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快手”成假货橱窗?

  
2018-03-30 09:17:38
     

  “抖音快手”成假货橱窗?
  
  流量入口现监管盲区


  
  近日,有媒体调查发现,在抖音、快手等平台上,存在大量自制假冒名牌化妆品及展示山寨奢侈品的短视频,从430元的高仿“LV”包到78元的山寨“迪奥”口红,应有尽有。这些平台用户在视频中留下微信、微博号,以便出售商品变现。其中,有部分制假视频还获得了平台的推荐,成为其展示假冒化妆品、山寨奢侈品的橱窗。
  
  3月25日,抖音、快手官方相继回应称,将严肃处理,绝不姑息。但媒体探访发现,“假货橱窗”现象在快手、抖音平台依然存在,甚至有商家指导如何发视频才能避开审查。
  
  这些年,《广告法》以及相关互联网法律日益严格,在电商平台上售假越来越难,微商、“直播主带货”等新兴商业模式逐渐兴起。由于这些流量入口之前属于娱乐、社交平台,没有对电子商务作出严格规范,监管存在盲区。
  
  律师表示,平台对播放内容有一定的审核义务,虽然事中、事后审核有些难度,但并不能作为平台推卸责任的理由。此外,面对如今的“监管真空”,有媒体评论指出,相关部门应该及时跟进,倒逼平台履行监管责任,协同网信部门切断售假的产业链。
  
  ●事件
  
  短视频平台现大量假货视频
  

  此前,有媒体报道,通过短视频APP搜索关键词“名表”“包包”“口红”,能找到大量售卖仿品的用户。这些用户发布的视频大部分是产品的“展示窗口”。点开一组视频,主播在桌子上摆放尚未成品的皮具,通过机器印上某知名品牌的图案,再通过一系列流程后制成高仿名牌包。这些用户大多有一个特点,那就是会在自己的备注上写上自己的微信号,而用途,便是出售他们在平台上直播的高仿品。
  
  在抖音平台搜索“手表”,则会出现大量展示名表的疑似售假账号,有的在名称中即明确表示售卖,如“包、鞋、手表批发”“抖音名牌手表批发”等等,有的甚至在微信介绍中明示“名表高仿,欢迎添加”。
  
  在快手平台,名为“Mac口红58元一支”的卖家,粉丝近两万,自我介绍“大牌彩妆低价销售支持扫码”。
  
  从账号开通,卖家就开始通过小视频宣传精仿高端化妆品。这些精仿化妆品的包装和正品几乎没有区别,但价格相差巨大。卖家表示,产品是精仿的,包装气味和正品差不多,但成分不一样,效果也差很多。“如果做得一模一样,肯定不止卖你这个价格。”其承认所售为假货,并提醒“买了最好不要送人,懂行的会辨认出来”。“你能拍快手上热门的话,看的就多,加你的就多了。”有快手卖家表示,在快手上发布视频不用担心被封号,不过需要创建多个小号来逃避检查。“如果被查到发布广告,最多视频屏蔽掉。”
  
  ●声音
  
  律师:平台要审核 要担相关责任

  
  “如果视频发布者仅发布商品及制作视频,但并未直接售卖,不构成违法。如果不仅展示,还通过注明微信号等方式进行交易,则涉嫌违法。”北京中闻律师事务所律师赵金涛表示,在调查中,相关用户承认售假、明码标价、传授经验等,是明显的违法行为,严重的可能涉嫌犯罪。
  
  现如今,这种违法视频仍然大量存在,责任究竟在谁?
  
  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律师岳屾山表示,从网监部门的规定上看,平台对播放内容有一定的审核义务。有人投诉的话,平台要及时下架、断开链接等。但现在对于平台的事前监管只局限于它的实名,视频内容是在事中或事后进行审核,这对视频网站或平台来讲,工作量有些大,但并不能完全推卸掉他们的责任。“如果说是已经大量存在的、有证据能够证明平台方是利用这种违法视频或内容来推广自己平台和增加流量的话,平台是要承担相应责任的”。
  
  赵金涛也表示,如果消费者在交易过程中权益受到损害,平台还需承担连带责任。
  
  平台:查处难度大 但绝不姑息
  
  有快手工作人员向媒体表示,平台一直以来都在严厉打击此类视频,快手每天上线视频达1500万条,发布前需经3道审核程序。
  
  其坦承,上述视频在打击上存在很多难度,比如平台无法预知用户发布视频目的,只能在被举报发现后进行处理。此外此类视频发布时,拍摄、介绍手法较为隐蔽,对监管造成困难。
  
  短视频平台存在大量假货推广视频的消息曝出后,快手、抖音平台都作出了回应。
  
  快手表示,已经在第一时间对报道中提及的账号进行了调查和处理。对于涉嫌传播教授制假的视频,将发现一起处理一起,行为严重者将上报国家相关管理部门。
  
  快手称,任何用户在平台上的推广与销售行为,只要触犯了《广告法》《工商法》或其他相关法律,平台都将严厉处理,涉嫌账号将被限制部分功能直至封禁。
  
  抖音也对外回应称,对外销售,需要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对于利用平台制假售假的不良账号,将发现一起,处理封禁一起。绝不姑息。
  
  媒体:监管有盲区 需及时跟进

  
  “由于假货商家真正进行交易的平台是微信,短视频平台仅仅是作为营销获客渠道,这会给平台的判定造成一定难度,形成监管真空。”有媒体评论指出,这些年《广告法》以及相关互联网法律日益严格,倒逼电商平台履行责任,电商平台上售假越来越难。所以,最近一两年售假者纷纷转型做微商,做社交营销。因为这些流量入口,之前属于娱乐、社交平台,没有对电子商务作出严格规范,监管也存在盲区。
  
  该评论提出,随着售假从传统电商平台,转战娱乐平台、社交平台,国家职能部门的监管重点也应该及时切换。既然如今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已经成为“假货橱窗”,监管就应该及时跟进,包括实施对短视频平台的“广告抽查”,倒逼平台履行监管责任,协同网信部门切断售假的产业链。特别是新的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成立之后,整合了之前多个监管部门的职责,更容易实施全产业链的无死角监管。本报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