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杰 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雍剑波
杨某与付某2015年订婚,同居期间于2017年4月生育一子,取名浩浩,后因感情破裂,俩人分手,浩浩跟随父亲杨某生活,杨某起诉岳池县法院要求付某每月支付生活费直至浩浩独立生活为止。
3月7日,记者跟着岳池法院执行法官来到了付某的家中。
执行人员说明来意,付某很爽快,“法官,该拿的抚养费我马上转。”付某的爽快倒是让我们有些意外,俩人重新加上微信后,付某当场转给杨某拖欠的抚养费8500元。“这又何苦呢?父母分居了,可不得难为孩子,该给的抚养费必须拿。”执行局陈法官临行前教育了俩人。
转头,法官注意到了躲在奶奶身后的浩浩...
“为什么我的爸爸妈妈没有生活在一起了啊?爸爸妈妈是不要我了吗?来的这些叔叔阿姨是来帮我的吗?”
“浩浩童真的眼睛望着我,提出的问题让我有些心酸,父母的分离、金钱的纠葛、亲情的缺失,最无辜受伤的是小孩。婚姻的变化本不是错,但是妥善处理好各方的关系,积极主动履行应尽的义务,是将伤害降到最低的办法。”
2021年2月10日(农历腊月廿九)10时许,岳池法院执行局张法官一行来到县城某小区外的小河边。远远看见一中年男子和另两人散步,执行人员加快脚步,来到那男子身边。
“没想到,都快过年了,你们还在上班。我跟你们到法院去嘛!”,中年男子无奈地说道。哦,他是被执行人。
来到法院,被执行人唐某某大吐"苦水":“前几年,我哥因为搞房地产开发亏了本,为了救他,我将自己的钱砸进去不说,弄得现在还欠下外债。这一两年,我真是不好过呀!银行卡、微信被冻结,飞机、高铁坐不成,银行贷不到款,在外面做点事,人家也不信任,艰难呀!欠人家的钱还不上,就东躲西藏。平时不敢回老家,原以为春节了,法院的人也得放放假吧!好不容易倒腾几趟车回来见见家人,没想到还是被法官逮着了”。
“唐某某,你逃避执行的想法就是错误的。一个人欠钱不要紧,要紧的是一定要正确面对,重塑自己的诚信。你也知道成为失信被执行人对你生产、生活带来的诸多不便,就只能给申请人讲清自己的困难,争取得到理解。”执行法官如是说道。
从带回唐某某一直到14时左右,经过张法官等人软(说服教育)硬(拘留决定书)兼施,唐某某欠申请人的6万元,由其向朋友借款支付一部分,剩余欠款订立偿还计划,申请人予以认可。
唐某某回头看到了法官...
"法官,今天让你见笑了,其实我还欠其他几人的钱,不过我明白了,要像今天这样,主动和他们好好商量,订出切实可行的还款计划,争取再不来麻烦大家!”唐某某捂着脸羞愧地说道。
“被执行人在生活中会遇到各种困难,因种种原因陷入窘境,要么被限制出行、消费,寸步难行;要么身陷囹圄,失去自由、诚信。与其东躲西藏,逃避执行,不如积极面对、加强沟通、主动履行,这样才是行之有效的办法。”
几天忙碌的执行,记者看到的或许只是一小点缩影,听到的或许只是一小点片段,但却是“窥一斑而知全豹”。记者看到了执行干警在路上奔跑、在田间地头办公、在凌晨的夜晚赶路,入农舍、进厂区、跑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