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推动新时代人民法庭工作创新发展

  
2022-08-11 14:22:25
     

小法庭展现司法为民大作为

 

ed73598bac80c1b810a013797f3fbe19.jpg

4月12日,锦江区法院法官李军将庭审搬到被告小区,便于年老且腿脚不便的当事人及时参与诉讼

  

691647815477110975fe0ca6adf89239.jpg

3月25日,蒲江县法院石象湖法庭联合成佳镇派出所、“五老”调解队等,联动化解一起地役权纠纷,当事人当场拿到赔偿款

  

  “感谢法官专门到我家来审案子,真是太谢谢你们了!”近日,成都高新区法院贾家法庭的法官来到魏某家中,对一起申请宣告自然人失踪案进行巡回审理,解决了困扰当事人已久的烦恼。

  

  原来,魏某的儿子10年前离家出走,下落不明,按流程要先向法院申请宣告失踪,才能申请办理特困人员供养。考虑到魏某年逾花甲、腿脚不便的特殊情况,承办法官决定到老人家中巡回审理此案,并支持了魏某申请宣告其子为失踪人的诉求。

  

  以巡回审理的方式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是成都法院着力推动新时代人民法庭工作高质量发展的缩影之一。近年来,成都法院紧跟时代发展趋势,优化法庭资源配置,充分发挥人民法庭定分止争、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作用,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司法服务,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司法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优化资源配置 构建人民法庭新格局

  

  “既然和我们的情况一样,我们也愿意比照法院的判决审理或者调解,这样既公平也省时省事。”近期,天府新区法院总部商务区法庭通过示范诉讼,促成罗某某等48名购房者与成都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达成调解协议,48起纠纷得到“一揽子”解决。

  

  作为全省首批以产业功能区命名的人民法庭,总部商务区法庭通过持续强化专业化审判职能,保障天府总部商务区高质量发展。像这样的专业化法庭,在成都一共有16个,从地处金融腹地的青羊区法院太升人民法庭(金融法庭),到立足成都医学城的温江区法院永宁人民法庭……成都法院结合全市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改革,从法庭整体布局和职能调整入手,在远郊农村建设综合性法庭的同时,因地制宜打造金融审判、道路交通和家事审判等专业化法庭,对类型化案件进行专业化审理,全力服务保障新兴产业、重点领域发展。

  

  “目前,全市共有81个人民法庭,其中,70%的人民法庭配置在远郊农村,形成了覆盖22个区(市)县的司法服务网络,服务面积达13465.29平方公里。”成都中院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除了新建改建人民法庭,成都法院还在235个村(社区)建立了诉讼服务站,进一步推动“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全域覆盖、“和合智解”e调解平台和“蓉易诉”在线诉讼平台全面应用。

  

  物尽其用,人尽其才。近年来,成都法院在不断更新人民法庭“硬件”、做强基础保障的同时,持续加强全市人民法庭人员配置和梯队建设,人民法庭法官和审判辅助人员占比达到全市基层法院的17.89%,35岁以下庭长和研究生学历人员占比分别达到20.99%、12.71%。

  

  深化诉源治理 积极融入基层治理“一盘棋”

  

  人民法庭是基层司法的重要基石,是基层法治建设和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力量。成都把诉源治理作为人民法庭融入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途径,推动矛盾纠纷源头化解。

  

  通过进一步明确人民法庭在新时期参与基层治理与深化诉源治理工作中的职能定位,努力拓展参与基层治理途径,大力加强纠纷源头预防化解,广泛开展基层法治宣传教育,积极融入基层治理“一盘棋”,联合行业组织、司法机关、行政机关,推进道路交通、医疗纠纷等“一站式”解纷平台搭建,实现行业、行政、司法一站式解纷。

  

  据统计,2021年,全市人民法庭共委派调解纠纷39865次,委托调解纠纷14219次,司法确认案件11295件,有力回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公平正义的期待。

  

  今年3月,通过蒲江县的“一中心、四联动”交通事故纠纷多元化解机制,陈大爷和林大妈的家属与保险公司就赔偿金额达成一致意见,一起交通事故纠纷得以圆满化解。

  

  蒲江县法院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蒲江辖区每年发生交通事故5000件以上,并呈逐年增长的趋势。针对这一情况,蒲江县在全省率先成立了“四调联动”服务中心,由蒲江县法院鹤山法庭、公安交警事故处理中队、人民调解委员会、保险机构4家单位共同入驻,形成了“一中心、四联动”的交通事故纠纷多元化解机制。联调机制运行以来,全县96%以上的道路交通事故纠纷通过行政调解、人民调解和保险行业调解在诉前得以联动化解。

  

  主动延伸职能 全面服务乡村振兴新需求

  

  前不久,彭州市丹景山镇关口社区拟对花溪街进行环境改造升级,改造第一步便是拓宽河边道路,需要村民们出让临河房屋的部分土地,遭到村民们反对。村民们向彭州市法院设在关口社区的“家和促进”单元反映。时任丹景山人民法庭庭长的祝增巧深入花溪街65户村民家讲解生态惠民理念,分析改造后能给村民们的切身利益带来的好处。通过数月的努力,这起因乡村振兴改造项目而可能引发65户村民集体诉讼的纠纷得以圆满化解,村民们同意出让土地并积极投工投劳投智参与街区打造,为街区增加共享空间面积1000平方米,构建了依山傍水、产景相融、场景丰富、乡村法治化管理水平高的美丽网红街区。

  

  这一纠纷的妥善处置,得益于人民法庭主动延伸职能,全面服务乡村振兴新需求的工作举措。

  

  为加强民生司法保障,全市法院依法保护农民和农民工权益,妥善审理土地纠纷、人身损害赔偿等相关多发案件,引导解决农地农房问题。

  

  在依法保护乡村产业方面,加大对假种子等假冒伪劣农产品的打击力度,助推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助力乡村“一村一品”规划,加强“三品一标”特色农产品司法保护力度,提供对口法律审查服务和风险防控意见。同时,加大乡村知识产权保护,保护蒲江雀舌、邛崃黑猪等农产品地理标识,妥善审理“郫县豆瓣”商标被侵权案件等知识产权案件。

  

  在推动乡村文明进步方面,突出妇女、留守儿童、老年人权益保护,推广“家和促进”工作机制,与市公安局、市妇联共建“一站式”反家暴平台。并以特色法庭文化建设为抓手,提炼地方历史传统、文化特色,将法律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乡村普及与弘扬。

  

  在依法保护美丽乡村方面,坚决落实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治和污染治理工程,加强农业污染防治,助推农业生产方式绿色转型。联合眉山、资阳、德阳处于同一生态保护流域的人民法庭建立“纽扣法庭”工作机制,共同着力于流域内的生态司法保护。

  

  升级诉讼服务 架起司法为民“连心桥”

  

  “判决内容一目了然,一看就懂,关键是还快,对于我们来说,实在是省时省力!”近日,青羊区法院在审结某银行成都分行诉范某金融借款合同纠纷一案中,成功向案件当事人送达表格式判决书,从当事人立案到生成判决书,仅用时22天,让当事人赞叹不已。

  

  据悉,该院金融法庭承担了辖区金融借款、信用卡、票据、证券、保险及民间借贷纠纷案件的审判工作,配备1名资深法官、3名法官助理、3名书记员,已高效运转了4年,前文叙述的场景屡见不鲜。

  

  如何将科技赋能审判,把智慧诉讼服务成果应用在法庭工作中?青羊区法院金融团队负责人介绍,该院于2017年便开始谋划金融司法领域的改革创新,积极探索现代信息技术在金融司法领域的融合应用,自主研发“青·云”智审平台,集批量要素式操作、电子智能送达、远程视频庭审和调解、裁判文书自动生成、电子签章等功能于一体,率先实现金融类案的远程化、批量化、智能化和标准化审理。目前,50件的批量类案,立案时间从原来的1天减至8分钟,送达效率提高80%,出庭应诉率提高35%,为金融机构、金融消费者提供了更便捷精准的司法服务。

  

  严格落实全域立案、诉讼服务事项24小时自助办理、在人民法庭和产业功能区管委会及各便民服务中心设置服务站点、纵深推进执行“一体化”改革……全市81个人民法庭积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充分诠释了“小法庭”有大作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的司法需求。

  

  成法宣 四川法治报-法治四川新闻客户端记者 刘冰玉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