势调节社会关系。安排对口联系法官指导乡村、社区制定自治章程、村规民约,运用道德、习俗、伦理的社会力量化解矛盾,确保“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以法治匡正行为规范。加强“府院”法治共建,2020年,全市行政案件行政机关败诉率同比下降2.11%;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发声率均达100%。坚持行政审判白皮书和司法建议制度,对有关部门针对性开展行政执法指导83次,向行政机关发出司法建议8件,采纳反馈率100%。推动网格员协助人民法院开展执行工作,将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保障。以德治润人心化人行,坚持深入社区、企业、学校、大院、小区等开展“以案说法、以事普法、以理送法”,突出抓好社会治安、婚姻家庭、邻里纠纷等方面的法律法规教育。2020年,开展巡回审判、《民法典》专题宣传等65件次。与川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共建法治教育基地,接收学生到院实习,开展模拟庭审、校园宣讲活动26场次。加强以案释法,在《人民日报》客户端、人民视频等媒体刊发新闻稿件339篇次;通过内江电视台、内江日报宣传该院审理的案例19件;与隆昌交通广播电台合作开辟说法栏目等,通过各种形式大力传播法治文明,社会主义精神文化和传统和谐文化,促进乡风文明、社区和谐。

秦友君

编辑:王硼   校对:曾燕   审核:代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