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桂花酒

  
2023-10-20 11:24:11
     

□ 杨力

  
  秋天,又到了母亲做桂花酒的时节。
  
  从立秋开始,进入农历秋天的第一个月,古人称之为孟秋,母亲制作桂花酒的生物钟开始拨动。此时桂花待开未开,却有两件事母亲必先放在前面,一是选酒,二是酿酒。先选优质高粱白酒,作为下一步制作桂花酒的基酒;另用上好糯米蒸熟,再加酒曲发酵,制成香甜适宜的醪糟酒也就是米酒,作为勾兑酒备用。此时,母亲制作桂花酒的辛劳才刚刚开始。
  
  到了仲秋,也就是农历秋天的第二个月,满园桂花馥郁,也是人与桂花结缘最深的时节。“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这是古人的赞美;“清可绝尘,浓能远溢”,这是今人的赞叹。千百年来,桂花既是文人心中的花仙子,也是神农心中的百岁药。以桂花入酒入茶,都是让人开心、温养人性、助人健康的佳品,也是普通人家就地取材即可获得的满足。
  
  秋风乍起,第一批开放的桂花准备谢幕,也到了母亲收集桂花的时候。收集桂花得有耐心,母亲把一方塑料布铺展在自家园子里的桂花树下,秋风吹落的桂花争相“入怀”,如此反复几天,把收得的桂花放置阴凉处,剔除杂质,特别是要剔净容易带入苦味的花梗,接下来便是熏酒的过程。
  
  去除杂质和花梗的桂花用纱布包好,开始第一次去赴与白酒的约会。母亲用一个玻璃瓶装上大半瓶白酒,把装有桂花的纱布包浸润其中,时间不多,也就差不多半小时,桂花和白酒还恋恋不舍,母亲却拧起纱布包,让它与白酒分离悬于半空,再以细线拴于瓶盖,拧紧静待其变。这个浸泡和拧起的过程,每天反复一次,一直要坚持半个月。
  
  小时候我们不解,桂花不浸泡于酒中,如何叫桂花酒呢?母亲于是讲了一个道理,她说农民种地,必须一锄一锄深挖,松土是种好粮食蔬菜的关键,如果忽略这个工序,浅浅地挖上几锄或直接种在土里,是不可能换来好收成的。欲速则不达,急功近利坏事,同样适合制作桂花酒。长时间把桂花浸泡在酒中,虽然省时省力,但桂花也会泥烂,香气随之消失,也就酿不出我们期待的桂花酒。浸泡后的桂花悬于空中,是为了让桂花的自然芬芳与酒的香气充分结合,让桂花的馥郁完全熏染于白酒的醇厚中,这才是白酒与桂花的完美约会,也成就了千百年来被人津津乐道的桂花酒的美名。
  
  一杯入口甘甜醇香的桂花酒,还离不开最后一道工序,那就是勾兑。勾兑不用水而用米酒,是母亲的发明。事前做好的米酒已放置多日,勾兑多少取决于喜欢的浓度,母亲通常的做法是取三分之二的白酒勾兑三分之一的米酒,勾兑后的桂花酒色如琥珀,少了两分烈酒的刺激,却多了几分米酒的香甜与桂花的芬芳。
  
  母亲做好桂花酒,会第一时间送给左邻右舍品尝,一尝动容,二尝开怀,三尝倾心,邻里间那份亲昵,全都写在一张张笑意盈盈的脸上。酿好桂花酒,千里共婵娟的日子也就不远了。记得儿时,父亲远足归来,母亲做好菜,捧出桂花酒,一家人守着明月,品着最朴素的幸福,那份难以言传的浪漫,那份可以伸手触摸的幸福,同中秋明月,一直深植在我们心里。
  
  多年后我们走进社会,喝过的酒中,最忘不了的还是母亲酿的桂花酒。其中的辛劳,其中的繁复,儿时不解,现在却让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一杯桂花酒,离不开醇香的白酒,离不开馥郁的桂花,离不开甘甜的米酒,但最离不开的,还是无私的母爱。
  
  (作者单位:金堂县司法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