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全省法院前10月成绩单出炉

  
2019-11-27 09:28:02
     

本报全媒体记者 徐毓蔚

昨(26)日,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在成都举行。会上,省法院院长王树江作了《关于全省法院充分发挥审判职能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的报告》。报告提到,今年以来,全省法院牢固树立“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理念,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积极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为我省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司法保障。1至10月,全省法院共受理各类案件118.81万件,审执结96.02万件。

参与依法治理营造稳定营商环境

稳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提,是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基石。

全省法院严惩各类突出犯罪,深入开展反分裂反渗透斗争,严厉打击间谍、颠覆国家政权等犯罪,审理案件12件18人;依法严惩传销、电信网络诈骗、污染环境等涉众型犯罪,审理案件169件514人;持续开展涉枪、涉爆、涉恐、涉毒和“两抢一盗”专项审判,审理案件1.1万件1.4万人;纵深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严厉打击欺行霸市等犯罪行为,依法审理涉黑恶及“保护伞”犯罪案件502件3484人。

在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方面,深入开展打击非法集资犯罪专项审判,妥善审理集资诈骗、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等犯罪案件214件509人;依法审理“套路贷”等金融犯罪案件599件946人;建立健全涉金融案件风险预警、研判机制,稳慎审理民间借贷等民商事纠纷案件9.38万件;依法妥善审理房地产纠纷案件3.51万件。

在深入推进诉源治理方面,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积极推动多元解纷地方立法,搭建纠纷多元化解平台,设立180个律师调解室,引进41个公证机构和496个调解组织入驻法院,整合司法、行政和社会资源参与调解。1至10月,全省法院新收案件107.45万件,增幅仅4.5%,比全国法院平均增幅低10.57个百分点,居全国倒数第三位。出台意见规范调解协议司法确认,确认调解协议8512件。

维护市场秩序营造公平营商环境

公平是激发市场活力的源泉,是法治化营商环境的核心。

全省法院依法保护市场主体产权,依法审理破坏生产经营等犯罪案件606件826人,挽回经济损失4470.66万元;妥善审理房屋拆迁等行政案件1372件;依法规范使用强制措施,严禁随意扩大查封、扣押、冻结财产范围,正确区分经济纠纷与经济犯罪;完善繁简分流、简案速裁、审限监管机制,全省法院民商事案件结案率达89.64%,平均审理时间63.86天,司法公正进一步提速。

在维护公平市场交易秩序方面,严惩强迫交易等扰乱市场交易秩序犯罪,审理案件447件676人;依法审慎判断各类交易行为效力,公正审理各类合同案件29.73万件,涉案金额1810.57亿元;依法审理政府招商引资、特许经营、PPP模式、国有土地出让等行政协议案件169件,公平认定违约责任。

在维护公平市场竞争秩序方面,依法审理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等犯罪案件272件553人;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主导作用,完善推广知识产权案件快速审判、司法临时保护等机制,加大惩罚性赔偿适用力度,依法审理各类知识产权案件5453件;主动对接“一带一路”建设司法需求,妥善审理涉外民商事案件176件,平等保护涉外、涉港澳台当事人合法权益。推动市场公开营造透明营商环境透明是法治化营商环境的保障。

全省法院紧紧围绕“放管服”改革,妥善审理登记、审批、许可等行政案件726件;严格执行新修订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依法审理信息公开行政诉讼案件600件,判决履行信息公开法定职责案件92件;发布全省法院行政案件司法审查白皮书,通报全省行政机关涉法涉诉情况,倒逼规范行政行为。

在深化司法公开方面,完善“四大公开”平台,接入中国审判流程信息公开网,公开审判流程信息81万余条;充分运用网络直播等形式公开庭审13.35万件次;在中国裁判文书网公开裁判文书90.75万篇;公开执行案件流程、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网络司法拍卖等执行信息148.82万条。

在促进透明经营方面,严厉打击操纵证券期货交易价格、编造传播虚假信息、违规披露和不披露重要信息等犯罪行为,全省法院坚持严格司法,妥善审理涉股东出资、股权确认与转让、股东名册变更、利润分配等案件2407件。加强规则引领营造可预期营商环境可预期是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归宿,是投资者信心和市场活力的催化剂。

省法院出台破产审判等审判指导文件,发布知识产权保护、服务民营经济发展等典型案例,进一步完善类案和关联案件检索机制,促进适用法律统一。全省186个基层法院配备巡回审判车,通过深入工业园区巡回审判等方式开展“法律七进”活动。针对企业经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司法建议235件,被采纳193件。

在强化诚信体系建构方面,依法惩治虚假诉讼、妨害作证,利用诉讼恶意逃废债务等违法犯罪行为,常态化开展“司法大拜年”“执行大会战”“拒执大打击”和涉党政机关案件执行等专项行动,执结案件31.67万件,执行到位金额406.27亿元;完善失信联合惩戒体系,公开曝光20.05万人次,纳入失信名单9.7万人,限制高消费23.39万人次,罚款620人,拘留3791人,判处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30人,促进2.03万人主动履行债务。

在强化经营方向预警方面,坚持“多兼并重组、少破产清算”,审理破产案件328件,批准20余家企业破产重整计划,促进正向激励和优胜劣汰,引导相关市场主体提前预判经营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