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稳致远 奋力谱写新时代“法治嘉陵”美丽华章
——南充市嘉陵区纵深推进依法治区工作纪实
南充市嘉陵区开展2020年“12·4”国家宪法日暨宪法宣传周活动
许尔斌 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牟廷河 文/图
涛涛嘉陵水,千年桑梓地。长江重要支流嘉陵江以少女般婀娜的体态从秦巴山区款款而来,在千年绸都南充留下最柔美身段,以其命名的南充市县级行政区嘉陵区,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她的腰间,近百万嘉陵儿女勤劳奋进,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描绘着一幅美丽和谐的画卷!
近年来,南充市嘉陵区委区政府一班人不负韶华、奋力拼搏,在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指引下,在中央、省委、南充市委的坚强领导下,严格按照全面依法治国、依法治省、依法治市的相关要求,坚持问题导向、突出工作重点、创新工作方式,全面推进依法治区工作再上新台阶,为南充建设“双城经济圈次级核,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和建设“成渝第二城,宜居新嘉陵”提供了坚强法治保障。
疫情防控重宣教 法治保障见实效
去年以来,一场席卷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这既是防疫阻击战,更是宣教坚守战。嘉陵区委依法治区办持续加强防疫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出台相关文件,引导群众明确疫情防控期间的权利义务,自觉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依法支持和配合疫情防控工作。
嘉陵区法院制定提供司法服务保障的实施意见,为全区各部门及乡镇依法防控疫情、为企业开工复工复产提供坚强有力的司法保障。推广网上立案、跨域立案,推行“非接触式”诉讼服务,通过坝坝法庭、巡回审理等灵活方式开庭,多举措保障疫期办案,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司法获得感。
嘉陵区司法局对《南充市嘉陵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治领导小组通告》等7个文件进行合法性审查。指导各乡镇(街道)和区级部门依据职能开展《传染病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宣传,编发“微普法”疫情防控短信,制作防控知识法治宣传片25部,出动3台法治宣传车开展法治宣传。嘉陵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开展法律服务业务“线上办、网上办、掌上办、自助办”,至今防疫不松懈。
依法执政重履行 政府职能有突破
该区推进改革落地落实,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深化“四办”改革,强化行政审批领域“效能革命”,汇总形成区本级“四办”清单,按程序对外公布。不断推动行政权力向基层下放,指导相关部门积极做好行政权力责任清单动态调整工作。
加强执法管理,完善执法人员资格审查,完成行政执法证件年审工作,实现各单位执法人员信息的核实、注销、年审等工作环节,并对年审合格的证件张贴了年审合格标签。
依法行政得深化 政务服务再提升
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优化政务服务方式。目前,嘉陵区政务服务大厅共有办事窗口58个,进驻大厅事项均能实现“一窗受理”。开通微信公众号预约办件,大厅设立12台自助服务机,增设邮政快递窗口,免费提供“一邮送达”等服务,目前审批服务事项“最多跑一次”事项占比率为85.81%。
依托省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实行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深入开展政务服务“好差评”工作,在区级政务服务大厅和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安装200余台“好差评”评价仪,完成和省政务服务平台对接,进一步推进智慧型政务服务建设。
公正司法为民生 聚焦重点保权益
全面发挥审判职能,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聚焦重点领域,依法惩治各类刑事犯罪,践行司法为民,妥善化解各类民商纠纷;保障民生权益,巩固提升执行效果。履主责抓主业,检察工作稳步推进,审查公安机关认定的涉黑性质寻衅滋事案,及时提出侦查意见,引导公安调查取证,保障案件质量和定性准确,有力地打击了辖区涉黑恶刑事犯罪活动。
深化司法改革,提高审判体系和能力现代化。进一步规范审判权力运行机制,对重大案件召开专业法官会议、审判委员会。以“三评查一审核”为常态,扎实推进司法公开工作和庭审实质化考评。优化完善“四类案件”监督管理系统,实现自动甄别监管和全程留痕,做到放权不放任、监督不缺位、管理不越位。开展长期未结案件清理,化解长期未结案件。
社会治理强推进 排查纠纷巧化解
狠抓突出涉疫情等重点领域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排查交通事故、合同纠纷、邻里关系、家庭婚姻等矛盾纠纷。
加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嘉陵区法院建立人民调解常态化联系机制,深入推进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机制,建立诉讼辅导室,探索调解前置程序改革,推进全流程调解,建立健全诉讼辅导程序,把非诉纠纷机制挺在前面。结合区域社会治理健全诉非衔接工作机制,推动社会各界共同参与,促进矛盾纠纷的有效分流、多元化解。
在“法律七进”常态化普法的基础上,采取“六化一推进”模式,提升法治宣传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强化线上线下宣传联动,在嘉陵门户网站、嘉陵司法微信公众号、抖音号上刊发法治动态、公益视频、普法动画、法律知识;加强民法典宣传学习,指导开展民法典宣传活动,组织观看民法典公开课,在全区掀起学习民法典宣传热潮。
构建大普法格局 辐射法治正能量
经过实践探索,该区普法形式实现从“发传单”向“融媒体”跨跃。采取传统和创新相结合、媒体与受众连接、网上网下融合的普法方式,在区司法局建立“嘉陵普法融媒体中心”,实现了网上网下深度融合、网店与实体店同步推进、报网微端屏齐头并进的“融媒体+法治”大普法格局。“嘉陵普法融媒体中心”先后制作出身边的民法典、疫情法治宣传等宣传作品,确保实现“线上+线下”全天候传递法治知识,辐射法治正能量。
嘉陵区法院着力构建多元化解诉讼服务体系,设立特色调解工作室,搭建诉调对接平台, 积极采取引进来和走出去的工作方式, 拓宽诉调对接路径。健全诉讼风险告知制度,诉中委派调解制度,诉前调解前置制度,确保诉调对接效果。不断完善诉调对接平台建设,加强对人民调解工作的指导,将调解工作贯穿于诉前、立案、审判、执行全过程,整合资源、社会共治、服务群众态势一直向好。
嘉陵区市场监管局等部门通过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加强对辖区企业的多元化行政指导,进一步增强企业的依法经营意识、质量标准意识、商标品牌意识和诚信经营意识,实现良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