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政治引领 建设法治通江
践行“四个一线”推进全面依法治县
通江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县委依法治县办主任马良省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向前推进一步,法治建设就要跟进一步。一年来,通江县委全面依法治县委员会办公室严格遵照上级决策部署,进行实践路径探索,强化一线工作落实,形成了推进全面依法治县的“四个一线”(一线指导、一线督察、一线调研、一线考评)工作法。
一 开展“一线指导”是重点,通过面对面交流,共同争创第一流业务,推进全面依法治县工作内容规范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既部署“过河”的任务,又指导解决“桥或船”的问题。
在基层一线,有时不仅需要完成较多的工作任务,而且不同的工作内容有不同的业务要求。因此,在新时代新形势下,既为了避免出现新的形式主义、真心帮基层减负,又为了全面加强业务指导交流、真正提高业务水平,我们在部署推进依法治县“过河”任务之后,还需要指导推进过程中的“架桥或划船”。
通江县委依法治县办坚持把“一线指导”作为推进全面依法治县工作的重点,通过走访单位、片区座谈、集中培训等方式,进行面对面交流,现场提问、现场解答、现场示范。9月14日,举办了全面依法治县业务能力指导培训会,重点解读了《四川省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实施办法》,通过流程再造、案例再现、难点再讲等方式,特别是结合现场印发的《通江县推进全面依法治县工作业务指南(试行)》,在体系上讲清楚,在主体上讲明白,在做法上讲透彻。
二 实行“一线督察”是保障,通过点对点检查,大力压实第一线责任,推进全面依法治县工作任务清单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督察是抓落实的重要手段。
在工作中,任务部署之后,有时就存在“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的现象,没有实际行动,工作难以落实落地。在新时代新形势下,要眼睛向下、脚步向下,以更大的决心和气力抓好推进全面依法治县的督察工作,既要督任务、督进度、督成效,也要察认识、察责任、察作风,见事更要见人,只有一竿子插到底,才能看到真情况、发现真问题。
通江县委依法治县办始终以“一线督察”作为推进全面依法治县工作的保障,通过专项督查、季度督查、半年督查等方式,进行点对点检查,事前不打招呼、事中不走过场、事后不留盲区。7月8日至20日,开展了法治政府建设半年工作督察,逐个单位实地走访,逐个内容实地查看,逐个问题实地整改。“一线督察”不搞“一刀切”,坚持分层级分类别,事先制定“点对点”的督察工作清单,有的放矢、重点突出。在问题整改环节,现场开具“问题整改通知书”,清晰罗列存在的问题,同时写明整改责任人,既做到督察过程中“对事不对人”,又做到问题整改时“见事更要见人”,从而确保督察的严肃性和实效性。
三 组织“一线调研”是常态,通过实打实走访,真正掌握第一手资料,推进全面依法治县工作决策科学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在新时代新形势下,要大力发扬“泥腿子”精神,用脚步丈量推进全面依法治县工作的真实进程,对调研得来的大量材料和情况,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进行认真研究分析,对比较成熟的调研成果,及时转化为具体措施、上升为决策部署。
通江县委依法治县办注重让“一线调研”成为推进全面依法治县工作的常态,通过走进基层、贴近群众、深入实践等方式,进行实打实走访,倾听呼声、了解需求、掌握实情。今年2月,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严格执行上级决策部署,干部下沉社区,开展入户排查,进入小区值守。在这个过程中,干部与群众之间,虽然形式上隔了一层“防护”,但是内心上架了一座“桥梁”,通过这座“桥”,深入了解群众的所急所盼所需,收集了大量的群众对疫情防控的建议,再根据中央、省、市、县相关文件要求,起草并印发了《关于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坚强法治保障的通知》,将防疫一线的调查研究成果转化为3个工作举措:普法宣传、人人参与,依法防控、人人有责,执法严格、人人平等。
四 加强“一线考评”是手段,通过硬碰硬打分,客观呈现第一等名次,推进全面依法治县工作结果公正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完善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和办法,把责任压实、要求提实、考核抓实。
在工作中,用好考核“指挥棒”,才能激发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因此,在新时代新形势下,要加大考核力度,在推进全面依法治县工作中形成凭实绩论英雄、以名次论作为的浓厚氛围和鲜明导向,让实干者实惠、让有为者有位。
通江县委依法治县办着力将“一线考评”作为推进全面依法治县工作的手段,通过基础打分、特色加分、负面扣分等方式,进行硬碰硬考核,翻阅软件资料、查看阵地建设、综合日常统计。今年1月上旬,根据全县统一安排,对各单位2019年度依法治县工作进行了年终考核。针对不同单位的职能职责,突出不同的重点内容,清单化与分类化相结合,贯彻落实上级要求与创新开展日常工作相结合,为实现考核的科学化提供保证。在现场考核评分的基础上,认真梳理各单位的加分内容和扣分事项,综合基础分和加扣分,得出年度考核总分,再根据三个等次的名额数量,客观公正地呈现出排名顺序,最后按规定进行考核结果的运用。总之,考核考评只是形式上的手段,推动工作才是本质上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