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建设成北新中心城区注入法治活力

  
2020-08-17 13:41:10
     

为建设成北新中心城区注入法治活力
  
成都市新都区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扎实推进普法工作


司法部领导一行调研木兰司法所标准化建设


新都区公调对接工作有效化解了矛盾纠纷,帮助释放了基层警力
  


  本报记者 赵文 新都区司法局供图
  
  今年3月31日,成都市新都区村(社区)合同合法性审查试点工作在石板滩街道土城村正式启动。发挥驻村(社区)“一村一律师(法律顾问)”作用,开展村(社区)合同合法性审查试点工作,是新都区深入推进“七五”普法,服务基层普法依法治理、高质量推进法治乡村建设的有益尝试。
  
  新都区司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开展村(社区)合同合法性审查试点工作是新都区实现从“法治宣传七进”向“法律服务七进”拓展,向“依法治理七进”提升的缩影。自2016年“七五”普法工作启动以来,新都区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扎实推进普法工作,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信仰,为新都区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范成北新中心城区,提供了坚强法治保障。
  
  高位推进
  
  践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

  
  如何高位推进“七五”普法,确保普法工作强力推进?新都区司法局局长潘兴建向记者介绍,早在2017年,新都区委常委会、区人大常委会、区政府常务会就审议通过了《成都市新都区法治宣传教育第七个五年规划(201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坚持践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是新都区“七五”普法工作的“一大法宝”。
  
  “我们完善了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实施、政协支持的法治宣传教育工作领导体制,严格执行政府主要负责人履行法治政府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清单制度,发挥党委在推进全区法治政府建设中的领导作用。”潘兴建说。
  
  记者在规划中看到,新都区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完善法治宣传教育工作考核办法和绩效评估机制,将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列入全区“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并将其每年纳入区委区政府综合目标考核、综治工作考核和文明城市创建、法治城市创建指数测评。
  
  今年1月31日,退休老党员、普法工作者韩博怀再次“上岗”,他奔赴疫情防控一线,宣传依法防控知识、走访外来人员、督促疫情防控依法落实。韩博怀是新都区基层普法工作者中的一员。为建强普法队伍,新都区成立了以181名律师、法律工作者为主体的专业普法队伍,组织动员15名优秀执业律师组成新都区“宪法讲师团”。“我们的普法工作队伍需要发动全社会力量。”新都区司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新都区依托“智青年”“高校法律协会社团”等社会力量推进常态化普法,培养大学生、社会组织普法志愿者队伍,同时广泛征集和培训普法志愿者,调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普法依法治理。“我们还依托区老年者协会,建立各镇(街)、村(社区)法治文艺小分队255支。”该负责人介绍。
  
  精准普法
  
  在法治轨道上推进经济社会发展

  
  “村(社区)的防控工作细致繁琐,容不得一点马虎,既要抓好宣传排查,也要抓好重点防控。”今年初,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新都区司法局全体工作人员投入到疫情的防控排查和宣传中,筑牢基层依法抗疫阵地。
  
  聚焦疫情防控,区司法局组织开展疫情依法防控和复工复产专项法治宣传,引导群众增强疫情防控相关的法治意识,依法有序表达诉求;专门编印疫情防控法律法规指引宣传疫情防控先进典型和鲜活案例,为抗击疫情和经济发展营造良好法治环境。新都区相关负责人说,通过加大对妨害疫情防控行为执法司法力度,坚持依法审慎决策,切实在法治轨道上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疫情期间,新都区共制作2.2万份疫情防控常见法律问题海报、5万份宣传折页。
  
  聚焦通过“两学一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专题中心组学习等形式,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等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每年以“12·4”国家宪法活动周、“宪法法律进高校”为抓手,着力培育领导干部、公职人员和在校师生、市民的宪法意识和宪法思维。截至目前,新都区开展大型“12·4”宪法主题活动4次、“宪法法律进高校”活动127次。
  
  聚焦宣传党内法规,教育引导党员做党章党规党纪和国家法律的自觉尊崇者、模范遵守者、坚定捍卫者。聚焦一月一主题活动,新都区在“三八”“3·15”“6·26”“12·4”等时间节点开展专项普法宣传,科学确定普法清单,精准推送普法内容。“普法工作在不同时期应有所侧重。”潘兴建对此总结说。
  
  法律七进
  
  普法提档升级实现法治良序

  
  “法律七进”工作是依法治区的基础性工作,是法治新都建设的重要内容,更是新都区推进“七五”普法工作的有效载体。”新都区委书记许兴国说,开展“法律七进”活动中,新都区聚焦普法提档升级,持续推进“以案说法”“现身说法”“个案普法”活动,坚持普法宣传与法律服务、公共服务、中心工作、群众关心热点问题相结合,分类分层次开展“法治大讲堂”,着重培育了一批“法治大讲堂”示范点,努力构建“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良序。
  
  法律进机关中,新都区抓紧领导干部“关键少数”,开展“会前学法”,党委(党组)中心组学法次数1388次。抓牢公职人员“普遍多数”,将法律法规和党内规章制度学习纳入干部教育培训总体规划,国家工作人员日常学法次数达11138次。
  
  法律进学校中,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教育格局,配齐配强法治副校长(辅导员),利用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和庭审观摩,增强青少年法治观念和参与法治实践能力。2016年以来,新都区开展法律进学校宣传2217次。
  
  法律进村(社区)中,通过开展“百日普法”“法治大讲堂”“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专项活动,发挥村(社区)法治带头人、法治明白人、普法志愿者、法治文艺小分队作用,深入社区院落、外来务工人员集中区域等地开展以扫黑除恶、生态环境保护等为主题的普法宣传活动5425场,教育引导群众76万余次。
  
  以提高企(事)业单位经营管理人员诚信守法、依法办事的观念和能力为目的,开展法律进企(事)业单位活动,执业律师、行政执法人员等走进园区、生产车间普及相关法律法规1346次,涵盖人数25万余人。2019年以来,新都区共组织律师开展企业法治体检32次,为企业提供法律咨询服务,提升企业管理人员依法经营、依法维权能力。
  
  依法治理
  
  助推基层实现“法治小康”

  
  8月6日,新都区桂湖司法所依托新安装的远程视频会见平台,首次实现了服刑人员刘某与其家人的远程视频会见。
  
  为推进依法治理,解决群众诉求,新都区司法局的多项工作走在了前列。
  
  聚焦基层法治创建,新都区制定法治乡村建设实施意见,推动建设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社会治理体系。深入开展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今年新都区共有7个村(社区)申报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聚焦基层依法治理,建立新都“法治小康”指标体系,开展“法治小康”指标体系评估工作。
  
  为加强基层依法治理工作,新都区还依托“法律之家”“法律援助工作站”“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人民调解工作室”等法律服务阵地,开展法律服务。发挥驻村(社区)民警和“一村一律师(法律顾问)”作用,开展村(社区)合同合法性审查试点工作。首创“法律援助+”工作模式,提升法律服务效果。2017年9月,新都区在全省先行试点人民调解与治安调解衔接联动机制,在全区公安派出所建立13个镇(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驻派出所调解工作室,及时有效化解矛盾纠纷,节约了基层警力。
  
  2016年以来,新都区共办理法律援助案件2212件;全区建立280余个人民调解委员会,联合区法院、公安机关等部门建立7个专业行业调解组织、14个个人品牌调解工作室,培育1500名调解员。2016年1月至2020年5月,新都区人民调解受理矛盾纠纷31494件,化解成功31487件,调解成功率达99.9%。2019年,新都区人民调解案件在全成都市率先突破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