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川渝内陆开放门户建设提供司法保障

  
2020-03-17 09:24:46
     

本报讯(记者刘冰玉夏菲妮)13日,天府新区法院(四川自贸区法院)与重庆两江新区(自贸区)法院共同举行“川渝内陆开放门户建设司法服务保障视频会议暨自贸区法院合作共建云签约仪式”。直线距离不到300公里的天府新区和两江新区,未来在为川渝内陆开放门户建设提供司法服务保障中将携手同行,共同助力“双城记”。省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刘楠,重庆高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孙海龙出席会议并讲话。

构建司法互联互通体系

本次司法合作共建协议,确定了双方合作发展的10个方面,确定了两家法院构建司法互联互通体系的主要领域:共同服务成渝两地发展大局、助推自贸区法治规则制度创新、优化自贸区内法治化营商环境、构建自贸区司法执行协作机制、推进自贸区司法裁判尺度统一、密切自贸区司法学术交流合作、构建自贸区司法服务联动机制、建立自贸区司法联席会议机制、共享自贸区智慧法院建设成果和建立法治人才互派交流机制。

天府新区法院(四川自贸区法院)院长罗登亮,重庆两江新区(自贸区)法院院长裘晓音分别介绍了两个法院的基本工作情况及特色亮点工作,并对此次司法联动、共同为川渝内陆开放门户建设提供一流的司法服务保障,提出了构想与愿景。此外,罗登亮和裘晓音共同签署了《川渝自贸区司法合作共建协议》。这是两地法院首次运用大数据及“区块链”技术进行“电子协议”签约。

提高自贸专业司法水平

刘楠在讲话时强调,两家法院深化共建合作,共谋川渝内陆开放门户建设司法服务保障工作意义重大,在全国范围也有示范引领价值。天府新区法院(四川自贸区法院)要进一步提高思想站位,以国家级新区法院的使命担当,勇挑重担,当仁不让,要重点推进司法裁判尺度统一方面交流,提高自贸专业司法水平,为法治化营商环境提供技术支持等,推动打造内陆开放门户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不断谋求新的作为。刘楠表示,省法院将进一步加大对合作共建工作的指导推动力度。

孙海龙在讲话时强调,唱好“双城记”,司法责无旁贷,特别是自贸区法院,在推进改革开放、促进制度创新,优质高效解决涉外商事纠纷、优化营商环境等许多方面应该有所作为、率先作为。他表示,希望两地法院在推进审判信息共享、推进审判事务协同、推进审判标准统一、推进审判人员交流等四方面务实合作,努力实现当事人在重庆和四川打官司更加便利,相似案件得到相似结果,进而打造川渝区域司法高地,提高司法公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