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信心勇毅前行 在服务大局中实现高质量发展——2022年宜宾检察工作综述

  
2023-01-05 10:51:21
     

长宁县检察院开展增殖放流活动
  

幼儿园小朋友观看由检察官自制自演的普法视频
  

翠屏区检察院与8部门联合启动涉案企业合规第三方监督评估机制建设

宜宾市人民检察院第一届特邀检察官助理聘任仪式

  
何富权 邓皓 四川法治报-法治四川新闻客户端记者李丹 宜宾市检察院供图
  
  2022年,是宜宾检察机关紧跟市委重大决策部署,积极回应新时代法治需求的一年;是牢记嘱托、谋求发展的一年;是检察队伍更加自强的一年。
  
  在这一年里,宜宾检察人步履不停,初心不改,工作成果不断刷新。一年来,全市检察机关共办理各类案件11670件,其中,刑事检察案件9851件、民事检察案件663件、行政检察案件136件、公益诉讼检察案件452件、其他类检察案件568件。少捕慎诉慎押、巡回检察、公益诉讼等7项工作在全省作经验交流,11个案件被最高检、省检察院评为典型案例、精品案例。全市检察机关41个集体、55名干警获市级以上表彰。宜宾检察“全力推进平安宜宾、法治宜宾建设,服务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的目标正逐步实现。
  
  A 法治化营商环境让企业行稳致远
  
  “我们深刻认识到,企业发展需要进一步发挥法治规范、引领、保障的功能作用,着力构建组织完备、全面覆盖、责任明确、运行高效的合规管理体系。”2022年12月15日,在宜宾市检察院举办的“凝聚合规共识助企健康发展”专题培训会上,万家福连锁超市负责人卢长江说道。
  
  据卢长江介绍,之前其公司在经营过程中因法律知识匮乏和法律意识淡薄,导致旗下部分便利店经营者涉嫌违规香烟经营。在最高检推出合规政策背景下,公司向检察院提出了合规考察申请,希望能够通过刑事合规考察的方式防范企业刑事风险、推动企业依法依规经营,从而帮助企业脱离困境。市、区检察院充分考虑了公司实际经营情况,同意开展合规建设、责成整改。
  
  为彻底解决公司经营过程中的弊病和风险隐患,该公司对此次合规整改高度重视,积极查找症结所在,于2022年6月20日向检察院作出企业合规承诺并提交了计划书,开展了为期6个月的专项合规整改,得到了翠屏区检察院、工商联、第三方专家组的充分认可。目前,该公司已经把企业合规融入文化建设,并强化了长效监督。
  
  一年来,市检察院与市工商联等10个部门制定企业合规第三方监督评估机制及实施细则,促进涉案企业合规守法经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万家福连锁超市案就是其中一个典型代表。
  
  据宜宾市检察院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全市检察机关已对符合企业合规适用条件的26家企业责成作出合规承诺、切实整改。经第三方调查、评估、监督和考察,有16家考察结果合格,检察机关依法决定不批捕、不起诉和建议撤案。
  
  这是宜宾检察机关聚焦市委加快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的重大部署,将服务大局的政治责任融入履职,为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的一项有力举措。
  
  一年来,全市检察机关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依法惩治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犯罪,批捕58人、起诉333人;依法落实轻缓刑事政策,慎重适用刑事强制措施,对涉罪企业人员依法不批捕、不起诉、建议适用缓刑、变更强制措施35人;开展涉民营企业社区矫正对象跨市县流动检察监督,为83名矫正对象赴外地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提供便利。
  
  一年来,全市检察机关加强“三江检察服务中心”建设,深入开展“检企共建”“法治体检”等活动,为涉案企业、个人提供“一站式”检察服务。制定《关于加强“五粮液”等名优白酒品牌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意见》,建立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站11个,起诉侵犯名优白酒知识产权犯罪42人,其中,翠屏区检察院办理的傅某某等人假冒注册商标系列案入选2021年度全省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优秀案例。
  
  B 公益诉讼检察守护群众美好生活
  
  2022年12月18日,天气晴朗。阳光照耀下,宜宾三江口“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标语格外醒目。江水中,成群结队的鱼儿追逐嬉戏;天空中,无数红嘴鸥盘旋觅食,引来许多市民观赏、喂食,纷纷赞叹宜宾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好,才有了这难得一见的奇观。
  
  “别人都是在池子里喂鱼,我们宜宾人是在长江里喂鱼,活了这么大岁数我还是第一次看到。”市民陈大爷语气中满是骄傲。
  
  宜宾生态环境如此之好,与检察机关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近年来,宜宾检察机关认真落实《长江保护法》,综合运用打击、保护、发出检察建议等手段,持续加大长江生态环境保护力度。特别是2022年以来,宜宾两级检察机关扎实开展长江流域公益诉讼专项监督,对船舶污染开展专项治理,发出诉前检察建议4件,3件案件被纳入最高检专案;践行恢复性司法理念,建立补种复绿基地5个、补种苗木3.6万余株、增殖放流鱼苗30万余尾;扎实开展“三江水域”危害生态环境资源犯罪专项打击、长江“十年禁渔”专项监督活动,批捕破坏生态环境资源犯罪11人、起诉124人,其中,翠屏区检察院办理的廖某某等3人非法采矿案,被最高检评为服务保障长江经济带发展典型案例。
  
  “水质快速检测设备和无人机都已经准备好,现在出发!”2022年4月11日凌晨4点,宜宾市南溪区检察院“南检蓝”公益诉讼团队带着专业设备前往江边,对退捕禁捕、取缔餐饮趸船、打击非法捕捞、清理固体废物等长江流域专项治理活动开展“回头看”。
  
  “长江干流及支流拥有丰富的河砂资源,一些不法分子为获取暴利,常常非法偷采河砂。”检察官彭文武介绍说。
  
  在追究违法行为人刑事责任的同时,南溪区检察院通过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要求违法行为人承担赔偿和修复自然资源的责任,加大违法成本,遏制非法采砂乱象。其中,该院办理的曾某等人非法采矿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要求曾某等人承担修复长江河道费用20.61万元,获法院支持,该案被评为四川省检察机关长江上游生态环境保护典型案例。
  
  这是宜宾检察机关办理的数个长江生态保护案例中的一个典型案例,也是公益诉讼的一项内容。
  
  一年来,宜宾检察机关充分履行公共利益代表职责,坚持把诉前实现维护公益目的作为最佳司法状态,把提起公益诉讼做成生动法治课堂,发出诉前检察建议432件,提起公益诉讼48件;围绕食品包装、医疗器械等领域开展专项监督,发出诉前检察建议57件;围绕水土保持、耕地占用等领域开展专项监督,发出诉前检察建议79件,督促追回涉案国有财产430万余元;围绕英烈保护、文化遗产等领域开展专项监督,发出诉前检察建议10件,其中,完成英烈迁葬48名、修缮英烈纪念设施4处。打造“鸥鸣金沙”等具有地域特色的公益诉讼品牌,“南检蓝”入选全省第一批检察产品特色品牌;市检察院两项工作机制入选最高检《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领域公益诉讼检察办案指引及工作机制汇编》。
  
  C 依法惩治犯罪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2022年11月25日,由全国扫黑办、最高检、公安部挂牌督办,宜宾市检察院提起公诉的曹某某等44人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案一审宣判。法院以组织、领导黑社会性质组织罪等13个罪名,判处曹某某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其余43名被告人分别被判处1年10个月至19年不等的有期徒刑及相应附加刑。
  
  在该案的办理过程中,宜宾市检察院依法提前介入,引导侦查取证,将惩治犯罪、“打伞破网”“打财断血”、社会治理一体推进,积极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努力提高办案效率,取得了良好的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该案的成功办理,彰显了宜宾检察机关牢牢把握惩治犯罪的基本任务,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责任与担当。
  
  一年来,全市检察机关认真履行批捕、起诉职责,依法打击各类刑事犯罪,批捕1326人,起诉3935人。坚持该严则严、当宽则宽,依法不批捕768人、不起诉1561人。
  
  一年来,全市检察机关持续开展公益诉讼守护美好生活专项监督,发出诉前检察建议58件,起诉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92人;持续推进“断卡”行动,加大反诈宣传力度,依法惩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426人;开展窨井盖安全、寄递物流安全、安全生产专项监督,发出诉前检察建议79件,守护群众身边安全;开展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起诉养老诈骗犯罪34人;加大司法救助力度,为200名刑事被害人及近亲属发放司法救助金190万余元。
  
  一年来,全市检察机关发挥刑罚的惩治作用,在零容忍严惩侵害未成年人犯罪的同时,坚持最大限度挽救涉罪未成年人,依法落实未成年人特殊保护措施,不批捕90人、不起诉124人。督促相关部门落实侵害未成年人强制报告、教育从业人员入职查询制度,围绕校园周边综合治理问题发出检察建议17件。持续打造“鲟未”等未检品牌,推进法治副校长全覆盖,为80所学校近2.7万名师生进行法治巡讲150场次。叙州区检察院“油樟林”未检工作室被省妇联评为巾帼文明岗。
  
  D 敢于监督善于监督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如果没有你们的帮助,我这错了20多年的名字,怕是这辈子都改不过来了。”2022年8月的一天,文某冒着酷暑来到筠连县检察院,专程向承办检察官表达谢意。
  
  2012年,文某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但因婚姻登记姓名与户籍登记姓名不一致,法院不予立案,致使离婚诉讼受阻。为解决姓名问题,文某先后多次向当地民政局、公安局和村委会等反映情况,均未得到解决。2022年2月初,文某向筠连县检察院提交书面监督申请,请求就其姓名争议对筠连县公安局进行监督。
  
  为查明情况,承办检察官多次前往文某现户籍地和原户籍地凉山州会理县调查核实。了解清楚情况后,检察院向县公安局发出诉前检察建议,督促公安机关依法履职,推动化解这起行政争议。
  
  这起行政争议案件的成功化解,反映了宜宾检察机关聚焦法律监督主责主业,将“敢于监督、善于监督”的法治责任融入履职,全力维护司法权威和社会公平正义所做出的不懈努力。
  
  一年来,全市检察机关加强刑事审判监督,纠正刑事审判活动不规范情形102件;全面加强和改进刑事抗诉工作,依法提出抗诉22件,法院已改判或发回重审20件;加强刑罚执行监督,审查执行机关呈报“减假暂”案件761件、审查法院“减假暂”裁定1367件,纠正执行机关提请“减假暂”不当意见133件;加强监管场所检察监督,纠正监管场所各类违法74件;加强监外执行(社区矫正)监督,纠正监外执行不当或违法情形82件;开展职务犯罪案件刑事裁判财产刑部分执行专项监督,提出检察建议21件。
  
  精准开展民事诉讼监督。与宜宾中院会签《民事行政司法工作联席会议纪要》,明确10个方面衔接配合事项,着力提升监督质效。加强民事裁判结果、审判程序、执行活动监督,提出再审检察建议、抗诉33件;监督纠正房屋买卖、民间借贷、保险诈骗等领域的虚假诉讼25件;对民事审判程序、民事执行活动违法或不当情形提出检察建议139件;依法对拒不执行判决、裁定案件提起公诉29件,助力解决“执行难”问题。
  
  全面深化行政检察监督。发挥行政检察“一手托两家”功能,针对行政审判活动违法情形提出纠正意见24件;针对行政执行活动违法行为提出检察建议80件;对办案中发现的行政机关怠于履职、不当履职等情形,发出检察建议18件;针对政府信息公开中违规公开个人信息的行为,向相关责任部门发出检察建议,促成出台信息公开操作规范;综合运用释法说理、公开听证、促成和解、帮扶救助等方式,实质性化解行政争议案件56件。
  
  E 锻造过硬检察队伍夯实发展根基
  
  2022年6月13日至17日,宜宾检察机关传承“两弹一星”精神党性教育培训班在绵阳梓潼“两弹一星”干部学院举行。56名来自全市检察机关新任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和优秀青年干警参加了学习培训。
  
  培训结束前的小组讨论环节,大家纷纷畅谈此次学习感悟。学员们表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营养剂”,这次近距离学习“两弹一星”精神,才越发感受到巍峨精神的丰碑、永不磨灭的时代光芒、生生不息的精神力量,指引着自己以饱满的热情投身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持续发光发热。
  
  这是宜宾检察机关牢牢把握自身建设的更高标准,全力锻造过硬检察队伍的一项内容——政治轮训。
  
  一年来,全市检察机关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党的二十大、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深入开展“忠诚铸魂、铁纪担当”专项活动和“实心干事、科学作为”学习调研讨论活动,组织开展理论宣讲、专题辅导、中心组学习等63次。邀请司法人员参加同堂培训1500人次,组织业务竞赛、岗位练兵350余人次,组织年轻干部上派下挂、轮岗交流、传帮带85人次,2个办案团队被评为全省检察机关优秀办案团队。
  
  一年来,全市检察机关健全党风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巩固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成果,扎实开展“以案促改”工作;严格落实违反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个人重大事项报告、新时代政法干警“十个严禁”,确保公正司法;开展“以竹喻廉”主题党日、“清风廉韵”书画摄影展,着力加强廉洁文化建设和家庭家风教育;加强案件流程监控、案件质量评查,杜绝超期办案、违法办案等情形;加强对检察人员8小时外的监督,从严从实加强对检察人员的管理,努力建设一支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检察铁军。
  
  结语
  
  重整行装再出发,凝心聚力创一流。宜宾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熊启然介绍,2023年,全市检察工作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以更高站位护航高质量发展、更大力度维护社会稳定、更实举措履行法律监督、更严标准加强队伍建设,实心干事、科学作为,努力推动全市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在宜宾加快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征程中展现检察新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