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玛花开正当时 禁毒脱贫在路上

  
2021-01-11 15:25:08
     

索玛花开正当时 禁毒脱贫在路上
  
——南充市顺庆区对口支援凉山禁毒工作掠影


  
   

    徐嗣千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牟廷河
  
  凉山人对索玛花并不陌生,更因为一首《情深意长》的歌曲,让它赋予了非凡的意义。而在距离凉山州700公里的川东北南充,有这样一群人勇担使命,力践初心,全身心投入到禁毒这场血与火的硬仗中,披荆斩棘、一往无前,让索玛花在这片大地上盛情绽放。
  
  切实加强宣传工作 营造禁毒浓厚氛围
  
  12月的西昌市与南充阴霾的天气截然不同,一片晴朗。灿烂的阳光照在大地上诉说着它的热情。8日,记者与顺庆区援凉禁毒工作队人员驾车前往佑君镇采访。一下了高速,就能看见“吸毒一口,掉入虎口。”“拒绝毒品,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等众多醒目的用彝汉两种文字制作的禁毒宣传标语。工作队人员告诉记者,禁毒工作宣传是关键,只有加大宣传力度,从源头上让当地广大群众认识到吸毒的危害,才能让禁毒工作起到更好的效果。
  
  “从援凉以来,为了在当地营造浓厚的禁毒氛围,我们向顺庆区政府有关部门先后申请数十万元资金,专门在乡政府、村委会、学校所在地和交通要道等公共场所制作了禁毒宣传标语、展板和牌匾。”该工作队人员表示,通过对禁毒宣传工作,在当地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在采访中,原磨盘乡的村民方超告诉记者,因为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经济相对落后。前些年,部分当地村民靠贩毒为生,以致吸毒人员不断增加,让禁毒工作变得尤为艰巨。
  
  “这三年,通过援凉禁毒工作的开展,不仅在物质上给予了我们当地很大帮助,也通过大量的禁毒宣传教育等工作的开展,让我们当地群众认识到了毒品的危害。”方超说。
  
  方超表示,当地群众认识到毒品的危害以后,意识也开始转变,一些少数民族家支主动成立了志愿者协会,共同为禁毒工作出力。方超告诉记者,只要家支中有成员涉毒,他们就会通过家支中的习俗来进行严厉处罚,并主动移交给公安机关处理。
  
  说起近年来的禁毒工作,佑君镇党委副书记落古阿牛侃侃而谈。他说,之前在乡村就能见到涉毒人员,但是到如今,几乎没有吸毒人员,而且对拒绝毒品的意识明显增强,可以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禁毒这项工作的开展可以说是非常棘手,但是在你们的帮助之下,确实取得了明显成效,而且禁毒的意识已经深入人心。”落古阿牛说。
  
  加强涉毒人员管控工作  燃起“重生”希望
  
  今年27岁的邱雄是佑君镇的一名禁毒辅警。8日下午,他来到原中坝乡吸毒人员的家中进行走访并谈话。
  
  “我们现在的佑君镇是2019年底由原来的磨盘、中坝等三个乡镇撤并而成的,现在一共有5个禁毒辅警,每个月都要到吸毒人员的家庭进行走访谈话。并将他们具体困难汇报给佑君镇政府,并根据实际情况予以帮扶。”
  
  据邱雄介绍,在顺庆区援凉禁毒工作人员的帮助支持之下,他们努力适应新的工作措施。通过一个叫“索玛花”的APP对吸毒人员进行强有力的管理,不仅减少了工作量,还能够更加有效地掌握涉毒人员的情况。
  
  “吸毒人员每一个月都要在这个APP上进行签到,并将尿检报告和本人状况等进行上传。”邱雄说,这样一来,管理人员就能了解他们的情况。
  
  林旭(化名)曾经是原磨盘乡的一名吸毒人员,由于沾染毒品让原本就贫穷的家庭更加破败。为此,妻子离去,亲人避而远之。如今,经过禁毒人员的帮助,成功戒掉了毒瘾,并到山西打工承包业务,重新“燃”起了生活的希望。
  
  “我想起曾经的日子现在都后怕,要是没有戒掉毒瘾现在也不知道是哪般模样了。”林旭说,他戒毒以后就前往了山西承包工程,因为能吃苦,在那里闯出一片天地,挣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如今在佑君镇更是买下了一幢楼继续发展生意。
  
  林旭告诉记者:“因为我的经历让我懂得了很多,现在我有能力了,我也会去帮助更多处于困境中的人。”
  
  吕祥华也是从毒品泥潭爬出来的一个人。戒掉毒瘾以后,他在佑君镇当地发展以青椒、番茄、葡萄为主的大棚种植业。年纯收入也是达到了80万元以上。
  
  “曾经的我真的没有办法谈未来,但是现在我做到了。希望那些吸毒人员也能够早日摆脱阴影,去追寻自己美好的明天。”吕祥华感叹道,只要自己不放弃,就会重新“燃”起希望。
  
  不畏艰苦 愿做迎难而上的“逆行者”
  
  2018年,庞然作为南充市公安局顺庆区分局的民警,负责率领由综治、街道等有关单位人员组成的顺庆区援凉禁毒工作队,毅然踏上了援凉禁毒之路,成为了全省众多援凉禁毒的一员。他勇担使命,力践初心,全身心投入到这场血与火的硬仗中,打赢了一场场禁毒战役。面对记者的采访,庞然自嘲道:“我感觉这里就是我第二个故乡,因为这里的人和这里的景,我都那么熟悉,那么又有感情。”
  
  说起援凉禁毒工作,庞然有太多的回忆。进村入户宣传禁毒知识,走进校园给孩子们讲课,加班与当地干部和民警商量禁毒工作.....这一幕幕画面就像电影一样,不断浮现在他的脑海里。
  
  最令庞然难忘的是2019年3月的一天,他和当地乡干部正在磨盘乡一户村民家中开展禁毒宣传工作,为了得到当地的彝族同胞们的理解和支持,他用普通话反复大声读宣传资料的内容。就在这时,一位30岁左右的女人面带羞涩从门外向他走来,主动要向他报告情况。
  
  “她反应自己的丈夫很可能是一名吸毒人员,希望得到帮助。”庞然得知消息后,立即与当地民警和女子的丈夫取得了联系,并随后对其进行了尿检,结果很庆幸,检验单上显示呈阴性。庞然说,从这些小事就可以看出,他们的宣传工作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让群众认识到了毒品的危害。
  
  因为长期援凉禁毒,庞然与群众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常常在开展禁毒工作中,村民都会主动上前打招呼。
  
  “虽然我们主要是开展禁毒援助工作,但是看到他们的生活面貌,让我想到了更多。”庞然告诉记者,他回到南充以后,主动找向区政府有关部门申请经费数十万元,一方面用于开展禁毒工作,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帮助当地群众改善生活和落后面貌。
  
  “包括我认识的企业朋友,我常常都会向他们提起援凉工作,也讲述了当地群众的困难。所以后来,也有不少企业愿意慷慨解囊资助当地的贫困学生。”庞然说,开展援凉禁毒工作确实很艰辛,但是看到如今的改变,觉得这一切都值得。希望通过大家的努力,让凉山州的索玛花开的更艳更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