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8月,成都警方开展“使命与责任”夏季治安整治会战暨社会应急处突综合演练
市公宣 本报记者 陈博 文/图
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深入推进依法治国的关键之年。站在“新常态、万亿级,再出发”的全新起点,成都市公安机关在这一年中坚持以法治为引领,以平安为目标,以改革为动力,深入践行“一二六”工作思路,全力推进基础信息化、警务实战化、执法规范化、队伍正规化“四项建设”,切实提高公安机关履职能力和工作水平。
近日,本报针对2015年成都公安的各项核心工作,梳理了十件相关的重大事件。这些“词语”中,既有关于治安防控的举措、也有打击犯罪的大规模行动,同时在警队形象、民生服务等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这些都为推动城市安全、市民安宁、社会安定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关键词 立体防控
“空中、机动、地面”一体联防
2015年的第一天,一架多用途欧直EC135警用直升机首次在成都开展空中巡逻,开启了空中、地面同步武装巡逻执勤、特警机动布警的三级防控,由此正式构建起空地一体的联合巡逻,并纳入了常态化治安防控工作。“哪里热闹繁华,哪里就有巡逻;哪里有需要有危险,哪里就有我们公安民警的奉献身影。”市公安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一年中,成都公安紧紧围绕动态化、信息化条件下的警务实战,以扁平化指挥平台、“鹰眼”大数据系统、基础信息采集为支撑,组建了警务航空队和66支快反突击队,启动特警、武警混编常态化等机动武装巡逻,大大提升了见警率。
此外,地面依托2.07万个“天网”监控视频、675个治安卡口以及158个治安卡点和6个110警务工作站,大力构建点线面结合、网上网下结合、人防物防技防结合、打防管控结合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进一步提升了防范和控制犯罪的整体效能,增强了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
去年12月9日在成都召开的全省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工作会上,成都公安立体防控工作得到了各方高度认可。
关键词 铁拳行动
最有力“亮剑”保蓉城平安
这一年,成都公安开展了一系列专项行动——“百城禁毒”会战、打击“三盗两抢一诈骗”专项行动、“猎狐2015”专项行动、“铁帚净网”、缉枪治爆、打击非法集资……破获了一大批重大案件。
其中,最具“杀伤力”的当属11月10日打响的“平安成都·铁拳行动”,围绕严厉打击刑事犯罪、全力维护社会稳定、强化社会治安整治、强化社会面防控和狠抓公共安全管理5项重点任务,成都公安在行动中首次启用了4个合成作战指挥室,保证精确打击犯罪。“铁拳行动”规模大,首日行动就出动警力20000余人,截至“双11”当天17时,全市共挡获各类违法犯罪嫌疑人380余人,查获各类毒品120余克、制毒半成品40公斤。
春节将至,“铁拳行动”仍在继续,成都警方表示,将继续保持对违法犯罪打击的高压态势。据统计,去年全年,成都共破获各类案件2.3万余件,追回被盗抢汽车1600余辆,缴获各类毒品190余公斤,此外,先后侦破公安部、省厅督办案件100余件,打击破案各项工作位居全省第一。
关键词 科技强警
“鹰眼”系统建设造就破案“利器”
这一年,成都公安继续坚持“信息化支撑警务,信息化服务实战”的理念,深入推动大数据背景下的公安信息化建设。
尤其是采取“省市共建”的模式,全面加强具有超级搜索、超级地图、超级运算功能的“鹰眼”系统建设,在“5·14”街头枪击案、“6·02”武侯命案等大要案件侦破中“鹰眼”大显身手,成为打击犯罪的有力手段。
值得一提的是,成都警方在推进“信息惠民”天网升级改造中,去年全年完成改造和新增高清天网点位5000个。
关键词 安保任务
精心组织周密部署确保万无一失
这一年,安保任务艰巨繁重,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西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大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60周年大庆、十八届五中全会等。对此,成都公安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全面落实各项安保维稳措施。
同时,全面加强涉众性群众活动安全监管,圆满完成中国西部进口商品展、第18届国际车展等大型活动安保918项,确保万无一失、绝对安全。
关键词 四项建设
“升级”103个派出所提升警队形象
这一年,成都公安按照公安部、省公安厅部署,大力加强“四项建设”,着力提升新常态下公安机关履职能力和水平。在基础信息化方面,加速推进“一标三实”信息采集工作;在警务实战化方面,深入推进扁平化指挥体系建设,不断强化可视化作战能力;在执法规范化方面,全面推进“法治公安建设”;在队伍正规化方面,主推基层所队的正规化改造,不断擦亮成都公安现代化国际化的品牌。
去年11月中旬,成都市中心城区首批103个派出所规范化建设全面完成,此项工作按照“厉行节约、规范统一、整洁实用、易于推广”的要求,以及市公安局制定的8大类18项建设管理的基本标准和深化“服务民生、服务发展、服务群众、服务基层”为抓手推进,历时半年,首批中心城区派出所实现了“生活保障扎实有力,内务管理整洁有序,工作区域灯光明亮,建筑外观干净清爽,标识标牌规范统一,整体形象焕然一新”的目标。
关键词“互联网+”
指尖上的民生警务服务百姓更贴心
去年,成都公安将“互联网+”理念加速融入民生警务,着力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成都交警推出微信“三快”(快撤、快处、快赔)事故处理平台;投入使用出入境蓉城e签,在中西部地区率先实现了本市居民赴港澳台个人游二次签注立等可取;推行网上电子审批,在全省率先实行市域内跨区(市)县身份证异地办理服务等。
还有,7月29日,“成都公安微户政”微信自助评估、预审、预约办证平台正式上线,市民随时随地只需轻点屏幕,即可进入平台办理44类户籍业务,实现“手机移动、指尖办事”。
值得一提的是,“@平安成都”官方微信被评选为2015年全国“互联网+智慧城市民生飞跃奖”;微信企业号“成都公安微报”被腾讯评为2015年度“优秀企业号”;“@平安成都”官方微博获得“全国十佳快速应对微博”。
关键词 警务改革
以民生为导向稳步推进服务大众
这一年,成都公安以民意为改革攻坚方向,实现了警务效能升级转型。首先是强力推进各项公安改革: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对九大类34项现行户籍政策进行了全面清理,取消两大类6项入户条件。
还有,探索将流动人口的居住管理、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纳入居住登记和居住证管理,实现居住证全市通用、一证多能;“典当业特种行业许可证核发”、“公章刻制业特种行业许可证核发”等下放至县级公安机关;取消了19项民生领域证明材料等等。
同时,全国驾考改革试点城市、全省警务辅警改革试点单位、全省扁平化指挥体系建设试点等一项项改革试点工作正有序加速推进。
关键词 缓堵保畅
“法治”破解电动车治理难题
2015年1月1日,《成都市非机动车管理条例》正式实施,电动自行车集中登记上牌全面启动。截至9月底,全市共登记上牌电动自行车309.2万辆,登记上牌率达到95%以上。成都用“法治”破题电动自行车综合治理,在全国创造了一个“奇迹”。
这一年,成都公安深入实施缓堵保畅工程,大力开展电动自行车综合治理行动,深入开展“四改六治理”交通秩序治理专项行动,常态化开展酒驾“围城”行动、运渣车夜间整治工作,有效提高了对酒驾毒驾、货车“双超”、涉牌涉证等突出交通违法的打击效果。
据统计,全市发生各类立案交通事故1995起,同比下降9.8%。
关键词 队伍建设
践行“三严三实”打造过硬警队
2015年,成都公安扎实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活动、“秉公执法、人民公安为人民”主题教育活动,确保公安队伍始终保持忠诚可靠的政治本色、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高度严密的组织纪律性。
在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方面,大力推进作风整改和制度建设;坚持“零容忍”查处案件;扎实开展“万警进万家”、“双报到”、“双联”精准扶贫等亲民爱民实践活动。
关键词“最美警察”
感动故事树立成都警队榜样
2015年6月17日,2015“成都榜样.最美警察”推选活动正式启动。通过此活动,让大家在这一年铭记了徐飞、林正良、罗剑、阮立波、顾兴庆、吴世红、朱伟华这些无惧生死、执著坚守、勇于奉献的“最美警察”,这些人的故事让人感动,在广大公安民警中树立了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