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俊良深入田间地头了解社情民意(右一)
郑俊良与社区志愿者交谈辖区治安状况
本报全媒体记者 张磊 省公安厅供图
他们手握法槌,公正审判;他们唇枪舌剑,据理力争;他们忙碌在社区,守护百姓平安;他们奔走在一线,帮助职工维权……他们是法官、检察官、公安民警、法援工作者和律师。他们始终坚守服务人民群众的第一线,当劳动者的合法权益遭受侵害时,他们以法律为武器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让法治之光照耀在每一个人身上,为平安四川、法治四川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五一”国际劳动节来临之际,本报将镜头聚焦在这些“政法追梦人”身上,向政法战线上的奋斗者们致敬!
今年35岁的郑俊良是富顺县公安局板桥派出所教导员。在板桥镇,记得他大名的人不多,但是一提起“郑好人”,大家都知道是谁。原来,郑俊良曾经因为勇救两名落水儿童被评为“四川好人”,这件事在当地广为人知,备受称赞。郑俊良却说,对于一名警察来说,这就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
从警以来,郑俊良先后荣立省公安厅二等功1次,自贡市委、市政府公务员二等功1次,公安部一等功1次;还获评敬业奉献“四川好人”“中国好人”“四川政法先锋”等称号。
爱民护民 他是群众安全的守护者
年少时,郑俊良就充满了正义感,长大当警察是他的梦想。读高一时,为保护女同学不被社会青年欺负,郑俊良挺身而出,严厉呵斥3名社会青年。没想到其中一人拿起砖头就朝他后脑勺砸去,顿时鲜血直流,郑俊良当场昏死过去,闻讯赶来的老师同学把他送去医院缝了针。后来,学校召开了表彰大会,表扬了郑俊良见义勇为的行为。回想起当时的情形,郑俊良坦言:“不后悔,但有些后怕,我就是见不得有人被欺负。”
2012年,郑俊良从一名大学生村官考入了警营,终于圆了年少时的梦。
2019年7月3日下午,郑俊良驾车到富顺县龙万乡大坡上水库办案。在路过堤坝时,隐约听到有人在呼救。当天下午,4名小孩相约到水库边捡贝壳,其间有两名小孩不慎落水。郑俊良虽然会游泳,但仅仅只是在游泳池中游过,水性并不好,但他知道这个时候除了分秒必争救人,没有任何选择。沿着陡峭的大坝狂奔200多米后,他一头扎进水中,将在水库中央挣扎的小男孩救起。上岸后,得知还有一名小女孩在水中时,郑俊良再次潜入水中,几经搜寻,用尽最后力气,将已沉入水底的小女孩托出水面。此刻,郑俊良已体力不支,他无法带着孩子上岸,两人随时都可能再次沉入水里。危急关头,几名村民闻讯赶来,将郑俊良和小女孩拉上岸。看到孩子安全了,郑俊良默默离开了现场。当晚,村干部多方查找问询,才知道是一名警察救了人。
服务群众 他是求真务实的创新者
从户籍内勤民警、社区民警,到基层派出所教导员,从警以来,郑俊良长期扎根基层一线。
2015年,郑俊良到骑龙派出所从事社区、内勤工作,新的身份、新的岗位让他不得不努力学习加紧适应。他发现辖区部分孩子因各种原因没能录入户口,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入学、医疗等问题接踵而至,孩子的户口问题成了家长们的心病。本着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的工作原则,郑俊良立马将此事向领导作了汇报,他得知通过民警走访调查,补充完证明材料后可为孩子补录户口。
当时,调查上户在实际操作层面面临诸多困难。郑俊良的态度是:人民警察,就该为民服务,群众有困难,就要一帮到底!
接下来的两个多月时间里,郑俊良一边与当地政府沟通解决亲子鉴定费的问题,一边寻找走访相关知情人,了解孩子的相关信息,形成100多份询问笔录,成功为10余名小孩上了户。
走访中,郑俊良发现留守在家的小孩,因缺少父母管教容易误入歧途,就主动与辖区内的学校联系,到校园为学生讲法治课,并担任法治副校长,协助学校承担留守儿童的心理疏导和行为矫正。一次深夜巡逻,郑俊良发现了3名离家出走的低年级学生,问明情况后,郑俊良和派出所民警连夜把3名学生逐一送回家中,为此,老师和家长都非常感动。
派出所工作复杂繁琐,大到刑事案件小到邻里纠纷,事事关乎民生民意。在辖区,不少群众说到郑俊良会说不认识,但说到“郑好人”,大家都会说“原来是他”。带着“名人”光环,做起群众工作来要方便得多,一下村,谁家有个家长里短都愿意让“郑好人”评评理。“我是农村娃,从小就长在田间地头,群众只要有点啥,我都愿意竭尽所能地去帮助他们。”这是郑俊良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嫉恶如仇 他是犯罪分子的狩猎者
2017年2月,郑俊良从派出所遴选到县公安局刑警大队工作,在从事刑侦工作的12年时间里,他屡破大案、要案,很快成为一名刑侦业务骨干。
有一段时间,富顺县部分乡镇团伙诈骗案高发,受害人主要是老年人。了解到犯罪嫌疑人常用诈骗犯罪手段以后,郑俊良就比较关注城区发生的类似情况。后来,他果然发现某大酒店一楼大厅有一伙人在给老年人推销所谓的保健产品,用赠送鸡蛋、挂面等东西吸引了很多老年人去购买产品,郑俊良一直留心观察,并没有发现明显异常。直到有一天,警方接到一名受害人子女的报警,说自己母亲被骗了。民警们赶到现场,几名主要犯罪嫌疑人已不知去向。为了不打草惊蛇,郑俊良和同事们没有暴露意图,而是等待合适的抓捕时机,半夜出动一举抓获犯罪嫌疑人8名,截获赃款40余万元,及时为近百名受害人挽回了经济损失。
在刑侦工作中,郑俊良坚持人民至上,处处“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在侦破案件、打击罪犯的同时,竭尽全力为受害群众追赃挽损。
2020年,郑俊良接手了一起诈骗案,嫌疑人通过中间人以帮忙办事为由,骗走村民张某16万元。“这是一起典型的‘明借实骗’的诈骗案。”郑俊良说。很快,嫌疑人王某在广西落网,但面对审讯的王某始终一言不发。由于王某到处行骗,海量的经济行为数据就像“被打乱的一副牌”。为了理顺这副“牌”,郑俊良带队多次往返天津、广西等地,行程5000多公里,调看视频上百小时,从50多页、上万条银行流水中抽丝剥茧地寻找王某犯罪的证据。最终,历时4个多月,形成了完整的证据链。面对如山铁证,王某最终如实交代了犯罪行为,张某被骗的16万余元被如数追回。
近年来,郑俊良先后侦破刑事案件90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60余名,为受害群众追回损失100万余元。“打击犯罪,为群众追回损失,守住他们的‘钱袋子’,才能给群众带来安全感。”郑俊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