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法宣 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郝飞
外出游玩本是放松身心的乐事,可一旦遭遇意外受伤,不仅影响出行体验,还易因责任划分、赔偿协商陷入纠纷。针对此类景区常见矛盾,大邑县法院花水湾法庭主动打破“坐堂问案”传统,以“现场办案”激活司法服务效能。近日,成功化解两起游客在景区游玩受伤引发的纠纷,其中一起即时履行,用“零距离”司法守护游客权益与景区秩序。

据悉,游客叶某、苟某在西岭雪山景区游玩时不慎受伤,因对责任划分与赔偿事宜未达成一致,二人分别将景区及侵权者诉至法院。庭审过程中,各方对受伤地点、事发原因等各执一词,关键事实难以明确,案件审理被迫停滞。
为实质性解决争议,该院法官将调解现场“搬”至景区一线。首先会同双方当事人前往两起事故的发生地,通过实地勘查直观还原事发时的环境状况与设施设备情况,固定关键事实依据,为后续责任认定打下客观基础。随后,法官结合庭审记录与现场勘察结果,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安全保障义务、侵权责任划分等相关规定释法明理。经过耐心疏导与沟通,两起案件的当事人就赔偿数额、支付方式达成一致意见,实现“案结事了”。
大邑县法院“主动向前一步”的司法担当,既高效化解了游客与景区间、游客与侵权者之间的矛盾,更以实际行动为文旅市场健康发展筑牢法治屏障,让司法温度与景区美景相得益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