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就是挺起脊梁的力量
——一个年轻法院干警的政法故事
胡亮(中)走访了解社情民意
陈来红记者谭别林文/图
他叫胡亮,中共党员,2015年10月通过公务员考试到渠县法院任法官助理。一年多来,胡亮在审判辅助岗位上认真开展相关工作,工作得心应手。今年4月,他喜得小孩,任务又多了一份,照料爱人和小孩。工作生活很忙碌,也很充实。今年6月,组织动员他到帮扶村担任第一书记,这打破了他的生活和工作规律,他曾一度彷徨、纠结,一是怕工作不熟悉,担心搞砸了,二是自己年轻没经验,担心不能履行好第一书记职责,让组织失望。但组织仍然决定他担任帮扶村第一书记。
组织的决定,就是命令。胡亮毅然交接手中的工作,简单安排家中事务,奔赴扶贫攻坚第一线。“四对照四提升做忠诚卫士”专题活动开展以来,胡亮白天忙着走家串户,了解社情民意,摸清底细,填报基础资料;晚上,按照院里制定的学习计划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讲话、党章党规、《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党内监督条例》《纪律处分条例》《问责条例》《巡视工作条例》《党组工作条例(试行)》《工作机关条例(试行)》和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等内容,充分利用内网、渠县法院先锋、微信公众号、各部门微信工作群等,与院里干警互动交流,谈体会。夜深了人静了,胡亮时常根据所学的内容,结合自身工作的实际,对照“四对照四提升做忠诚卫士”的总体要求认真检点自己政治是否合格、执行纪律是否合格、品德是否合格、发挥作用是否合格。
反思就有收获,胡亮发现:理论学习还不够主动,自觉性不够高,理论钻研还不够深入,系统性不够强,学以致用的主动性自觉性不够强,学习停留在一般化水平,缺乏挤劲和钻劲,运用理论指导实践、促进工作上存在许多不足,没能把理论和实践紧密地联系起来,很好地解决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导致出现思想解放不够,谋划和指导工作时创新意识不强,习惯于默守陈规、循规蹈矩,不是按照变化了的形势提出有针对性的新举措,而是凭老经验办事,在有关工作的摆布上有顾此失彼的现象。在工作上抓落实不够细致,对一些问题有时考虑到情况复杂,担心处理起来会产生连锁反应,顾虑比较多,导致工作的力度不够大,处理问题不够果断。对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产生的新矛盾还缺乏及时有效的解决办法,开拓创新精神与当前形势发展要求不相适应。在主动服务方面,全局意识不够强,有时做事情、干工作只从自身业务出发,对历史负责、为现实服务、替未来着想的工作要求落实不够好,主动性不够强,坐等领导安排的现象时有发生,宏观思考的能力尚有欠缺,很多时候工作还停留在处理繁杂的事务之中,思考问题不够全面,缺乏前瞻性、综合性,把握大局、处理复杂事件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有了这样的思考,胡亮如醍醐灌顶。在以后的工作中,胡亮依然早出晚归,依然忙碌,但方法不同了,他入户不仅仅了解情况,而是一边运用专业知识进行普法,让老百姓知晓与自己切身利益相关的法律知识,增强用法律维权的意识,一边将党的扶贫政策目的和意义不厌其烦地讲解,目的只为一个:就是要让老百姓明白脱贫是自身的事情,扶贫不是给钱给物,更不是坐等花开。经过一个多月的艰苦努力,群众逐渐接受了胡亮这个第一书记,能够敞开心扉与他交流了。
汗水浇开幸福花,要问胡亮为何由抗拒被动工作变得如此开心主动,那就是:责任就是他挺起脊梁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