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创新举措 打造特色品牌

  
2020-08-13 10:10:46
     

持续创新举措 打造特色品牌
  
成都市双流区多层次多领域助推基层依法治理


2017年8月11日,双流区西航港街道法治建设委员会揭牌成立


双桂花园三期法律服务工作站法律服务志愿者为群众答疑解惑


双流区胜利镇白塔社区法律之家
  


  本报记者 王一多 文/图
  
  “坚持把依法治理贯穿基层治理始终。”今年初,司法厅党委书记、厅长刘志诚发表署名文章,根据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会精神,再一次鲜明指出全省加强基层治理的发展方向和着力重点。如何发挥司法行政力量,承担好为城乡基层治理提供优质法律服务和坚强法治保障的重要职能,一直是摆在各区(市)县司法局面前的必答题。
  
  要沉下去、要落地生根,怎么打通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回顾”七五”普法的五年,成都市双流区经历了撤县设区的提档升级、临空经济示范区的规划建设,变化大、发展快给基层治理带来了越来越多的问题与机会。在这种复杂的环境下,双流区司法局从问题出发,抓住机遇,从打造街道法治新典范到基层法律服务平台全覆盖,从整合辖区法治资源协同合作到发展法律服务志愿者力量贴近基层,多层次多领域助推依法治理,让基层治理步入法治轨道。
  
  搭建崭新枢纽
  
  整合法治资源统筹依法治理
  

  2018年的金秋十月,北京传来好消息:第五届“中国法治政府奖”终评评审暨颁奖典礼上,双流区“西航港街道法治建设委员会”项目获得第五届“中国法治政府奖提名奖”。无疑,这个奖项成为双流区“七五”普法期间依法治理工作当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2017年8月11日,西航港街道法治建设委员会(以下简称法建委)正式揭牌成立。同年12月28日,双流区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在全区进行全面推广。截至2018年1月31日,双流区顺利实现法建委在各镇(街道)的全覆盖。
  
  这一基层法治新模式到底带来了什么改变?“好用、管用、低费用。”双流区委依法治区办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法建委的成立整合了辖区内各类法治资源共建共享,简单说就是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群众参与。一方面集中办公,提供“一站式”法律服务,让群众在最短时间内获得涉法服务,实现“好用”;另一方面,以依法决策工作组、用法学法工作组、社会法治工作组、矛盾化解工作组4个工作组为载体平台,最大程度地发挥法建委牵头管总作用和多个法治单元联动支撑作用,让群众形成法建委“管用”的共识。除此之外,按照“互联网+政府购买法律服务”的思路,加大辖区内法规政策宣讲、免费法律咨询、法律援助、纠纷调解等公共法律服务供给,降低群众用法的成本,达到“低费用”的目的。
  
  为厘清法建委职能职责、规范高效运行,创新建立了会议审查制、指定办理制和“一窗”办理制三大机制。其中,指定办理制引起了记者的注意,它是对街道重大项目实施、重大矛盾纠纷调处、行政案件应诉、法律咨询援助等涉法工作,由法建委指定一名委员制定方案并牵头推进,其他相关科室或区级部门配合。“这项制度还配套制定了《对区级有关部门协同镇(街道)推进法建委工作的考评办法(试行)》,最大程度地调动辖区内法治资源力量。”双流区司法局相关负责人认为,这极大地解决了法治建设缺乏统筹的难题。
  
  法建委建立运行以来,切实发挥了双流区各镇(街道)依法治理的“枢纽”作用。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区12个镇(街道)法建委共开展各类普法宣传活动600余场次,覆盖受众30万余人,提供法律咨询服务4000余人次,调解矛盾纠纷500余件,化解信访积案32件。
  
  突破传统路径
  
  建设基层平台助推依法治理

  
  如果说法建委是在街道(镇)层面突破了依法治理传统路径的桎梏,那么社区(村)法律之家就是在更接地气的空间发挥着依法治理的基础性作用。成都市的社区(村)法律之家建设从2016年开始,集法律服务工作室、“家庭式”调解空间、法治大讲堂、法律援助联系点等微型平台为一体,是老百姓“家门口”的法律服务平台,在”七五”普法期间承担起基层普法的重任。
  
  早在2016年9月14日,双流区胜利镇白塔社区就来了一名坐班律师,每周三定期为社区居民解决法律问题。这对于社区居民来说是件新鲜事,律师第一天到岗时,还引来了不少好奇的围观群众。当年,白塔社区就是双流区建设社区(村)法律之家的两个试点单位之一。从全市试点到逐渐铺开,从村(社区)级法律工作点升级为社区(村)法律之家,双流区一直走在全市前列,而这也是“七五”普法期间双流区司法局又一重要工作成果。目前,双流区118个社区(村)法律之家已经全部挂牌。
  
  随着社区(村)法律之家建设的逐渐铺开,另一项工作也有条不紊地进行着。2017年9月4日,双流区的12个街道(乡镇)收到了区司法局的一份文件,全区村(社区)法律顾问招标工作尘埃落定。随后,新的《双流区村(社区)法律顾问工作管理办法》和《双流区村(社区)法律顾问工作考核方案》也印发到了每个街道(乡镇)和中标的4家律师事务所。至此,双流区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真正做到了经费有保障。值得注意的是,一村一法律顾问虽然在成都市早已铺开,但财政保障一直是一大难题,双流区将其列入民生工程,申请到专项工作经费,使这项工作可以健康有序地开展下去。
  
  五年来,双流区的村(社区)法律顾问已为村(社区)群众解答各类法律咨询4万余人次,参与村(社区)民间纠纷调解760余人次,深入村(社区)开展法治讲座5000余场次。
  
  打通“最后一米”
  
  法律志愿服务模式行之有效

  
  “七五”普法期间,双流区还有一项令人瞩目的成绩,那就是整合法律志愿服务资源并于2016年11月在中西部率先成立法律服务志愿者协会。如今,法律服务志愿者协会已经成为双流区法律服务的一个品牌,更是获得了成都市司法局十大优秀成果奖。
  
  据双流区司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协会为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大众提供“一站式法律服务”,打通了法律服务群众“最后一米”,探索出了一条行之有效的法律志愿服务模式,有力助推了“七五”普法和“法律七进”。记者注意到,作为社会力量,双流区法律服务志愿者协会除了重点开展法律文化研究、法治宣传教育、人民调解、社区矫正、法律援助和法律咨询等“六位一体”的专业化法律志愿服务,在依法治理上有着不容小觑的作用。该协会非常注重服务前置,发挥“聚众之长、事前维权”作用,探索在信访维稳、立案诉讼、政务服务一线设岗设点,将法律志愿服务延伸至“最后一米”,进而更贴近基层、更精准高效地解决群众的涉法难题。
  
  对于双流区法律服务志愿者协会的工作,双流区东升街道双桂花园三期的居民体会最深。该协会在他们小区设立了全省首个小区法律服务工作站,让不少矛盾纠纷直接在小区内就得到了解决。据统计,该工作站接待社区居民婚姻家庭、交通事故、合同纠纷等法律咨询累计119件,解决率均为100%;为社区居民代写案件文书17份,满意率达100%。
  
  同时,该协会聚焦信访维稳热点,探索诉访分离引导机制,案件解决率显著提升。该协会在区信访局设立法律服务志愿者工作站,以社会第三方身份参与信访局维稳工作,主动为涉法涉诉案件的当事人提供第三方调解服务,派遣志愿者“一对一”协助依法维权,无偿提供法律咨询及法律文书代写等服务,并依托即时通讯软件建立信访局与法律专家库的快速联络机制,针对非涉密案件的法律疑问,第一时间提供法律意见,提高案件处置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