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纸面上的法”落实为“行动中的法”
——成都市龙泉驿区“七五”普法工作综述
龙泉驿区举行领导干部学习宣传《宪法》专题辅导讲座 龙泉驿区司法局供图
龙泉驿区司法局在驿马河公园开展“三八”妇女节法治宣传进社区活动
本报记者 曾昌文
为增强企业管理层及职工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今年6月5日下午,成都市龙泉驿区司法局联合该区汽车产业功能区综合党委,走进一汽惠迪汽车科技有限公司举办“合同法概述”法律知识讲座。主讲人结合具体案例,以线下讲座与线上直播相结合的方式,从合同纠纷、合同的效力、纠纷的解决方式3个方面讲授合同法基本知识及处理好合同纠纷应注意的法律问题。此次讲座受到一汽惠迪汽车科技有限公司110余名干部职工的一致好评。该公司负责人表示,法治服务进企业活动内容丰富,所宣讲的法律知识很实用。“法治大讲堂”进企业、“普法小摊”赶大集、“宪法法律进高校”、法院直播庭审视频、律师进社区答疑解惑……2016年以来,龙泉驿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全区经济建设、服务民生、维护稳定的大局,定位项目化、精准化、效能化,全面实施“七五”普法规划,深入开展“法律七进”,推进法治文化建设,深化基层依法治理,为建设“先进汽车智造区,美好生活品质城”营造了良好的法治氛围。
软指标变硬任务 实现普法全区上下一盘棋
2017年,龙泉驿区委下发“七五”普法规划,区级层面成立了区委书记任组长的“七五”普法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全区各镇乡(街道)、各部门结合自身工作职能,制定了本地区、本部门、本行业的“七五”普法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形成了普法宣传全区一盘棋的工作态势。
为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落地落实,2017年,龙泉驿区进一步强化顶层设计,对全区各镇乡(街道)党政主要负责人和区委区政府工作部门主要负责人在推进法治建设中应当履行的具体职责作出明确规定,将普法“软任务”转化为“硬指标”。“谁执法谁普法”是推进全民普法的重要制度创新,也是“七五”普法的重点工作。为此,该区建立健全了“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加强“四清单六体系”建设,有效整合基层工作合力,确保工作层层落实,稳步推进。全面形成了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实施、各部门各司其职、社会齐抓共管、公众广泛参与的大普法工作格局。“七五”普法开展以来,该区每年出台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和目标任务分解,对全年工作作出安排部署,实现普法考核“一部门一细则”,定期开展目标督查,确保全年任务完成。
春风化雨入人心“法律七进”开展有声有色
“新时代的法治宣传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普及法律条文上,停留在传统普法方式上,而是要创新方式方法,坚持不懈推动‘法律七进’,在全社会树立以崇尚法治、追求法治为取向的文化精神和价值理念……要把‘纸面上的法’落实为‘行动中的法’。”龙泉驿区司法局党组书记陈龙告诉记者。
在推动“法律进机关”中,该区紧紧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采取了多项举措加强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建立区“四大班子”会前学法制度和各级党委(党组)中心组集体学法制度;连续4年与高校联合建立校地法治培训合作机制,为全区400余名副局级以上实职领导干部进行法治培训;建立国家工作人员法治档案、年度述法、法律素养考察等制度,推动“关键少数”和公职人员的学法用法制度化和规范化……“七五”普法以来,该区公职人员的法治培训率达100%。
在深化“法律进村(社区)”中,该区以“三基础四统一”为重点内容,规范实施“法治大讲堂”进村(社区)“7+3”计划。2016年以来,全区127个村(社区)共开展专项法治宣传活动360余场、法治讲座1万余场,举行“和谐大车都,法治进万家”等法治文艺演出180余场,播放法治电影900余场,发放法律书籍和法治文化用品180万份,提供法律服务15万人(次)……
在推进“法律进学校”中,该区创新采取量化措施,在全区68所中小学校全面做到法治教育主课堂课程、课外活动、法治副校长(辅导员)、法律顾问、普法阵地“五个到位”。2016年以来,开展各种青少年法治实践活动187次,建立4个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在辖区13所高校全面开展“宪法法律进高校”活动……全区在校学生受法治教育率达100%。
在优化“法律进企业”中,该区将产业园区作为重点,建立健全全区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学法制度。组建“送法进工业园区”普法讲师团,组织律师事务所党支部与园区企业党支部结对,以党建促法治;建立“远程公共法律服务大讲堂”,将“普法直通车”开进工业园区;针对企业需求开展“菜单式普法”……目前,该区规模以上企业、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参与专题法治培训率达90%,法律顾问聘请率明显上升。
结合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需要,该区还积极探索“送法进单位”新模式:开展“送法进军营”法治大讲堂“7+3”活动;在重要节点期间深入驻区部队、疾控中心、医院、公园、车站、地铁站、广场、工地开展法治宣传活动100余次;深入宗教场所开展“送法进寺庙”活动,培养寺庙法律明白人。
看得懂也记得住 法治文化建设成效显著
2017年,由龙泉驿区委依法治区办和区司法局联合拍摄的法治微电影《不幸与万幸》荣获四川省法治微电影大赛一等奖;2018年,龙泉驿区委依法治区办和区司法局联合拍摄的宪法公益宣传片《幸福龙泉驿,宪法在身边》荣获第十五届全国法治动漫微电影作品征集活动微电影系列优秀奖……
2016年以来,龙泉驿区一直坚持法治宣传“服务民生,寓教于乐”的原则,将法治文化建设纳入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大力提升全区法治文化建设成效。结合“七五”普法要求和群众法治需求,累计制发惠民法治文化书籍用品50万余份;推出了小品《党员普法辩论会》、舞台剧《老子儿子孙娃子》、“和谐大车都·法治进万家”系列法治文艺演出节目、微电影《薪泪说法》和《三斤土鳝鱼》等一大批法治文艺作品;建成了礼法洛水法治文化公园、平安社区法治文化墙、青少年法治训练营、成都市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等各类特色法治文化基础设施30处;开展了“龙泉驿区法治人物评选”“法治故事会案例说法大赛”“‘12·4’国家宪法日公益跑”“宪法驻我心”主题活动、“学宪法·讲宪法”宪法故事讲演比赛、“春节法治游园活动”等丰富多彩的大型群众法治文娱活动;依托龙泉普法驿站、法治龙泉驿普法公众微信和“龙泉司法”新浪微博实施“互联网+法治宣传”,并连续5年在四川司法行政系统政务新媒体影响力排行榜上位列前十名。
普治并举显成效 基层治理纳入法治化轨道
7月7日,龙泉驿区十陵街道千弓社区党委书记张云高带队,跟两委成员、法律顾问、专职人民调解员一起来到十陵小区,摆上了“普法地摊”。两委成员、人民调解员从职责出发,法律顾问从法律专业知识出发,分别从不同角度对民法典中与老百姓息息相关的法律问题进行了答疑解惑。这场“普法地摊”是6月以来龙泉驿区委依法治区办、区司法局在全区范围内启动的“民法典走进千万家”系列主题宣传活动中的一个活动。
为落实省委“坚持把基层治理全面纳入法治化轨道”的要求,充分发挥司法行政职能作用,近年来,龙泉驿区坚持普治并举、以普促治,将“法律七进”从“法治宣传七进”向“法律服务七进”拓展,向“依法治理七进”提升,实现法治宣传、法律服务、依法治理一体贯通。
2016年以来,龙泉驿区坚持法治宣传与执法司法相结合,不断深化普法依法治理,开展多层次多领域的法治创建活动。2017年,该区大面街道被命名为成都市依法治理示范街道,区国税局被命名为成都市法律进机关示范点;2018年,该区柏合镇东山社区被命名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2019年,该区西河镇被命名为“四川省第二批省级法治示范乡镇”。
坚持抓早抓小,龙泉驿区深化“诉非衔接”“检调对接”“公调对接”“访调对接”,构建了以法治宣传为先导、以人民调解为基础的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2016年来,该区共受理各类矛盾纠纷17020件,成功调解16341件,成功率达96%。其中人民调解成功率达98%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