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蛛丝马迹还原真相

  
2017-08-18 09:22:42
     

  

 
  赵跃正在分析刑侦案情


  
  ——记广元市公安局利州区分局刑技室侦查员赵跃
  
  季军先本报记者田志林文/图
  
  33年来,他常年奔走在各类重特大刑侦案件一线现场,掌握第一手材料;33年来,他在面积狭小的刑侦技术室接触各类刺鼻药品,鉴定指纹、血型,为破案寻找蛛丝马迹;33年来,他勘验现场10000余起,先后参与上千起重特大案件侦破,实现刑侦案件“零差错”……
  
  他叫赵跃,今年58岁,一级警督,自1982年从部队转业后,一直在广元市公安局利州区分局从事现场勘验和影像工作,先后被记个人三等功1次,荣获市区两级嘉奖20余次,荣获优秀共产党员称号9次、见义勇为嘉奖1次。
  
  热爱刑侦技术
  
  他33年没挪过一次窝

  
  上个世纪80年代,赵跃从部队转业被分配到利州公安分局刑警大队。当时,他面临不同岗位选择,要么从事技术检验,默默无闻,干一辈子技术活;要么从事犯罪侦查,刀光剑影,屡破大案。而他毫不犹豫选择了前者。“你才20出头,成天在现场接触高度腐烂的尸体,为人作嫁衣,不容易出彩啊!”事后,很多同事对他当初的选择不予理解。而赵跃听后只是轻轻一笑:“我虽然年轻,但案件的侦破要从现场出发,这是破案的第一步,也是最担责任的岗位,就让我战斗在第一个关口好了。”
  
  泛黄的坐标纸、笔,尺子、相机,这就是赵跃工作的技术设备。“其实,除了责任意识,支撑自己从事刑侦技术的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热爱。”赵跃告诉记者,他骨子里就喜欢刨根问底,在部队时从事摄影工作,在地方干刑侦技术也算是干上老本行。
  
  工作期间,局领导认为长期搞技术对身体有影响,也曾主动找到赵跃,准备更换一下他的工作。然而,赵跃一听,反而问领导:“是我哪里干的不好吗?”领导一听,只好满足他的心愿。
  
  工作一丝不苟
  
  数千刑侦案件零差错

  
  “谋杀,一定是谋杀,我的儿啊!”1994年,利州辖区发生一起命案,家属在现场情绪十分激动。“技术民警的天职就是为生者权,为死者言,努力还原事实真相。”在刑侦技术工作中,他不放过一个个细小的伤口,做到精准把握好案发现场的每一个具体细节。通过近7个小时的采集勘查和尸检,最终排除他杀,定性为死者吸毒产生幻觉,引发火灾系一氧化碳中毒死亡。“案件的侦破不能主观臆断,更不能偷懒,必须要到现场!”这是赵跃办案的基本准则。同事们说,只要赵跃一听到勘验现场的消息,不论是在饭桌边、在病床上,还是深夜、凌晨,他都会迅速赶赴现场。深怕民警粗心大意掩盖了案件真相,做到亲力亲为,冲在办案最前沿。
  
  在利州区公安分局侦办的“2001.3”杀人碎尸案、“2001.4.15”故意杀人案等一系列重特大恶性案件中,赵跃总是兢兢业业,对每一个案件仔细勘验,实现了上千起刑侦案件“零差错”。
  
  浩然一身正气
  
  他至今仍旧壮心满怀

  
  1989年夏天的一个傍晚,赵跃晚饭后散步,突遇一名小偷行窃,他上前大声呵斥。小偷见状,手持匕首向他猛刺。然而,他没有丝毫畏惧,直接冲上去将歹徒拿下。但遗憾的是他也身中两刀,鲜血直流。
  
  弹指一挥间,赵跃58岁了。“公安工作不是你一个人干得完的,很多这个年龄阶段的人都在等着退休了,而你依旧热情不减,天天坚守岗位,图啥呀!”赵跃的家人有些不解。“图个心安啊!我要对得起这身警服,在岗一天,就得努力一天。否则,占着岗位不做事,拿着工资混时间,那样做内心有愧呀!”赵跃硬是不给家属留情面,一句话就顶了回去。
  
  由于多年在刑侦战线摸爬滚打,他积累了丰富的刑侦经验。根据赵跃的建议,利州区公安分局推出的“小案管控”运行机制和“一长四必”分级分类现勘机制被公安部刑侦局通报表扬。“技术不外传是狭隘自私的表现。我一定要做好传帮带工作,把自己的好经验分享给大家,让新来的刑侦民警少走弯路。”如今,在完成日常的工作后,赵跃总是挤出时间,加强对各派出所办案民警现场勘查的提升培训。
  
  块块荒田水和泥,深翻细作走东西。33年来,赵跃把青春和智慧奉献给了他钟爱的刑事技术事业,用辛勤的汗水和两鬓的白发兑现了一个人民警察对党和人民无悔的誓言,赢得了人民群众的认可,换来了千家万户的平安与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