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县公安:构建闭环执法监督模式

  
2024-11-08 09:42:19
     

杨俊 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郭建民
  
  “警情案件巡查了没、预警了没、处置了没、记录了没……”这是荣县公安局开展闭环式执法监督后,民警每日初始及后续执法的工作流程。荣县公安局旭阳派出所教导员兼法制员颜平有感而发,“执法工作有指引,执法环节有监督,为工作开展提供了坚实的法治保障。”2023年,该所获评“全省公安机关执法示范单位”称号。
  
  近年来,荣县公安局锚定执法监督管理精准化、智慧化、常态化,紧盯执法源头规范化治理,不断探索构建闭环执法监督模式,多维度提升公安工作法治化水平、执法满意度和执法公信力,稳步推进新时代法治公安建设。
  


  升级执法监督保障体系
  
  荣县公安升级执法监督保障体系,确保执法权力始终在法治轨道上运行。他们扛牢党委责任,实体化运行执法管理委员会,构建党委抓总、法制统筹、部门协同、所队落实的执法监督体系,配套警种“双主管”责任,制定执法办案履职清单。
  
  在扛牢法制员责任方面,荣县公安选优、配强、做精法制队伍,各派出所法制副所长兼任法制员,依托法制员例会和“法制员办公室”平台,开展专题实战练兵,有效发挥法制员的“前哨”作用。他们对派出所源头执法进行监督指导,建立“日考核、周巡查、月督办”制度,以及牵头警种“逢线必深挖”等措施,进一步筑牢规范执法基石,去年以来下发《执法巡查通报》48期,排查发现执法风险隐患6处。
  
  荣县公安以民警“全员训”、骨干“随岗训”、法制员“针对训”赋能实战,提升全警执法业务素养,解决执法实践难题。去年以来,他们以法制比武竞赛为契机,开展基层执法骨干跟班培训6期,450余人次参训。
  


  打造闭环执法监督模式
  
  “近两年来,我们没有接到过关于接处警方面的投诉和举报。”荣县公安局督察审计大队大队长杨荣介绍。
  
  荣县公安局把稳源头执法关,出台警情案件管理办法,强化现场执法活动监督;把稳归口审核关,严格执行办案民警、所队分管领导、法制员、法制民警、局领导“五级”审核机制及法制部门重大疑难案件随警作战机制;把稳会商复盘关,对执法风险环节适时强化跟踪剖析、答疑解惑和复盘监督。
  
  盯紧“重点警情”,建立“每日盯警”机制;盯紧“重点案件”,建立“日巡查、周案审、月通报”机制,去年以来,荣县公安局评查重点案件530余起,查出执法风险17个;盯紧“重点单位”,建立执法问题跟踪督导机制……荣县公安强化案前、案中、案后流程监控,实现对重点案件的“嵌入式”管理。
  
  通过风险治理、常态治理、顽疾治理,荣县公安助力各项执法工作有效开展。针对群众需求点和执法风险点,他们制定风险防控方案和处置跟踪指导细则,分类汇总、预警预防;针对羁押超期等易发多发执法问题,逐项列出清单,逐一确定责任领导、责任单位和责任民警,实行销号管理;针对“有案不立、压案不查”等问题,结合重点案件交叉评查和专项执法检查,适时组织挂牌整治和跟踪督办。
  
  优化执法监督长效机制
  

  在实体化运行案件管理中心的基础上,荣县公安在执法规范化建设上持续加力。
  
  荣县公安将执法“晒”在阳光下,严密巡查监督,成立执法问题“专项治理办公室”,不间断开展执法“回头看”,定期晾晒数据和督察情况;严密基层自主监督,派出所跟踪回访重点警情当事人,执法办案管理中心跟进核查疑似问题警情;严密群众回访监督,回访中心定期梳理群众反映的执法不规范的问题,督促有关部门开展整改工作。
  
  “县公安局每天都开展警情和案件巡查工作,对我们的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河西派出所民警佟彤说。聚焦融合检查,荣县公安局依托警综平台、警情案件监督服务平台,推动建立精准化管理、全程化监督、信息化支撑的执法监督管理模式。聚焦执法巡查,以“日、周、月”为节点进行监督,倒逼民警规范执法。聚焦外部监督,不断优化配合机制,主动接受检察机关监督。
  
  荣县公安强化执法全流程要素监管,全面量化执法办案质效。该局出台《深入推进执法监督管理机制改革实施方案》,健全执法办案机制,创新双项积分考核机制,推行办案积分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