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市域社会治理的“邛崃实践”

  
2020-05-29 12:09:17
     

民主协商 多元共治

新时代市域社会治理的“邛崃实践”

 

在小塘村开展法治坝坝会本版供图梁月群

“五老+1”调解现场

  本报记者 曾昌文 赵诗柯
  
  走进邛崃市羊安街道界牌村,只见整齐划一的农家小庭院,村道旁遍植鲜花绿树,行走其间,仿佛置身鸟语花香的公园。近年来,界牌村先后荣获“四川省环境优美示范村”“四川省级四好村”“四川省六无平安村(社区)”等称号,成为邛崃市创新市域社会治理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邛崃市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会和成都市委十三届六次全会精神,推进城乡社区发展治理与社会综合治理深度融合,全力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打下稳固基础。
  
  强化顶层设计 系统谋划市域社会治理
  
  1月15日,邛崃市委第十四届八次全会审议通过了《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建立完善成都西部区域中心城市现代治理体系的实施意见》,将市域社会治理融入邛崃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统一谋划,以系统性、前瞻性、科学性思维进行顶层设计和谋篇布局。“具体目标上,力争通过3年的努力,探索出一条彰显时代特征、具有邛崃特点的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新路,形成与建设成都西部区域中心城市相适应的高效能社会治理体系,基本实现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邛崃市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介绍,2020年,以示范创建为重点,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性进展,2021年,以制度建设为重点,有效转化经验成果,系统集成改革举措,形成一整套更加完善的制度,2022年,探索形成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务实管用的邛崃经验,努力实现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走在全省及成都市前列。
  
  坚持党建引领 凝聚社会治理向心力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后,邛崃市出台了《积极应对疫情稳定经济运行十二条政策措施》,解决企业生产经营困难,促进经济社会平稳有序运行。
  
  在基层党组织第一时间的号召下,瑞云欣广场等6家大型商业综合体积极响应相关政策,累计减免190户商家约710万元租金,为加快商场、市场企业有序复工注入活力。此外,邛崃市还进一步动员社会多元力量,建立了“3+3+2”全域覆盖排查机制,加强入户排查。充分发挥商会和行业协会作用,引导企业反哺社会,全市企业累计对邛捐赠资金90.83万元,医用口罩27.8万只、医用乳胶手套21.79万副和价值32.6万元的食品蔬菜;金忠肉业打破29年春节不上班惯例,主动保障成都地区约30%的猪肉供应。
  
  一手抓新冠疫情防控、一手抓经济社会发展,邛崃市以最严要求、最细举措坚决打好防控硬仗,全市生产生活秩序有序恢复,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降至最低。截至目前,全市所有5例确诊病例全部治愈清零,自2月3日以来无新增确诊病例;工业企业、建设项目复工复产率达100%。
  
  这是邛崃市坚持党建引领,完善“一核三治、共建共治共享”新型基层治理机制,实现基层党建同基层治理同频共振、相融互促的工作缩影之一。
  
  记者了解到,为建强基层党组织体系,全市168个村(社区)党支部优化调整为38个党委和130个党总支,新建党支部467个。其中,重点推进居民小区、物业机构、两新组织等领域党组织建设,在小区、院落等微观单元新建党组织73个,党建触角延伸至社区治理的各个末端。
  
  突出“三个重点”打造可感知的温暖社区
  
  “我爸身体不好,实在不方便出门补办身份证,没想到网格员了解情况后,一下就把这个难题解决了。”面对上门为其父亲办证的户籍民警和网格员,村民感激不已。
  
  清明节前夕,邛崃市文君街道邱店子村网格员在开展“一日双巡”的工作中,突然接到群众求助称,家中的79岁老人患食道癌晚期,就医报销需身份证,但老人因身体原因无法前往派出所。网格员立即向派出所和街道办说明情况,街道办与派出所随后与老人家属取得联系。4月8日下午,邛崃市公安局户籍民警和网格员一同前往老人家中为其办证,帮助其解决了就医报销难题。
  
  记者了解到,2018年1月以来,按照成都市网格力量整合的统一要求,邛崃市建立健全专职网格员职责清单制度、专职网格员考核制度、参与群防群治工作激励机制等,形成了全域覆盖、全网整合、规范高效、常态运行的网格化服务管理体系,实现了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
  
  除了推行网格化服务管理,邛崃市还围绕让城市社区更温暖、让乡村社区更文明、让产业社区更现代的“三个重点”,不断提升市域治理效能。
  
  城市社区结合“7751(亩)城市有机更新工程”,深入开展三大共享行动,建立“线上+线下”多方参与的邻里协商制度,让社区更温暖、发展更可感知;乡村社区以发展赋能、激发活力为重点,适应区划调整后形成的乡村新格局,将10个二级场镇所在村(社区)党组织升格为党委,稳步推进村(社区)体制机制改革;产业社区坚持“一个产业功能区就是若干新型城市社区”理念,围绕功能区1平方公里起步区,成立产业功能区“大党工委”,探索法定机构改革试点,激活产业社区发展动能。
  
  值得一提的是,邛崃市还与腾讯公司合作,在全国率先推动全域“为村”平台建设,在线解决群众困难问题5432件,接受群众预约各类服务7.12万次,开展政策咨询9.64万次,打造互联网下沉时代的数字乡村区域样本,为邛崃乡村带来了新的发展和变化。
  
  创新治理模式 探索可借鉴的“邛崃实践”
  
  从农民转变为市民、从分散居住到集中居住、从无序治理到有序治理……在邛崃市高埂街道,通过强化居民自治,发挥社区协商功能,解决了7679户的集中安置难题,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高。
  
  记者了解到,该街道在新村建设中推行搬迁户议事制度,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实现和谐搬迁。此外,还实行小区议事制度,建立小区议事会并讨论制定社区文明公约和小区文明规约,约定了24项正面导向和27项禁止类事项,由社区居民签字生效,并在每个小区推选乡贤或老党员作为文明劝导员,有效改善了群众不文明的生活习惯。“推进社区协商化解社区矛盾,为居民提供参与的机会,从而增强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是邛崃市创新的矛盾化解机制之一。”邛崃市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说。
  
  主动出击作为,敢于创新担当。邛崃市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积极推进各项创新举措,打造了社会治理的“邛崃方案”。
  
  为细化基层民主协商,全市各个社区(小区)依托“群众工作之家”搭建了居民民主协商平台,探索建立党建引领下的民主协商“九步议事规则”,通过“定议题、定内容、定规则”,实现社情民意全掌握、居民关注全覆盖、协商流程全规范,聚焦矛盾纠纷化解、小区治理难题、社区公共事务等议题实施民主协商。此外,还在25个城市社区70余个居民小区(院落)建立“两代表一委员”一对一联系制度,打造的“家有好邻”服务品牌获评全国首届社区发展治理十大创新案例。
  
  为强化全国社区治理与服务创新实验区建设,探索构建驻社区机关企事业单位履行社区治理责任评价体系,建立“231”清单,组织发动175家机关企事业单位落地落实“设施共享、服务供给、公益共建”三大共享行动项目134个,打造“爱转角”(闲置物资共享)、错时停车(车位共享)等品牌项目。
  
  在乡镇(街道)层面,整合社区“两委”、网格员等基层力量,实现一支队伍统管;以现有网格化管理为基础,推动综治、社治等多网合一整合运行,实现一张网络统筹;以“大联动·微治理”平台为依托,整合下沉的平台系统,实现信息指令一个平台统调;整合社治办、综治中心等职能职责,建立由镇街党委副书记统筹管理、统一指挥工作机制,实现一套机制统筹。
  
  全力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让成都西部区域中心城市建设迈出了坚实步伐,邛崃市连续两年获评四川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2020年3月获评四川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先进县(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