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信访案群众送锦旗

  
2019-07-31 14:26:35
     

  “执行难”难就难在被执行人难找,被执行财产难查,即使查到财产了,想处理也很难……”2月25日,记者从西充县法院获悉,20年前的一纸生效判决在20年后成功得到执行。日前,信访户蒲某某将一面印着“正义的化身司法的楷模”锦旗送到法院执行干警张旺手中,对执行干警的坚持不懈和辛苦执行表示感谢。

  

  普通人变成信访户

  

  1999年,蒲某某因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一纸诉状将李某起诉至法院,要求李某支付各类赔偿费8000余元。当年,法院判决支持蒲某某的诉讼请求。判决生效后,被告李某却未按期履行给付义务。

  

  随后,蒲某某申请强制执行,李某却下落不明。承办法官多方查控,李某无可供执行财产,做了各种努力,均无法取得实质性突破,遂依法对该案做出终结本次执行程序。

  

  案件的执行一时陷入僵局,2017年,性急的蒲某某坐不住了,他觉得是法院执行力度不够,遂多次到法院信访反映。面对蒲某某的不理解,信访工作人员和执行法官,耐心向他解释:是由于李某下落不明且没有可供执行的财产,导致案件“执行不能”,但我们不会放弃,定竭尽全力,一旦有进展就立即恢复执行程序。

  

  2017年12月,不甘心的蒲某某再次到南充市中级法院上访,此案随即被分配到西充法院执行干警张旺手中,接到该案后,张旺细致梳理案情,寻找案件执行突破口。“我查阅蒲某某提供的判决书发现,当时的判决书中没有被执行人李某的身份信息,当年的住址现已被拆迁,无奈之下我只好带着蒲某某一道前往西充县公安局查询李某的身份信息。”张旺介绍。

  

  信访户向法院送锦旗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8年2月,通过公安机关“模糊”查询,查找到疑似被执行人8名,经过实地走访、调查,蒲某某辨认,最终张旺确认了李某的身份,并找到了李某的住址。

  

  “20年过去了,没想到还可以找到李某的下落,张法官来回实地走访中还查询到李某名下的银行卡中还有存款。”蒲某某至今回忆当时冻结李某账户的情景很是兴奋。

  

  冻结被执行人李某账号后,通过李某预留在银行的电话,张旺主动与李某联系,要求李某尽快到法院履行判决书确定的给付义务。在电话中,被执行人李某承认了当年与蒲某某的官司,并表示自己已在外多年,既然法院找到了自己也冻结了银行卡,直接扣划款项即可。

  

  “由于李某迟迟不愿到法院履行给付义务,其名下也无房、车等财产信息,银行卡的上金额足以支付判决书确定的赔偿金额,但还不够支付这些年迟延履行的利息,这一结果我并不满意,不想张旺又根据我的生活情况,专门为我申请了3000元的司法救助金,作为申请人我深受感动。”蒲某某说。很快蒲某某就收到了扣划的李某银行卡上的钱款,也深刻理解到法院执行工作之难,为表达感谢,他向法院送来锦旗。

  

  据了解,决战决胜“基本解决执行难”活动开展以来,西充县法院执行局全体干警定期开展“回头看”,查询被执行人的银行账户、车辆、房产等信息,查控到原本下落不明的被执行人35名,确保27名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及时得到实现。

  

  四川法治报记者 夏菲妮 牟廷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