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兴利:载誉归来谈“初心”

  
2016-07-08 10:19:34
     

“背篼法官”当选“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后接受本报专访

郭兴利:载誉归来谈“初心”

 

本报记者开永丽

时隔四年之后再次采访郭兴利,他更忙了。事先约好的采访时间,因为他要去当事人家中送起诉书副本、因为要接待来访当事人、因为要布置工作,接连往后推了几次。

7月1日,郭兴利走进人民大会堂,被中共中央授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四川仅有3名共产党员获此殊荣。载誉归来的郭兴利,又回到和此前一样忙碌的工作和生活,用他的话来说:我还是在剑阁县开封法庭,还是在同一个办公室,还是和前几十年一样干着早出晚归的事。

昨(7)日下午,郭兴利向四川法制报记者聊起了这趟北京领奖之旅,聊起了几年来诸多荣誉下的工作和生活,也聊起了自己的“小心愿”。

不变的忙碌    已坚守基层几十年

“忙,太忙了。”电话那头的郭兴利,笑声中带着歉意。月初去北京领奖花了几天时间,回来后要抓紧把搁置的工作补回来,恨不得一天掰成两天用。

昨(7)日一大早,郭兴利带着一起离婚案件的起诉书副本,走进辖区李奶奶家里。李奶奶的女儿在外打工,女婿向开封法庭起诉离婚后,法庭只得将起诉书副本送到老人家中,让老人通知女儿。

女婿闹离婚,这让年过七旬的老两口无法接受,他们一把抓过起诉书副本,情绪很激动。这种场景,郭兴利经历过很多次,他开始耐心的说法和疏导。“离还是不离,不是一方说了算的,还是要双方共同决定。”“在法院的调解下,双方还有和好的余地。”“作为被告方父母,应当通知女儿回来出庭应诉。”……在反复晓之以理和动之以情后,老两口的情绪稳定下来。

这是郭兴利几十年的基层法官生涯中的一次寻常的法律文书送达工作,一切都和过去没什么不同。然而在几天前,他去了一趟北京,带回一枚沉甸甸的奖章:全国优秀共产党员。

不忘的初心    珍惜荣誉继续前行

7月1日,郭兴利走进了人民大会堂,参加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接受中共中央表彰。郭兴利在大会现场拍了几张照片,记录下了这个非常有意义的时刻。照片中,郭兴利站得笔直,胸前挂满了勋章和奖牌,憨憨地笑着。

对他的颁奖词,言简意赅,高度浓缩了他扎根基层几十年的法官生涯:“……甘守清贫,淡泊名利,清正廉洁,坚守在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的最前沿。长年用竹背篼背着国徽,翻山越岭、走村入户,巡回办案、宣讲法律,足迹遍布辖区15个乡镇169个行政村,背烂了10个背篼、磨坏了37副背绳、骑坏了5辆自行车,被形象地称为背篼法官……”

郭兴利的当选感言同样很简单:我身为一名共产党员,为老百姓办一件事不难,难的是奉献、难的是牺牲,难的是怎么始终和群众一条心。

谈起接受表彰前后的情景,郭兴利仍难掩激动:“有幸参加这样一场隆重的大会,现场聆听总书记的讲话,并接受表彰,我非常激动,也很有感触。”

对习总书记讲话中提到的“不忘初心”,郭兴利也谈了自己的理解。“对于我来说,就是要时刻谨记当初我高举拳头加入共产党的时候念的那些誓词,想着自己作为一名基层共产党员,好好工作,好好奉献。”

这些年,郭兴利先后获得了大大小小共计几十项的国家级和省级、市级表彰。全国模范法官、全国优秀法官、全国最美基层法官、全国劳动模范、省先进工作者、省优秀共产党员、爱岗敬业道德模范……每一份荣誉证书和奖牌、胸牌,都被郭兴利小心翼翼的珍藏起来。

对这份珍藏,郭兴利有自己的理解:这些不是他个人的荣誉,同样是他所在的集体的荣誉。对荣誉,郭兴利也有自己的评判:荣誉是组织的褒奖,不刻意追求,得到了就非常珍惜,珍惜之后,是继续前行的动力。

很多人评价,郭兴利是一个非常重感情的人,这和郭兴利对自己的评价很一致。他说:“党和组织对我的培养和信任,以及给予我的这些荣誉,我很知足很感恩,我能做的,就是要加倍回报进我的工作中,不负使命。”

十年后退休    已想好对自己说的话

四川法制报记者上一次采访郭兴利是在四年前。当时他坐在剑阁县开封法庭的办公室里,桌子上堆着厚厚的卷宗,背后高悬着一副“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牌匾。

四年来,荣誉在不断增加,他的工作和生活,又有哪些变化呢?对此,郭兴利自己都忍不住乐了。“家庭生活和工作都‘涛声依旧’。我依然在那个家,依然在开封法庭,依然在这个办公室里,干着早出晚归的工作。”

记者还是捕捉到了一些新变化:郭兴利身为警察的儿子成了家有了孩子,郭兴利的爱人开始忙着带孙儿。

一直以来,郭兴利都有一个心愿,就是抽时间把全家人都带出去转一转。但是眼下看来,这个愿望还是要等退休后了。

距离退休还有十年,一段不长也不短的时间。郭兴利已经做好了准备,将自己一直不变的工作节奏继续下去,他也想好了自己退休时要对自己说的话:“那个时候,我会对自己说,工作我对得起自己的良心,情感上我对得起家人。”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