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检察机关两年办理涉企案件3232件 保护企业不因“小错”影响生存发展

  
2025-07-08 19:35:37
     

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王一多

2023年1月至2024年12月,成都市检察机关共办理涉企案件3232件,其中,刑事案件1162件,民事检察案件1009件,行政检察监督案件415件,公益诉讼案件646件……7月8日,成都市人民检察院召开“护航高质量发展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新闻通气会,发布了《成都市检察机关涉企检察工作白皮书(2023-2024年)》,并通报了全市检察机关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的主要措施、“安商惠企”专项行动情况和下一步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重点任务。当天,通气会还发布了成都市检察机关“安商惠企”典型案(事)例和优秀社会治理检察建议。

白皮书显示,成都市检察机关办理的1162件涉企刑事案件中,企业犯罪524件,占45.1%;侵害企业犯罪331件,占28.5%。刑事案件呈现三个特点:以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犯罪为主,行为逐利性明显;犯罪呈现团伙化、专业化特点;企业内部腐败犯罪高位运行,行为样态趋同。记者注意到,成都市检察机关促进涉企行政执法更趋合法合理,通过监督“小过重罚”“滥用自由裁量权”等不当处罚问题,保护企业不因“小错”影响生存和发展。

会上,成都市检察院通报,2023年5月至2025年5月,全市检察机关在“安商惠企”专项行动中累计办理涉企案件1300余件,追赃挽损超2.6亿元,制发检察建议60余份;涉企案件入选最高检指导性案例2件,获评最高检典型案例9件、省检察院典型案例56件;“检企面对面”、资深检察官常态化联系企业等特色机制,获上级检察机关肯定并推广,专项行动成效显著。

“安商惠企”专项行动收官是优化法制化营商环境新征程的起点。通气会介绍,全市检察机关将深化专项行动成果,跟进落实《成都市检察机关护航高质量发展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重点任务分工方案》,围绕促进市场要素有序流通、保障市场主体安心经营、营造公平公正执法司法环境、做优高效便捷检察服务品牌等四个方面接续发力,打出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组合拳”,为成都现代化建设筑牢检察保障、彰显检察担当。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为检察机关服务保障民营经济提供了明确法律依据。”会上,成都市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周光富介绍到,全市检察机关将围绕四个方面,持续推动《民营经济促进法》落地落实:一是深化学习培训,重点掌握涉检条款的适用标准,切实提升依法履职能力。二是强化法律监督,依法惩治侵害民营企业合法权益犯罪,加强对涉企民事行政案件审判执行的监督,完善与公安机关、审判机关的协作配合机制。三是优化涉企案件办理工作机制,建立涉企案件快速办理通道,健全重大涉企案件报告制度,规范涉企案件办理程序。四是完善服务保障,加强与工商联、行业协会的沟通协作,开展法律宣讲和风险提示活动,定期发布典型案例。

会上,来自天府新区、高新区、青白江区、龙泉驿区等四个基层检察院的四名检察官现场讲述了办案情况,生动展现了检察机关着眼营造更优法治化营商环境,“四大检察”同步发力,两级检察机关协同履职取得的丰硕成果。本本次新闻发布会通过成都检察视频号、抖音号、微博以及全市6个基层检察院新媒体账号同步直播,全网近40万人次在线观看。

成都市人民检察院发布“护航高质量发展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典型案例

1.杨某与成都某医美公司服务合同纠纷抗诉案

2.周某等2人虚假长租阻碍司法拍卖民事执行活动监督案

3.某互联网企业著作权被侵犯案

4.环卫工人陈某与某保险公司保险人代位求偿权纠纷民事检察和解案

5.王某等39人诈骗案

6.综合保护四川某家居有限公司合法权益系列案

7.某建设工程公司与某汽车贸易公司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执行监督案

8.谢某某职务侵占案

9.陈某挪用资金不起诉案

10.梁某某等人敲诈勒索案

11.罪犯刘某刑事裁判涉财产部分执行监督案

12.“检察+工会”督促落实劳动者职业病防治监管责任

13.某农业公司非法占地行政非诉执行监督案

14.某粮油公司被异地不当刑事立案撤案监督案

15.某燃气公司非法充装二甲醚行政公益诉讼监督案

编辑:夏修露   校对:何盈巧   审核:刘祥玖 吴江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