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五”普法的茂县实践

  
2020-09-15 10:49:13
     

四川同心律师服务团茂县分团为茂县中学高中学生上法治教育课

 


茂县在“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开展法治宣传活动
  


  本报记者王焰文/图
  
  2020年是“七五”普法收官之年。普法工作虽任重道远,但茂县却在践行“结合实际中”走出了自己的特色。
  
  茂县既是阿坝州人口最多的县,又是全国羌族聚集地之一。“七五”普法以来,茂县高标准对标省、州相关要求,从“普法宣传的保障渠道+普法宣传的新路径+普法宣传的地区特色”三个方面着力,探索出了一条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七五”普法的新路径。
  
  强化保障
  
  提升普法执行力

  
  “七五”普法之前,常规普法模式已成为常态化。效果究竟如何?被动普法与主动学法两者,哪个效果更优?普法工作要建立自己的阵地,如何建立?建立后如何有效地引导?这是整个“七五”普法期间茂县普法人都在努力探索和解决的问题。
  
  没有强有力的组织机构保障,普法工作不可能从上至下得以贯彻。三项措施,让茂县的普法工作得以顺利推进。
  
  根据中央及省州“七五”普法规划精神,2017年7月,茂县政府印发了《茂县全民法治宣传教育第七个五年规划(2016—2020)》,明确了“七五”普法的指导思想、目标、对象、主要任务、工作重点、组织领导、方法步骤及保障措施等内容,为该县“七五”普法规划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规划为茂县的“七五”普法工作指明了方向和路径。
  
  为了营造良好的普法氛围,给普法工作注入一剂“强心针”,茂县还将法治宣传纳入考核。2019年3月,茂县机构改革工作完成后,组建了茂县县委全面依法治县委员会,将“七五”普法工作领导小组与依法治县工作领导小组融为一体,实行同部署、同检查、同落实,同时,在法治政府建设、党风廉政考核、综治考核和精神文明创建考核中均占有考核比例,为“七五”普法工作在全州乃至全省争先进位打下了坚实基础。
  
  有了政策和组织机构的保障,普法经费的落实也纳入了工作轨道。“七五”普法以来,茂县县、镇乡两级围绕“七五”普法目标任务,安排落实专项工作经费,纳入年度财政预算。全县普法经费按人均2.5元的要求足额拨付,各部门、各单位也根据各自职能不断加大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投入和扶持力度,确保“七五”普法工作持续有效开展。
  
  2018年,茂县依法治县领导小组下发《关于印发<茂县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实施方案>的通知》,对该县党政主要负责人推进法治建设应履行的具体职责进行了全面规划,明确党政机关主要负责人为各乡镇、各部门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各乡镇党委、各部门党组(党委)要加强对法治工作的统一领导、统一部署。同时,强化保障机制,要求部门推进依法治理工作人员不少于2人,乡镇、村(社区)有专(兼)职人员从事依法治理工作。
  
  创新形式
  
  探索普法新路径

  
  老百姓关注的,就是普法的落脚点。普法工作不只是司法局一家的“活”,丝丝缕缕都会在这打一个“总”。“七五”普法以来,茂县以“五个方面”为抓手,对全县的普法工作做出整体规划,“纵横交错”且内容丰富的普法路径呼之欲出。
  
  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普法的内容需要与时俱进。“七五”普法以来,茂县围绕经济社会发展、保障改善民生等主题,将普法工作与农民工维权、村“两委”换届选举、生态环境保护、疫情防控、扫黑除恶等法治宣传活动,既大大丰富了普法工作的“外延”,也使得普法内容更加贴合民众,更加“接地气”。
  
  内容与时俱进,普法的形式亦然,要从过去的“单向普法”转换为“双向指向”的精准普法。简单来说,从过去的“广撒网”到如今的“精准普法”。针对不同片区、不同乡镇、不同村寨的特点,根据不同的需求开展精准供给普法和宣传政策服务。结合“联户联情”,组织普法讲师团走村入户分类进行法律政策需求的收集和培训,为群众答疑解惑,指点迷津。同时,制作法律政策宣传展板、宣传资料等法治宣传用品进行发放。
  
  普法依法治理主管部门如何切实有效发挥职能部门,也是普法工作是否能落到实处的关键。“谁执法,谁普法”不该只是一句话,应该体现出更规范、更科学的引导方式上。
  
  全县各执法单位均确定年度普法责任清单,重视普法预防在先,加大综合执法力度,深入开展普法宣传,形成普法工作合力,有力推动国家机关履行普法责任。县法院组织法官通过巡回法庭,庭审现场直播等形式开展以案释法;县检察院加强检察官在办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过程中的释法工作;县司法局指导县内各法律服务机构和法律服务从业人员,做好法律服务过程中的以案释法,有效引导群众依法按程序表达诉求,理性维护合法权益;县市场监管局、县应急管理局等多家行政执法单位,根据行政执法规范化要求,积极推行说理式执法,争取执法效果和教育效果的统一。
  
  最有效的普法方式就是将法治理念“润物无声”地浸入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七五”普法以来,茂县司法局牵头加强全县法治文化阵地建设,打造了一批多元、立体、常态法治文化阵地。依托半岛公园高标准建成了茂县法治文化公园,并于2019年被评为“四川省法治教育示范基地”;在茂县高中建成了教育功能齐全的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依托“文化院坝”在全县进一步完善了村一级法治宣传阵地……让群众走到哪里都能“眼前有法有政策”,实现“特色鲜明,出行就有法治元素,社会整体法治氛围浓厚”的村一级法律政策宣传效果,开启茂县法治宣传多样化的新篇章。
  
  互联网时代的来到,大大推进了普法的进程。从前不能在技术上实现的普法模式,如今都有了可以借鉴和学习的模板。甚至在成熟运用新媒体技术的同时,普法工作的触角得以延伸的更深。全县布局“一村一公共法律服务群”,构建茂县新媒体普法矩阵,实现全县152个村(社区)专职法律顾问全覆盖。每个村(社区)建立的“一村一公共法律服务微信群”定期编辑国家大政方针和符合本地实际的农村常用法律知识、案例分析等内容发布。
  
  因地制宜
  
  打造普法民族特色

  
  因地制宜,因时制宜。茂县的普法工作需要走出一条自己的特色,一条具有羌族特色的普法之路。羌元素,在该县的普法工作中频繁被使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第三方调解中心,内部的装饰以及调解室的布置都充满了浓浓的羌族特色;茂县法院的“家事法庭”也充满了各种羌族的元素。
  
  让普法工作与老百姓贴近、亲近,才能使其被接受并转换为思想意识从而形成行为自觉,这是普法工作真正要达到的效果。除了羌族特色,茂县的普法工作还有三个方面的优势。
  
  充分调动社会组织志愿者力量。茂县吸纳退休教师协会、村居老干部等组成普法志愿者队伍和法治文艺队伍,经常性的深入各乡镇各村寨开展普法宣传教育活动。尤其是法治文艺宣传队,将法律知识编成小品、快板、歌曲等节目,开展了多场“法润天府·法治文艺进万家”大型法治文艺汇演,2016年荣获全国“四个100”先进典型活动“最佳志愿服务项目”表彰,受到社会各界好评。
  
  充分发挥社会组织专业优势。成立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第三方调解中心,中心聘请9名经验丰富的调解员,配备1名公职律师担任法律顾问,同时邀请经验丰富的法官、检察官建立专家库,并从县自然资源、农业、住建、卫生、人社、妇联等部门中挑选经验丰富的行业专业人员共78名进入专家库,充实调解后备力量。该中心不仅将矛盾纠纷化解工作进一步前置,达到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的工作目标,更重要的是在化解矛盾纠纷的同时也对老百姓进行了一次生动的普法教育,普法效果远超预期。
  
  广泛开展基层法治创建。截至目前,茂县已成功创建省级法治示范县,并荣获全国法治县创建活动先进单位,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3个,省级“法治示范乡镇”1个,省级“法律进企业”示范点1个,州级“法治乡镇”9个,州级“学法用法示范机关(单位)”26个,州级“民主法治村(社区)”20个,州级依法治村示范村2个,省级依法治校示范校1个,州级依法治校示范校2个,省级诚信守法企业2个,州级诚信守法企业3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