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李欣璐 实习生 徐钎
近日,有网友注意到四川省绵阳市北川县九皇山景区可以徒手抓野猪,且逮到的还能带走。据介绍,该景区的野猪为人工散养的二代野猪,没有獠牙。
目前,当地相关部门针对相关隐患风险进行核查,要求景区停止对外宣传,立即整改。九皇山景区运营方日前致函表示,将立行立改,从即日起取消“徒手逮猎”旅游项目,对景区内的杂交野猪将依法依规处理。
那么,人工散养的野猪,可以随意捕杀吗?
景区开发徒手逮猎项目
此前,九皇山景区“徒手逮猎”项目曾在社交媒体上,引发广泛关注。
一位网友在社交平台分享了在九皇山景区的特殊旅游体验。视频里,一群年轻人在林地里对“野猪”围追堵截,最终成功抓住一头,视频最后的画面显示一桌好菜。
“野猪不是野生动物吗?”“之前去过,这么大头猪冲过来太吓人了”……评论区里,不少网友议论纷纷。
(图片来源于网络)
记者了解到,为增加游客体验感,北川九皇山生态旅游公司结合当地羌族群众狩猎、杀年猪的习俗,开发了“徒手逮猎”项目。
“逮猎场”入口处的展板介绍称,“逮猎场”占地面积6000多亩,可以追逮野猪、野兔、山鸡等各种野生动物。入口的窗口贴有安全须知,规定除15公斤以下的小猪和带崽母猪,抓到都能免费带走。
10月24日,记者联系了九皇山景区,据相关负责人表示,此前“徒手逮猎”的成功率不高,今年以来,游客逮住杂交野猪9只。22日,景区发布公告,自2024年10月1日起已进入北川羌族自治县森林草原防火期,九皇山景区徒手逮猎场由于植被丰富属于高火险区,按规定需进行严格管控;同时受海拔和气候影响,进入冬季后,林区雨水较多,雾大能见度较低,具有一定安全隐患,为全面保障游客安全,10月22日起徒手逮猎场暂停开放。
北川县农业农村局表示,九皇山景区的杂交野猪长期繁育迭代后,逐步向家猪基因靠拢,但从根源上来说还是属于野猪。景区一直以放养形式任杂交野猪自行繁育,没有提交过检疫申请,由游客自行带走处理不妥。
野猪泛滥 破坏庄稼
近年来,野猪泛滥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就在9月28日,话题“77岁老太被野猪咬伤拿刀反杀”冲上热搜榜。一天前,云南一老人上山被野猪追咬,随后她单枪匹马抡起镰刀反杀野猪。老人亲属表示,野猪已经在四天内咬伤了两位村民,目前老人已被送到医院。
记者梳理发现,近年来,野猪致害事件在全国各地频发。
2021年,四川省甘孜村干部在巡山途中,遭受野猪攻击不幸遇难;2024年1月,南京地区发生野猪冲撞市民、导致人员受伤;2024年3月,四川广元,有野猪闯入村里,疯狂撕咬村民致骨折。此外,还发生多起野猪冲进饭店、高铁站、超市等场所。
国家林草局2024年1月的一份复文称,“经科学、综合评估,专家认为野猪在我国28省有分布,数量200万头,已不存在生存威胁,且很多省份数量过高,其中致害省份达26个,对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造成了不利影响,符合调整基本原则。”
2021年,国家林草局在山西、四川、福建、江西、陕西、宁夏等14个省(区)启动防控野猪危害综合试点,试点各地开始组建狩猎野猪护农队。
这几年,捕猎野猪的做法在各地多有尝试。
2022年9月,陕西渭南发布了奖励自发狩猎野猪的通告,依法依规猎获野猪的,每头野猪奖励2500元;同月,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发布公告,捕杀一头野猪补贴2000元。
此外,各省也出台了相关举措。福建将野猪造成经济作物损失纳入农业保险;陕西将野生动物伤人医疗纳入居民合作医疗报销范围等;浙江成立不同层级的工作专班或领导小组;陕西等各试点地区先后成立了117支狩猎队。
野猪被“除名”并不意味着可以随意捕杀
2023年6月30日,国家林草局公布了新调整的“三有”名录(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在部分地区致害严重的野猪已被调出“三有”名录。
很多人都在疑问,拥有了20多年“三有动物”身份的野猪,没有了“免死金牌”,老百姓是否可以随意猎杀?野猪肉能吃吗?
“我深刻认识到这种行为不仅对野生动物造成了伤害,也对整个生态系统造成了负面影响,我感到非常愧疚,很后悔当初的决定……”今年上半年,坐拥30余万粉丝的网红博主司某某的自媒体账号上,发布了一则3分钟的道歉视频。
原来,司某某为博取流量、吸引眼球,自2021年便在自媒体账号上,上传捕猎野猪、驯养猎狗的视频。2023年9月,司某某等人在北京市门头沟区九龙山上用猎狗围猎一头野猪,并使用复合弓、扎枪等禁用工具将野猪猎杀,在运输时被公安机关查获。同时,办案人员在司某某家中发现了大量狩猎工具。今年3月4日,法院以非法狩猎罪判处司某某等人有期徒刑六个月,承担野生动物资源损失费1.08万元,并在自媒体公众号上播放道歉视频。
“野猪虽然不再属于国家‘三有’名录中的保护动物,但仍然属于北京市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而且,北京市全年、全域禁猎,使用禁用的工具猎杀野猪涉嫌刑事犯罪。猎杀野生动物不仅会造成野生动物资源本体损失,还会对生态环境造成损害,应当承担生态损害赔偿责任。”上述案件的承办检察官说道。
“将野猪调整出“三有”名录并不意味着可以随意捕杀。”成都环境资源法庭副庭长徐晓双解释道,虽然野猪被移出“三有保护动物名录”,但并不意味野猪从此就不受法律保护,可以被随意猎杀。《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第四十九条规定,在保护区、自然保护地禁猎区、禁猎期,或者使用禁用的工具、方法猎捕陆生野生动物,破坏生态的,也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这里说的陆生野生动物,当然也包括野猪。此外,在一些把野猪列为“地方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地方,猎捕野猪依然需要申领狩猎证,否则就是非法狩猎,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