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昌市检察院因症施策安商护企 多剂良方助玻陶产业“乘风破浪”

  
2024-05-16 10:38:13
     

  近日,位于隆昌市的一玻璃厂内一片繁忙景象,看到一条条生产线上烈焰喷涌而出、一批批精美的玻璃酒瓶不断生产出来,该公司负责人玉某(化名)回想起因法律意识淡薄而做出的行为仍心有余悸。
  
  2020年底,玉某公司因涉嫌非法制造、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被依法采取相应法律措施,公司经营一时陷入停滞状态。在公安机关将本案移送起诉后,为做好涉企诉讼权益保障,隆昌市人民检察院综合考虑案件犯罪情节轻微、嫌疑人自愿认罪认罚、积极退赃等情况,按照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最终对涉案的7人作出不起诉处理,对1人提出缓刑量刑建议。
  
  玉某公司的故事只是隆昌市玻陶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隆昌市玻陶产业有600余年的悠久历史,其玻璃酒瓶、土陶酒器的销量在全国市场分别占比11%、23%,是“白酒金三角”配套产业基地,年总产值已达69.9亿元,为上万余人提供就业岗位。然而,繁荣的背后却隐藏着危机。隆昌市现有玻陶企业79家,其中小微企业43家,有的小微企业内部治理缺乏规范、合规体系不健全,极易发生安全生产、知识产权、环境污染等涉法风险。2021年以来,隆昌市检察院就已办理涉玻陶企业犯罪案件6件,涉及相关小微企业8家。
  
  潜在的涉法风险一定程度上阻碍着隆昌市玻陶产业不断“腾飞”的脚步,如何为玻陶产业做好法治护航,助力其持续健康发展,这个问题摆在了隆昌市检察院面前。
  
  一己之力显单薄,多方合力建平台。根据隆昌市玻陶产业发展现状,隆昌市检察院与市场监督管理局等7部门和工商联会签相关文件、建立联席会议制度,与重庆市荣昌区检察院建立跨区域玻陶企业建设协作机制,为玻陶产业提供制度指引,搭建健康发展平台。联合相关行政主管部门,深入玻陶企业全面摸排经营矛盾风险隐患,编发建设手册,帮助企业有效识别风险。依托第三方监督评估机制,吸纳市场监管、应急、律所等单位62名专业人员组建名录库,指导相关玻陶企业修订完善注册商标管理、安全生产等制度,堵塞运行管理漏洞。
  
  在为玻陶行业搭建健康发展平台的同时,隆昌市检察院将检察干警挂包联系企业制度与玻陶产业建设有机融合,中层以上干警常态化挂包联系玻陶企业12家,并邀请律师、行政主管业务部门骨干为相关玻陶企业负责人针对性讲授相关法律规范,针对经营中的风险要点予以警示。
  
  作为与隆昌市检察院共同推进玻陶产业健康发展的行政单位之一,隆昌市经济信息化和科学技术局信息化股股长李倩表示,隆昌市检察院与各职能部门协作配合,共同开展安商护企相关工作,重点推动玻陶行业健康发展工作,不仅促进玻陶企业依规守法生产经营,更有效推进民营企业健康发展。
  
  王春香 黄楚灵 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余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