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代公安英模的光荣传承

  
2019-10-09 09:39:03
     

本报全媒体记者张磊罗孝伟文/图

87岁的蓬溪县公安局退休民警邓元修,在公安战线工作几十年,十分热爱公安工作。1982年身患直肠癌后,他以惊人的毅力克服重重困难,经常抱病深入一线调查案件,预审起诉案件277件,无一退案。1991年,邓元修被公安部授予“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荣誉称号。

41岁的陈国淑是蓬溪县公安局芝溪派出所教导员,从警20年来,她始终在一线兢兢业业工作。她是群众眼中的贴心人,更是守护一方的“花木兰”。2014年10月28日,陈国淑被评为“全国公安机关爱民模范”,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2015年,她被公安部授予“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荣誉称号。

时隔24年,新老两代公安英雄模范的光荣传承,更是使命和责任的延续。

第一代英模邓元修

秉公执法的老公安

1951年,邓元修参加公安工作,在他的记忆中,当时的蓬溪县公安局只有40多个人。整个蓬溪县一个单位只有一辆自行车,即使是县委书记也没有汽车,只有一匹马。“我们公安局长要去出差时,都只有向书记借马骑。”邓元修说。

那时,蓬溪县到遂宁专区有50多公里路程,邓元修每次去开会都是走路,由于不可能当天来回,他随身带着铺盖和饭碗。让邓元修感慨的是,现在的办公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修的公安局大楼很气派,里面有各种现代化装备,每层楼都有不同的警营文化。蓬溪县到遂宁通了高速公路和高铁,坐动车只需要10多分钟就能到。

邓元修刚从警时,被分配到明月区负责治安工作。简陋的办公环境让他记忆犹新,3间房里关押了66个人,里面包含不少死刑犯。绝不冤枉一个好人,也绝不放过一个坏人,是邓元修工作的原则。对被关押的死刑犯或者重刑犯,邓元修都要仔细核对他们的材料,防止冤假错案发生。

有一次,邓元修在审阅一名即将枪毙的犯人材料时,发现其每条罪状都达不到死刑标准。经过认真调查,邓元修发现原来是这名犯人得罪了一个负责量刑定罪的人,所以被判了死刑。邓元修立即给当时的遂宁专区公安处领导写信,详细阐述了调查情况。没多久,邓元修收到一封表扬信,上级肯定了他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认同了他的调查,纠正了死刑判决。

还有一名犯人因为抢劫杀人被判死缓,邓元修调查发现,这名犯人先是对被害人实施了抢劫,被害人跳进水里想要逃生。但是这名犯人在被害人浮起来后,仍然开枪打死了受害人。最后该案死缓的判决改成了死刑。

身患重病仍心系工作

邓元修在公安战线工作了几十年,经历坎坷,但是他热爱公安工作,吃苦耐劳,无私奉献。

1982年8月28日,邓元修至今仍然清楚地记得这个终生难忘的日子,那一天,他被医生确诊患上了直肠癌。当年9月3日,邓元修接受手术治疗。短暂休息了1个月后,他向领导申请要重回工作岗位。

最开始,领导让邓元修好好休养身体,拒绝了他的请求。但他却说:“我的生命可能不长了,但是我热爱公安工作,想多争取一点工作时间。”最终,领导同意了他的请求。秉公执法、不徇私情的邓元修被安排负责预审工作。重返工作岗位的邓元修经常抱病深入一线调查案件。由于术后不能很好地控制上厕所,每次出差调查案件之前,邓元修都要先喝一罐帮助排泄的中药,把肚子排空,然后每天吃少量的食物。这样在出差的一个星期里,就很少上厕所了。

凭着惊人的毅力,邓元修克服重重困难,审理案件材料297件,预审起诉案件277件,无一退案。他办理的案卷始终规范、工整,被处理的人无一上诉。

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邓元修都处处为国家、集体和他人着想,经常主动帮助周围同事和群众,深受大家的拥戴。1984年1月10日,邓元修被省公安厅荣记二等功,1998年8月31日被评为“全省优秀预审员”,1991年10月19日,被公安部授予“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荣誉称号,1992年1月,被公安部授予“全国优秀人民警察”荣誉称号。

第二代英模陈国淑

群众眼中的“贴心人”

1978年生在农村的陈国淑家境贫寒,刚出生不久时,父亲就患上了肺结核,母亲体弱多病。陈国淑9岁那年,父亲去世。在亲友和好心人的接济下,勤奋刻苦的陈国淑艰难完成学业,终于实现儿时的梦想,于1999年成为了一名惩恶扬善的人民警察。

2014年2月,陈国淑和县公安局刑侦大队战友一同前往荷叶乡茶园村开展“走基层”活动时,看见一名70多岁的老人衣衫褴褛,住在一间茅草屋里,屋内仅有一张方桌、两条木凳及一张极为简陋的木床,到处堆放的破破烂烂的东西,屋顶已有好几个大洞,四壁透风,茅草屋已快成个空架子了。

陈国淑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她拉着老人的手询问情况后,打算为老人修缮房屋,老人却拦住她说:“好公安,用不着,我习惯了,也住不了几天了。”陈国淑动情地对老人说:“我爸妈去世早,看到你如同看到了我父亲,你这么大岁数,还住在寒冷潮湿的屋里,我心里真不好受,就当我是你的女儿嘛……”老人这才点头同意了。

陈国淑请来泥水工,把破了的屋顶堵上,把四周墙壁用竹子补好,再用泥巴糊好。此后,陈国淑不管再忙,每周都要和老人通个电话,了解老人的身体和生活情况。逢年过节,陈国淑会给老人送去猪肉、大米、面条和食用油。老人每次都会将陈国淑送到村口,一直望着她离去的方向。

在近年来的“警民亲”“走基层”等爱民实践活动中,陈国淑走访群众200余人,帮护困难家庭5户,捐款捐物4000余元。她本着农家女儿的质朴与善良,给群众倾心帮助,在许多群众眼里,她是真正的“贴心人”。

守护一方的“花木兰”

2013年10月以来,蓬溪县城区内连续发生十多起摩托车、电瓶车被盗案件,涉案价值达6万余元,在社会上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当时,陈国淑是县公安局刑侦大队副大队长,她深知被盗车主大多是农民工,损失的是血汗钱,她暗下决心“一定要破案,一定要给老百姓一个交代。”

为了尽快破案,陈国淑深入多个案发现场进行详细勘查;前往摩托车销售、修理及回收店进行艰辛暗访;夜以继日地反复查看各监控点的录像;废寝忘食地对每一件案件进行梳理分析,有时忙得饭也顾不上吃。经过40余天的艰苦奋战,陈国淑带领专案组对数十人进行辨认、对400余小时视频进行查看,对200余条线索进行研判串并,终于锁定了一个7人的盗窃团伙,并将所有作案成员成功抓捕归案。

从警20来年,陈国淑勤于学习、善于探索、勇于创新,结合实战提炼出的“户籍关联技战法”“反向侦查技战法”等6种技战法,被省公安厅、遂宁市公安局推广。她主办和参与破获的各类案件达440余件,抓获犯罪嫌疑人170余名,解救被拐妇女儿童60余名,其中成功侦破公安部督办邓芳等人拐卖聋哑智障妇女案、“3·18”“2·23”抢劫强奸杀人等重大案件,获得公安部和省、市领导高度评价。

2015年11月,陈国淑主动申请调到辖区人口最多、治安形势最为复杂的芝溪派出所工作。4年来,陈国淑组织调解矛盾纠纷170余件,救助帮扶群众220余人,采录维护“一标三实”信息8万余条。在大家眼里,她就是一头深耕基层的“孺子牛”。

2017年12月,在辖区下东乡走访中,陈国淑了解到该地偏僻落后,非婚生子、弃家妈妈的情形较多,因出生登记手续不全,一批小孩成了“黑户”。“黑户”势必影响孩子们的入学、就医、享受低保政策等。“娃娃们的事就是大事,我不能不管”。陈国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随后,她在近3个月时间里,几乎放弃了所有节假日和周末休息时间,逐村入户走访200余次,询问群众340余人次,制作笔录、证明材料360余份,极力组织困难儿童进行免费亲子鉴定,终于为辖区81名“黑户”儿童补录了户口,亲手为他们送上了崭新的户口本,收获了孩子们灿烂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