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绘平安南充新蓝图 谱写法治南充新篇章
2020 年南充政法工作亮点纷呈
南充市委书记宋朝华(左一)、市委副书记古正举(左二)深入基层调研法治扶贫工作
南充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市委依法治市委员会副主任单木真给2019年最美法治人物授奖
全力加强疫情防控工作,民警在高速路口严阵以待
敖明 唐蕴曦 许尔斌 本报记者 牟廷河 文/图
疫情防控主动担当作为,社会治理水平不断提升,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纵深推进,政法领域改革持续深化,政法队伍建设严格规范……一项项举措,一系列行动,一批批战果,书写着新时代南充政法工作的新篇章;一项项骄人成绩背后,彰显了南充全市政法机关守护社会平安稳定、护航高质量发展的初心和使命。
回眸2020年南充政法工作,呈现在眼前的是建设平安南充、法治南充的勃勃生机和丰硕成果。这一年,是南充政法工作历史上非同寻常的一年,面对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政法工作的特殊形势、特殊压力和特殊挑战,如何推动政法工作高质量发展,全市政法机关面临着艰苦卓绝的大战大考。
下非常之力,建非常之功。过去一年来,南充政法机关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各项决策部署,坚持以“三提升”工程为统揽,以“五个全面”工作布局为主线,主动履职、勇于担当,全力服务发展,全面实现了“全省一流、西部领先”的政法工作目标,书写了让党和人民满意的政法新答卷。
关键词 战疫
众志成城全力构筑坚固防线
沧海横流显初心,最是危难见忠诚。监狱民警廖益平连续14天坚守监管防控一线,终因劳累过度突发脑梗被送医抢救;派出所所长黄春光连续奋战12个昼夜,突感身体不适被送往医院救治,他却说:“疫情紧急,我要回去”;民警刘介夫“5+2”“白+黑”连续奋战以“数”制“疫”,全程参与全市病例活动轨迹还原;网格员马奇春舍小家为大家,舍下瘫痪在床的父亲,毅然投身防疫第一线……这些,只是全市政法战线同心抗疫的一个缩影。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最关键时期,市委政法委及时发布《全市政法干警阻击疫情行动令》《致全市网格员的慰问信》,动员全市政法干警、网格员全力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
急难险重不退缩,勇毅坚持显本色。疫情阻击战打响后,全市13000余名政法干警向险而行,242名乡镇(街道)政法委员、5500余名村(社区)网格员迎难而上。众多并肩作战的“父子兵”“夫妻档”,一批批不畏艰难的“逆行者”“志愿者”奋勇向前,在平凡的岗位上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使命和担当。
2020年2月19日上午,南充市顺庆区法院公开审理并宣判了全市首例阻碍疫情防控公务案,该案从立案侦查、提起公诉到开庭审理、一审宣判仅历时15日。
2020年11月30日,南充市嘉陵区法院公开宣判一起口罩合同诈骗案,判处被告人马某某有期徒刑10年6个月,并处罚金6万元,责令退赔被骗资金90余万元。
为维护疫情防控期间全市社会治安秩序,市委政法委及时出台《关于维护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社会治安秩序的通告》,依法严厉打击干扰、影响疫情防控的11类违法犯罪行为。全市共打击借疫情哄抬物价、制假贩假等违法犯罪25起,涉疫犯罪的从严从快侦办、起诉、审判,为维护疫情期间全市社会大局稳定贡献了政法力量。
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复工复产。为避免因新冠肺炎疫情引发纠纷导致企业陷入困境,南充中院出台《关于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司法保障的实施意见》,明确妥善审理因疫情影响民商事纠纷,对被执行人系生产经营受疫情影响企业依法善意执行;市司法局出台《关于做好疫情防控期间企业复工复产法律服务保障工作的意见》,提出8条服务措施,为民营企业依法规范有序复工复产、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和有力的法治保障……全市政法机关一系列务实的为民之举,为保障疫情环境下全市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传递了“政法温度”。
关键词 平安
群众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
过去一年来,南充政法机关以铁的意志和硬的担当,统筹抓好战疫情、防风险、护安全、保稳定各项工作,平安南充建设取得新的成效。2020年,全市平安建设群众满意度评价得分93.36分、跃居全省第三,较2019年增加3.58分,上升3位,再创历史新高。
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确保社会治安稳定。开展打击农村盗窃违法犯罪“护康”行动,打击整治毒品犯罪、非法集资、“食药环”犯罪以及非法捕杀交易野生动物犯罪等工作,全年立刑事案件11656起、破获6682起,立治安案件12478起、破获7441起,破获部省督办案件数量排名全省第三,毒品犯罪打击质效名列全省第一,刑事发案率降低2.39%,打击治理质效全省领先。
2020年是为期三年的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收官之年,这场关键的正义之战,在绸都大地轰轰烈烈地展开。南充市扎实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攻坚行动”,“六清”目标任务完成率均达100%。2020年全市打击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2起、恶势力犯罪集团16起、恶势力团伙23起,刑拘298人,查封扣押冻结资产5.78亿;依法快诉快审,审结涉黑涉恶案件16件164人;查处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问题262件328人。全年刑事案件、八类严重暴力犯罪案件、九类涉恶案件同比下降10.2%;提前实现35条中央、省委督办线索、128条市级重点线索“清干净、清彻底”的目标。通过打出一套套专项斗争“组合拳”,全市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被不断引向深入。
扫黑除恶成效究竟如何,人民群众感受最为深刻。过去一年来,南充市扫黑除恶战报屡见报端,群众称赞喝彩不断,折射出群众对除恶务尽的深切期盼和对专项斗争成效的充分肯定。根据全国扫黑办和国家统计局调查通报,2020年上半年,全市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群众满意度”“社会治安好转”等5项指标均位列全省第一。
另一方面,立足电信网络诈骗频发高发的态势,南充市坚持“防范、打击、治理”三位一体整体推进,扎实开展“反电信网络诈骗攻坚行动”。严厉打击网络交友诱导投资赌博、网络贷款、代办信用卡、冒充客服、刷单等突出网络诈骗案件,同步开展“断卡”行动,2020年全年共抓获电诈犯罪嫌疑人913名、破案780起,查封、冻结资产2365万余元。开展反电诈法治课3100余次,赶场式宣传500余次,推送反电诈公益广告1300余万条,开通24小时值守12348法律服务热线,反电诈宣传教育成效显著。
与此同时,南充市还深入推进“综合治理执行难问题攻坚行动”。完善网络信息查控体系、构建信息查询协作机制、对失信行为进行联动惩戒,全市共受理各类执行案件32655件,办结32363件,结案率99.11%,居全省第10位。向公安机关移送涉嫌“拒执犯罪”42人、审结10人。疫情期间,酌情暂缓执行企业案件86件,临时解除限消令124人。持续开展“司法大拜年”“春季根治欠薪”“失信大曝光”“金融案债权案件”等常态化系列专项执行活动,为农民工追回薪金9715万元,司法救助548件,发放司法救助金568.66万元,执行工作效率明显提升。
关键词 创新
基层社会治理能力不断增强
在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中,南充市紧贴群众最迫切最关心的实际需求,努力探索具有时代特征、南充特色的市域社会治理新模式,努力实现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的平安,这些平安同时汇聚成全市的大平安。
着力夯实基层社会治理基础。坚持将抓基层打基础作为长远之计和固本之策,全面夯实市域社会治理根基,实现“服务群众零距离、社会治安微治理、主动上门送平安”。全市242名乡镇(街道)政法委员全部配备到位,党组织领导基层社会治理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积极推动现代科技与市域社会治理深度融合,做到向科技要能力、向科技要效率。将“智慧平安小区”建设纳入全市“30件民生实事”,各级党政机关及企事业单位等2000多个智慧点位全部建成。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实体化运行取得新进展,建成市县乡村四级综治中心3261个,整合职能部门及社会监控资源接入“雪亮平台”43857个,实现“雪亮平台”与全市公安110指挥中心平台互联互通。持续推进“六无”平安村(社区)创建工作,26个村(社区)成功挂牌为省级“六无”平安村(社区)。深入推进网格化服务管理,排查消防等各类安全隐患20余万次,“小网格”助推“大治理”成效明显。
矛盾纠纷调处快慢、有效与否,是创新社会治理能力的“晴雨表”,也是老百姓关注的焦点问题。对此,南充市大力创新多元化解工作机制,积极建立健全乡镇(街道)村(社)全覆盖的“实战化、实体化”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体系,全市共排查各类矛盾纠纷74973件,成功化解73862件,成功率达98.5%。其中,南充市嘉陵区物业纠纷多元化解案例被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和《朝闻天下》专题宣传报道,南充市委政法委、南充市房地产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蒋林锋等先进集体、个人受到中央政法委、司法部表彰。组织开展“枫桥式”两所一庭创建,全市成功创建省级“枫桥式”两所一庭22个。扎实开展“调解跟着项目走”专项行动,妥善审理涉民营企业民商事案件158件,助力25家企业复工复产。
创新,不止于此。“首创”“试点”等词语,一次次呈现在全市政法各单位的工作中,成为开创新时代南充政法工作新局面的强大推动力。
关键词 改革
成果和质效实现进一步跃升
一年来,全市政法机关认真贯彻落实关于政法领域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决策和部署要求,紧紧围绕8大体系47项重大改革举措,扎实推动政法领域全面深化改革难点再突破、进程再深化、质效再提升。
在政法领域全面深化改革中,南充市强化重点和亮点思维,重大改革任务取得有效突破。制定《南充市政法领域全面改革责任分工方案》,完善党对政法工作领导、机构职能、权力运行、纠纷化解、管理服务、维护安全稳定、队伍管理、科技支撑等8大工作体系。推动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和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后综治中心规范运转,加强被撤乡镇公共法治服务管理;“双4+3发展战略”“智慧平安小区”建设、“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群众家门口的检察院”、法官派驻乡镇(社区)、律师调解“六步六制”、优化国家安全人民防线等改革经验成果被全国、全省推广。
按照“系统集成、协同高效”的原则,南充市政法领域改革实践不断走深走实,改革质量和成色实现进一步提升。建立政法委执法监督“4+1+1”专业团队,聘请6名专家学者组建“法律顾问团”;创新“指定检察院评查”“公、检案件质量一体化考核”执法监督新模式,指定检察系统审查、评查案件45件;创新案件责任倒查机制,移送违纪违法线索4条;开展“企业法律体检”1000余次,评选的“2020年南充市保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十大典型案例”受到驻市企业普遍好评。
关键词 担当
从严锻造忠诚担当政法铁军
过去一年来,南充市以深入贯彻《中国共产党政法工作条例》及我省《实施细则》为重要抓手,出台《实施意见》,建立健全政治督察、政治轮训、纪律作风督查巡查等制度机制,坚持政治建警不动摇、素质强警不放松、从严治警不懈怠,努力锻造了一支党和人民信得过、靠得住、能放心的政法铁军。
强化思想政治建设。牢牢坚持“政在法前”“政法姓党”,坚持以“三提升”工程为统揽、“五型政法机关”建设为抓手,集中开展“践行‘两个维护’建设政治机关”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深度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牢牢把握新时代政法工作的正确方向。
狠抓业务能力培训。以增强“八种本领”为主要内容,举办全市乡镇(街道)政法委员集中培训班、全市首届市域社会治理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全市维护国家安全工作培训班、2020年全市政法系统领导干部能力提升专题研讨班等,筑牢干警信念之魂、理想之基,提升党性修养、专业能力。
聚焦纪律作风建设。坚持“严在经常、管在平时”,组织委机关干部集中收看《身边的镜与鉴》《蒙尘的初心》警示教育片,严格执行《南充市政法队伍管理“六条禁令”》,持续整顿作风“顽疾”,扎实开展“纪律作风大整顿活动”,着力解决在执法司法重点环节上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和不正之风。围绕中央第四巡视组、省委第六巡视组反馈问题,压实政法单位主体责任,开展督查巡查工作调研,总结经验、查找问题、寻求对策,抓好整改落实,为2021年全面开展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提供参考。
在这极不平凡的一年,南充政法战线和重点工作领域中涌现出了一大批恪尽职守、群众满意的优秀政法工作者。“全国法院先进个人”李春霞用微笑守护公平正义、“公安部二级英模”任君龙英勇献身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被嫌犯砍伤、“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袁钰用温情化解医患纠纷等感人故事和先进事迹,凝聚起政法队伍正能量,也用真情实感筑起了一座走进群众心中的“桥”,成为南充政法铁军中一道道亮丽的“风景”。
●结语
历经攻坚克难的征程,见证平凡而又不凡的力量。回望2020,南充政法工作步履夯实,全市各级政法机关广大政法干警以忠诚担当守护着绸都大地的平安祥和,用法治之笔描绘出平安南充的美好画卷。
击鼓催征,奋楫扬帆。全市政法机关将更好地维护政治安全、社会安定、人民安宁,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这既是形势所需,也是民心所向。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在推进更高水平的平安南充、法治南充建设进程中,南充政法铁军必将焕发出更加蓬勃的力量,展现出新时代的担当,奋力描绘平安南充新蓝图、谱写法治南充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