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支付平台管理混乱正成电信诈骗转款新通道
日前,有媒体在福建厦门、漳州、龙岩等地采访发现,徐玉玉案发生后,警方、银行、运营商加强了协作,诈骗团伙通过银行账户转移资金的通道被有效管控。第三方支付平台因使用更加便捷、作案更加隐蔽、监管难度大已成为诈骗分子转移诈骗资金的新渠道,诈骗团伙利用第三方支付平台转移赃款案大幅增加,占当地电信诈骗发案数一半以上。
民警表示,一些第三方支付平台正成为电信诈骗团伙套取、漂白非法资金的“绿色通道”。
对此,有人大代表和法律界人士表示,应当加强对第三方支付平台的监管,落实账户、交易实名制,对滥发POS机等被诈骗分子利用转账的第三方支付平台,监管部门应予以严肃查处。
●案例
第三方支付平台成赃款转移工具
去年7月以来,福建厦门接到电信网络诈骗报警上千起,其中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转移赃款占到一半以上,涉案金额近千万元。这并非孤例,北京、天津、山西、陕西、四川、河北、安徽、广东等多地公安机关已发布相关预警。
今年1月18日,厦门市民苏女士到公安机关报案称,其账户的377万元资金被诈骗分子转走。办案民警介绍,诈骗分子冒充公检法机关办案人员,以苏女士“银行卡账户涉嫌洗钱,需要将资金存入安全账户随时接受审查”为由,骗她开设了手机银行账户,并将全部资金转入该账户。随后,诈骗分子利用木马病毒窃取其账户信息和手机动态验证码,将账户资金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转移、取现。“诈骗分子将377万元资金分拆转入4个网上银行账户,再利用这些账户将资金转入多家第三方支付平台,公安机关的调查就此受阻。”厦门市公安局刑侦支队六大队相关负责人说。
调查发现,诈骗分子转账的第三方支付平台总部在深圳、上海等地,要查询涉案账户、交易信息、资金流向等必须通过总部。办案民警说:“上门查询时发现,这些第三方支付平台大量被诈骗分子利用来转移资金,案件频发,多地公安机关都发出协助查询请求,需要排队查询,常常错过了最佳查案时机。”
直到2月底,涉案的第三方支付平台才向厦门公安机关反馈了涉案账户、资金流向等信息。“诈骗分子将资金在第三方支付账户和银行账户之间多次转移,1个多月之前已经在境外将赃款取现。”办案民警说。
●声音
第三方支付平台管理混乱
“利用第三方支付平台转移赃款手法多种多样。”据公安部刑侦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诈骗分子或是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用受害人账户内资金在网购平台购物,再将购买的商品通过回收商城洗钱套现;或是将资金在第三方支付平台和银行账户间多次转移,最终在银行ATM机取现;或是通过网上银行转账,将赃款以购物名义转到第三方支付公司绑定的pos机套现。
同时,该负责人表示,一些第三方支付平台公司对账户审核把关不严,诈骗分子用虚假信息注册账户后,绑定非实名银行卡转移赃款。“在多起案件中,诈骗分子一旦诈骗得手,立即将银行卡内资金转到多个第三方支付平台账户,这些账户全部是虚假信息注册,警方侦查线索就此中断。”厦门市公安局刑侦支队民警称,第三方支付平台管理的混乱给公安机关侦查破案带来了重重困难。
有媒体调查发现,一些第三方支付平台管理混乱,为拓展市场,不落实账户、交易实名制,滥发POS机,个别第三方支付平台网络系统建设严重滞后,甚至无法查询平台准确交易信息、商户和交易者身份,这些都给诈骗分子可乘之机。“去年以来,公安机关查获的诈骗分子用于套现洗钱的POS机是由乐富、易宝、瑞银信等第三方支付公司发放的,嫌疑人登记的商店名称全是伪造的虚假资料。”公安部刑侦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观点
落实账户实名制
近年来,央行多次出台文件对第三方支付平台予以规范。包括要求支第三方支付机构建立健全客户身份识别机制,采取有效的反洗钱措施,对支付、转账金额限制等。
据媒体调查,目前,一些第三方支付平台没有落实严格的账户实名制,诈骗团伙通过银行卡向第三方支付平台转账金额不受限制。
全国人大代表、漳州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滕秀兰说:“要防范第三方支付平台成为洗钱‘绿色通道’,第三方支付平台要真正落实账户实名制,加强交易监管,提升注册第三方支付平台网上身份验证的安全等级。建议参照利用银行ATM机向他人账户转账延时到账规定,延迟第三方支付平台资金的入账或动账,这样被骗客户可以在一定时间内撤销支付、挽回损失。”
多地办案人员提出,第三方支付平台要建立和公安机关密切协作机制,通过进驻公安部电信网络诈骗案件侦办平台或各地反诈骗中心,实现快速查询、冻结涉案资金。
有律师提出,应当改变个别第三方支付机构只顾扩展市场不顾安全的趋利倾向,强化监管,通过责任追究机制倒逼其履行监管责任,对于不落实账户和交易实名制、滥发POS机等被诈骗分子利用转账的,监管部门要予以严肃查处。据新华社 本报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