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全解决执行难长效机制

  
2019-08-20 14:49:58
     

省法院向省人大常委会作2019年上半年重点工作情况汇报

健全解决执行难长效机制

王树江正在作报告 杨鹏立摄

本报全媒体记者 徐毓蔚

昨(19)日,省人大常委会召开会议,专题听取省法院2019年上半年重点工作情况汇报。会上,省法院党组书记、院长王树江就服务高质量发展、扫黑除恶、脱贫攻坚、基本解决执行难等全省法院上半年四项重点工作进行报告。

●服务高质量发展审理涉产权交易合同纠纷9.18万件

据报告,在营造安全稳定发展环境方面,持续开展打击非法集资专项审判,审理集资诈骗、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等犯罪案件149件366人;建立健全涉金融不良债权等案件风险预警、研判机制,审理金融借款、民间借贷等民事纠纷6.42万件,并做好判后释法、疏导协调工作。

同时,全省法院还加强生产力司法保护,牢固树立保护产权就是保护生产力意识,切实维护各类主体合法产权,依法惩治侵吞企业财产、强迫交易等犯罪,审理案件454件690人;审理涉产权交易合同纠纷9.18万件,涉案金额2854.49亿元,促进生产资料有序流动。

全省法院还对有发展前景的危困企业依法适用重整、和解程序,审理破产案件247件,批准20余家企业破产重整计划,助力产业转型升级;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主导作用,审理案件3532件;主动对接“一带一路”建设司法需求,妥善审理涉外民商事案件123件。

此外,在保障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方面,全省法院共审理农村土地承包合同及涉土地承包经营权等纠纷1583件;严惩破坏耕地,生产销售假化肥等“坑农”“害农”犯罪行为,审理案件40件61人;打击污染破坏农村土壤、水源,盗伐、滥伐林木和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犯罪,审理案件416件642人。

下一步,全省法院将深入推进“服务大局实质化”,实行“责任制+清单制+项目制”管理,提升法官服务大局意识和能力。进一步健全开放共享、多元共治的诉讼前端纠纷解决机制,引导更多的矛盾纠纷在诉讼外高效解决,并且进一步加强成都知识产权审判庭建设,积极争取设立知识产权法院。

●纵深推进扫黑除恶成立34名法官组成的审判专家库

今年上半年,全省法院进一步整合审判资源,确保优势审判力量向涉黑恶犯罪案件审判部门倾斜,重新确定421名以院庭长和审判业务骨干为主体的专业法官队伍,成立了34名法官组成的扫黑除恶审判专家库。依法从严从快审判群众深恶痛绝、反映强烈的“村霸”“砂霸”,控制交通、娱乐等行业,以及涉“黄赌毒”、校园欺凌等黑恶势力违法犯罪。坚持“打财断血”,依法判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7人,判处罚金共计3452.4万元。严格刑罚适用,涉黑、涉恶犯罪重刑率分别达62.1%、25.3%;从严把握缓刑、减刑、假释适用条件,依法对2名涉黑恶罪犯裁定不予减刑。

在综合整治方面,省法院出台线索移交办理规定,全省法院成立线索接收核查移交工作专班,建立线索管理台账,深度排查群众实名举报涉黑恶犯罪线索138条、“保护伞”线索11条,移送相关部门查实涉黑恶犯罪案件9件。紧盯重点行业、重点地区、重点人群的黑恶势力犯罪,深入研判社会管控短板弱项,向有关部门发出司法建议33条。

针对涉黑恶犯罪案件数量快速增长、部门沟通协调有待加强等问题,下一步,全省法院将加强对涉黑恶犯罪案件审判指导,促进裁判尺度统一;适时试点在部分中院相对集中审理涉黑恶犯罪案件,指导全省法院科学开展刑事法官轮岗交流,提升审判专业化水平;加强与相关单位的沟通联系,健全完善涉黑恶犯罪线索管理机制,及时向相关部门移交问题线索。

●服务保障脱贫攻坚审理涉扶贫领域职务犯罪25件

为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为四川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有力司法保障,全省法院推进贫困地区依法治理,针对农村地区、贫困地区家庭纠纷高发现状,创新家事纠纷解决机制,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化解纠纷8.95万件,调撤率达到64.49%;强化涉扶贫领域职务犯罪专项审判,共审理贪污、侵占、挪用扶贫款、救济款等犯罪案件25件35人,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24人;针对贫困地区农村产业落后等现状,妥善审理涉农村土地流转、农村旅游以及农业品牌保护等纠纷案件,保障促进贫困地区农业创新发展;各地法院派出援藏援彝干部,选派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进驻贫困村,帮助解决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等实际困难;持续开展“司法大拜年”涉民生集中审执行动,为农民工等追回“血汗钱”3.6亿元,对确有困难的当事人依法缓、减、免收诉讼费5234.63万元,发放司法救助金1849.31万元,避免因案致贫返贫等现象发生。

下一步,全省法院将加大相关案件审执力度,为脱贫攻坚营造公平的法治环境。同时,主动延伸司法职能,深入贫困地区开展巡回审判,举办涉农业、义务教育、未成年人保护等法律法规知识讲座,为贫困地区贫困群众提供精准司法服务,推动教育扶贫、法治扶贫持续深化。

●健全执行长效机制4.79万人被纳入失信名单

通过两年多的努力,我省“基本解决执行难”阶段性目标顺利实现,为巩固成果,健全解决执行难长效机制,省法院党组将2019年确定为“执行长效机制建设年”,推进执行工作在更高层次上长远发展。

全省法院积极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基础信息完善,实现信用数据、信用平台共建共享共用。深化信用中国(四川)平台建设,推动38家单位全面对接失信联合惩戒曝光平台,对失信被执行人信息自动识别、自动拦截、自动惩戒。今年以来,依托联合惩戒体系,全省法院共纳入失信名单4.79万人,限制高消费15.75万人次,司法拘留2348人,判处拒执罪犯18人。省法院与省委政法委联合发文,将协助执行纳入基层网格化服务管理,综治网格员协助办理执行事项2516件,提供执行线索4302条。1至7月,全省法院收案26.25万件、结案16.36万件,同比分别上升13.99%、38.28%。

针对联合惩戒体系有待健全、不同法院之间执行协作机制不够完善、执行信息化水平有待提升等问题,下一步,全省法院将继续深化综合治理执行难工作大格局,推动“信用中国(四川)”网站建设,打造全省各层级相关部门、单位全面对接使用的联合惩戒曝光平台;加大执行信息化建设督查力度,深入推进执行指挥中心实质化运行;加大财产查控、失信曝光和联合惩戒力度,严厉打击规避执行、抗拒执行、干预执行等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