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暇之余,李莹热爱多肉植物的种植
李莹和同事们出庭支持公诉
潘登 许冬亮 本报记者 郭建民文/图
她当过实习刑警,参与过多起刑案的侦破;她也曾敲下庄严的法槌,展现法官公正断案的风采;而现在的她,作为公诉人在法庭上用法律和证据说话,使一个个被告人认罪服法。
不爱红装爱“武装”,她,是自贡市人民检察院公诉处检察官李莹。
人物小档>>
李莹,自贡市检察院公诉处干警。5年多时间里,办理各类案件162件313人,起诉准确率达到100%。
2012年、2013年,连续两年获自贡市检察院嘉奖;2013年、2014年,连续两年被评为自贡市检察院优秀共产党员;2014年,荣获自贡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个人称号;2015年、2016年,年终考核被评为优秀。
走进李莹的办公室,有种进入了一个微型花卉世界的错觉,不大的空间里塞满了各种各样的多肉植物。“这种植物好养,只要有阳光它就会绽放,给一点水分它就会顽强生长。”李莹告诉记者,这与她的性格很近似。
同样有着坚韧性格的检察官李莹,庭前细致调查、取证,庭上唇枪舌剑、指控犯罪,办下了不少铁案精品案。她说:“对待每一个案件,作为公诉人,我都必须秉持公平公正的原则,忠于事实、忠于法律,既要维护犯罪分子的合法权益,也要让他们受到应有的法律制裁。”
细心办案 为求铁证
在办理刑事案件中,一个看似不起眼的细枝末节,往往对案件的定罪、量刑起着决定作用。作为自贡市检察院公诉处的“新人”,李莹非常明白,要让每起案件经得起时间的检验。要办铁案,就得从细节入手。
2015年9月10日,自贡市大安区某小区突发火灾,租房的刘某在火灾中受了伤。奇怪的是,刘某并没有报警。同年11月19日,刘某在大安区某盐厂宿舍提供冰毒和吸毒工具,容留他人吸食毒品时,被警方当场抓获。
经过侦查、批捕,案件到了李莹手中,在审查案件证据的过程中,李莹发现侦查机关移送的资料中有30余处毒品未送检。按照法定程序,李莹连续两次作出了退回补充侦查的决定。
一直认为“运气”不错的刘某,遇到了办案细致入微的检察官李莹,这一次,他的“运气”不复存在。
公安机关根据李莹的侦查思路,查清了“9.10火灾”事故的真正原因。原来,刘某在出租房制造冰毒的过程中,因操作不当致使生产冰毒的容器爆炸而引发火灾。刘某制造冰毒的数量,侦查机关当初移送时认定的是404.55克。经反复论证查实,提起公诉的刘某制造毒品数量为12532.31克,是当初移送时的30倍。检方提起公诉所认定的犯罪事实、证据被自贡市中院全部采纳,刘某因制造毒品罪被判决死刑,缓期两年执行。此案也作为经典案例在全省检察系统推广。
2016年,受省检察院指派,李莹提前参与办理成都市双流县原县委书记高某某受贿5000余万元案件的证据审查工作。李莹作为专案组成员,主要负责对所有证人的证词、证据的把关,而她面对的是数十名长期在商场、官场行走的“大人物”,要逐个询问、查证,难度之大可想而知。“你们今天的行动,是对党的忠诚,对法律的忠诚,对人民的忠诚!”在异地办案期间,为鼓舞士气,自贡市检察院检察长田丰多次来到专案组,看望慰问干警。
李莹和同事们一道,“白加黑”“五加二”玩命地工作,对每一份证词、证据反复审核,整整100天,李莹书写了280页、约17万字的审结报告。
高某某案在自贡市中院公开开庭审理,作为公诉人的李莹,在庭审时将情、理、法融于指控和辩论意见中,证据链环环相扣,最终让高某某认罪。
当天的庭审,旁听的省市有关领导和群众对李莹高超的公诉技能也是称赞不已。“在法庭上,有时要面对多名被告、多名律师的辩护,还要面对突发的问题,除了考验自己的法律功底,还要具备超强的应变能力。这就要求我对案件事实、证据烂熟于心,胸有成竹。”李莹说。
铿锵玫瑰 初次绽放
李莹是家里的独生女。2000年,从小就有当警察梦想的她如愿考进泸州警校。“三年的警校生涯,不仅锻炼了我的体格,还磨炼了我的意志。我学习到了案件侦查、审讯的技巧,甚至面对尸体的解剖,我也不再畏惧。”
假期回家,李莹和母亲去买生活用品。回家上楼时,她扛上一袋米就蹬蹬蹬地往上爬,母亲十分惊讶也十分欣慰,“这个以前在家从不干活的小姑娘真的长大了!不得不说,警校对她的改变十分大。”
2003年,李莹取得了中国公安大学学士学位。
毕业后,李莹来到自贡市公安局自流井区分局刑警大队实习。在以一群男人为核心的刑警大队,李莹从不放过参与每一个案件侦破的机会。出现场、调查、取证、跟踪、抓捕、审讯,李莹干起和男刑警一样的活时丝毫不逊色。
眼看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警察的梦想离自己只有一步之遥,一次突发事件却让李莹与警察这个职业擦身而过。
一次,李莹和同事在街头抓捕一个犯罪嫌疑人,由于嫌疑人身材高大,李莹和同事眼神一对,同时扑上去,将嫌疑人牢牢地摁在了地上……
这一幕恰巧被一个邻居看到。热心的邻居火速把这条“新闻”广播给了李莹的父母。父母担心她每天都要和犯罪分子打交道,舍不得她去干这样一个又辛苦又危险的职业。
李莹是一个懂事又孝顺的姑娘,她知道,父母这是为她好,不想自己在外“打打杀杀”。这一次,她听了父母的话。
2005年,自贡市自流井区法院公招,李莹在众多考生中脱颖而出,以优异的成绩考进了法院。
也许是她从事过刑侦工作的原因,李莹被分配到了法院工作量最大,也最具挑战性的刑事审判庭工作。
从书记员到审判员,李莹和庭上的前辈一道,对每一个有疑问的案件,不厌其烦地多次跑各单位调取证据、跑看守所讯问嫌疑人。“参加司法考试的过程,真的就是一次全面学习法律知识的过程。”回忆起司法考试的经历,李莹说。2008年,李莹顺利通过司考,成为一名法官。“做法官,就是要经得起法律天平的衡量!”李莹时刻提醒自己。
2011年,一起“野的”交通肇事案件在当地影响强烈。司机江某拉客途中发生车祸,造成两死两伤。由于此案受害人多,后果严重,但江某家境贫困,无法作出相应赔偿。李莹认为,“不能简单地就案办案。”她一方面联系保险公司,一方面多次找到受害人及家属,做心理疏导,讲解法律关系。李莹的苦口婆心感动了受害人及家属,最终受害人及家属和江某的家属达成了共识,司机江某也心甘情愿认罪服法。“法槌敲响,标志公平正义的声音落地。”这是李莹常说的一句话。
捍卫法律 无怨无悔
2011年,“不安分”的李莹再次挑战自己。当年10月,通过公招,李莹考进了自贡市检察院。
从熟悉的审判岗位到公诉人的岗位,李莹熟悉法庭环境、懂得审理流程,这为她作为公诉人办理的第一个案子起到了很大帮助。
当时,自贡市沿滩区发生了一起强奸杀人案,被害者是一名智障女子,犯罪嫌疑人被抓获后,只承认自己强奸了被害人,而矢口否认杀人的行为。李莹接手该案后,发现案子有诸多疑点。她多次赶到案发地现场走访当地群众,测量坡度、高度、风向、水温等一切有关案件的细节。
李莹得出了有理有据的结论:女子系被推下悬崖而落水淹死,而非失足落水。此结果也得到了权威部门的认同。在大量事实和证据面前,被告交代了先奸后杀的犯罪事实,当然,等待他的是法律的严惩。
李莹“出手不凡”,初出茅庐就一战成名。其后,在充满对抗与较量的法庭上,她用事实和证据谱写着公平和正义。
要维护法律尊严,维护公平正义,必然要面对和对抗邪恶。法庭上的唇枪舌剑,剥下犯罪分子伪装的外衣,必然会导致被告人及其亲属的不满甚至是记恨。
2013年,自贡警方破获了一起团伙贩毒案,主要犯罪嫌疑人黄某在当地“颇有影响力”。从黄某被抓捕归案到开庭审理,此案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法庭上,李莹出示了黄某大量的犯罪证据,有力驳斥了黄某的狡辩和抵赖。
庭审结束后,李莹和同事走出法院,黄某的亲属围住了李莹,谩骂、威胁、拍照……从法院到检察院几百米的距离里,李莹始终维护了一名检察官的尊严,在警校练就一身是胆的她也没有丝毫惧怕。因为,她坚信,正义必胜!
工作之余,她扮演着女儿、妻子和母亲的角色。她说,“我愧对家人,愧对女儿,多次对女儿的承诺都因为办案耽误了,教育、接送孩子的事都交给了父母。”由于她的“不称职”,孩子与她也有些“陌生”。“如果可以重新选择,我依然还是会选择检察官这个职业。我热爱它,因为代表着法律正义和尊严。”李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