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阳雁江检方:把握“四种身份”做实“四下基层”践行检察为民

  
2024-05-16 10:54:30
     

吴薪莹 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吴显云
  
  5月15日,记者从资阳市雁江区人民检察院获悉,该院积极巩固拓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成果,大力弘扬“四下基层”优良传统,持续推进“四下基层”在检察领域走深走实,不断提升检察工作的质效和影响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做法治声音的“传播者”。雁江区检察院坚持落实好“谁执法谁普法”工作责任,把普法融入执法司法的全过程、各环节,将法条变成老百姓可触可感的真实案例,将社会的主流声音和国家发展政策分享于基层。第一检察部开展多种类“青雁禁毒宣讲”,以案释法,营造“拒绝毒品人人有责,禁毒宣传人人参与”的社会氛围。第二检察部开展电信网络诈骗及知识产权普法活动,宣讲“两卡”犯罪常识与知识产权保护法律法规,提升群众法治意识。第三检察部开展《民法典》宣讲活动,积极推进法治社会建设,提升群众法治素养,同时优化营商环境,保障企业健康发展。第四检察部开展增殖放流典型案例现场警示教育,公益诉讼新闻发布会暨线索举报兑奖,用实际行动宣传环境保护,守护雁城青葱,推进公益诉讼精准化。第五检察部打造“法治教育基地+法治副校长+网上展厅+体验室”法治教育宣传矩阵,线上线下齐发力,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
  
  调查研究下基层,做社会治理的“推动者”。该院检察长靠前指挥,积极践行“如我在诉”。一是强化诉源治理。针对刑事案件中暴露出的暴力倾向精神病人管控问题,通过制发检察建议,督促相关镇街和部门开展患者排查、加强监督管理,避免类似问题再发。二是聚焦生态环境治理。针对沱江沿岸河滩地被非法开垦问题,依法提起行政公益诉讼,监督相关行政部门全面清除河滩地非法种植的农作物80余亩。三是积极回应群众需求。开展调查研究,细化区分心理咨询师和治疗师,摸清全区人员底数,掌握各单位未成年人保护情况。联合教体、卫健等部门创新建立涉案未成年人心理咨询援助制度,并制定《资阳市雁江区人民检察院开展“打击整治侵害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织密未成年人“六大保护网络”,相关工作被《四川日报》刊载推广。
  
  信访接待下基层,做问题矛盾的“化解者”。雁江区检察院不断提升12309检察服务中心建设水平,为来访群众提供优质的“一站式”检察服务,将矛盾化解在基层,问题解决在一线。一是开展“院领导大接访”活动,变“群众上访”为“领导下访”。院领导带头办理信访积案,制定检察长接待日值班表,落实领导干部包案分工,成功为宝莲街道办事处化解两个信访积案,解决群众合理诉求;针对信访人曾某提出的某村社社长私自封闭水源问题,一方面告知其收集证据,提起诉讼或寻求政府帮助,另一方面及时联系当地党委反馈问题,包案副检察长到当地了解处理情况,经多方调解,问题得到圆满解决,曾某对结果非常满意。二是上门服务,打通司法救助“最后一公里”。在了解到某交通肇事案中被害人蒋某某、苏某某因案致贫的线索后,雁江区检察院立即启动司法救助程序、核实相关情况。考虑到被害人一直在医院就医且女儿不在身边,办案检察官主动上门,告知其符合司法救助条件,帮助准备申请材料,办理救助手续,发放司法救助金,实现司法救助“零距离”。
  
  现场办公下基层,做保障民生的“实践者”。为民办实事,与民谋福利是真正的国之大者、检之要者,雁江区检察院结合雁江实际,巧用“和解五法”,用监督与息诉并重的理念主动融入社会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格局,办理好每一件民生小案,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2023年以来促成16起民事检察监督案件“案结事了人和”,民事支持起诉帮助46名农民工追回欠薪159万余元。为带动祥符村土特产销售,雁江区检察院驻村工作队协同村两委,借助当地党委、政府为电商助农打造的“四川毕支书”抖音直播间开展直播带货,拓宽农户农产品销售渠道,单场直播实现销售金额三千余元,提升了群众满意度和获得感,助力乡村振兴。积极联合相关部门开展“检察护企”活动,走访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中和工业园区等,召开座谈会、发放“检察护企”联系卡、开展知识产权法律宣讲,对企业的法律需求进行现场答疑,将检察服务搬进企业园区,把企业“需求清单”转化为检察机关“履职清单”,服务保障民营企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