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特辑】平凡从警路 岁月亦“燕”然

  
2021-03-08 14:28:14
     

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周夕又

人物档案:付燕灵,女,于2020年10月从成都市公安局金牛区分局办公室退休。1982年至1985年在成都军区37分部163野战医院服役。1986年3月参加公安工作,先后在原西城分局火车站派出所、金牛分局肖家村派出所、办公室工作,。先后荣获个人三等功1次,市局档案工作先进个人5次,嘉奖2次,先后被评为成都市档案专业人才,省级公安档案评审员。


1986年,付燕灵脱下军装,穿上警服,分配到成都市公安局原西城分局火车站派出所担任户口内勤民警。身份转变,她身上依然闪耀着军魂的光芒,也是警营里一道炫丽的亮色。

80年代,户籍工作全靠民警人工录入,户口入户、迁移、注销、变更等,手工检验、操作,填写各类薄册、卡片和表格,整个流程下来,费时又耗力。

为了啃下这块硬骨头,工作时她专心向精通业务的老民警虚心学习,忙碌之余她不断总结工作中的经验和方法,那时付燕灵常常处于忘我的状态,到饭点了,该下班了,她都还在整理、归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勤学、勤思、勤干”的她,很快就熟悉了各种办理程序,当时与户口有关的政策法规,她熟记于心,有些甚至倒背如流。

1990年,付燕灵转为户籍民警(即现在的社区民警)。

当时,付燕灵管段片区有一个刑满释放人员赵某,由于其母亲离世早,加上家中还有一个弟弟,其父亲根本无暇顾及他的生计,这样的环境很容易让赵某再次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考虑到这些因素,付燕灵主动教育引导赵某要坚定信心、遵守法纪,并多次与辖区街道办事处和居委会负责人联系,为赵某找到了一份工作。8年时间里,这样春风化雨的故事还有太多……

1994年,付燕灵调至金牛分局办公室工作,负责分局各单位业务数据统计和目标管理。在计算机还未普及的年代里,一月、一季、一年,计算、统计、总结,不同时段的专项工作,加之分局业务单位各项数据的汇总、算比、分析、排序、横纵向比较等工作,不仅需要有极大的耐心,更需要无比的细心,才能够把这项工作做好。

从摸着石头过河,到游刃有余,这个过程,与付燕灵爱钻研的性子分不开。她及时发现各种漏洞和问题,完善各类统计和报送中的办法和流程,准确、高效完成了各项工作,为上级部门和领导掌握、评价、参考、决策提供了坚实的数据基础。

刚接手档案管理工作时,“这是一个全新的领域,那一排排带有历史印记的盒子里的内容,看得我眼花缭乱,有点不知道怎么下手。”困难面前,付燕灵没有退却,而是凭着对工作的执着理念和认真的工作作风,顽强地迎接新的挑战。“每天都会很早到办公室,学习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和要求,从档案管理的收集、整理、归类、装订、入柜等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环节入手,反正一切都学着去做。”遇到不懂的地方,付燕灵向同事请教,还主动到上级档案管理业务部门和市、区档案局学习请教。“那些陌生的档案专业术语,逐渐清晰明朗起来,工作起来也越来越有劲……”

在对档案工作愈发娴熟后,她没有自满,而是马不停蹄的室同事一起完善分局档案制度建设,通过细化措施,逐步建立健全分局各业务单位专、兼职档案管理人员机制、培训方案等。

就这样,付燕灵凭着对档案事业孜孜不倦地追求和对档案工作的尊敬热爱,把档案管理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她自己先后荣获市局档案工作先进个人5次,被聘请为第三批省级公安档案评审员和成都市档案专业人才。分局档案管理工作2013年被评为《全省公安机关档案管理工作示范单位》,2010起,连续10年被市局评为档案工作先进集体。

再回首,她已到退休年纪,34载始终初心不变,任岁月染芳华,也是风景独好,那真真切切的的点点滴滴,耐人寻味,芬芳四溢。

编辑:王硼   校对:曾燕   审核:代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