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助力企业绿色健康发展,6月4日,大英县法院联同大英生态环境局,一起走进四川久大蓬莱盐化有限公司开展“环保法治宣讲进企业”活动,通过“警示教育+普法宣传+案例研讨”的形式,为企业送上环保法律“套餐”,筑牢绿色发展法治屏障。
沉浸式警示:环保红线不可越
活动伊始,大英生态环境局工作人员组织企业职工集中观看生态环境警示教育片。影片以真实环境违法案例为切入点,直观展示环境违法行为的法律后果及生态危害。
触目惊心的画面引发在场人员深刻反思。“污染环境不仅要承担巨额赔偿,还可能面临刑事责任,这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企业负责人感慨道。
精准化普法:法律条文变“活教材”
法官结合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等与企业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针对盐化工厂的生产特点,深入浅出地讲解了企业环保主体责任、排污许可制度、环境违法处罚标准等核心内容,现场发放普法手册50余份。
“某企业因私设暗管排放废水,被判承担生态环境修复费用……”法官选取两起典型环境资源审判案例,深入剖析违法行为与裁判要旨,揭示环境违法带来的经济、信誉双重风险。企业负责人表示:“法院用‘身边案’教育‘身边人’,我们一定对照检查,把环保合规放在首位。”
为了让法律知识更深入人心,法官还设置了互动问答环节:“哪些操作容易踩到法律‘雷区’?”“环保台账该怎么规范记录?”法官与企业员工一问一答,将原本生涩的法律条文变成了听得懂、用得上的操作指南。
企业建言:深化普法宣传,共筑法治防线
在交流发言环节,企业负责人对法院此次“送法上门”活动给予高度评价,并表示:“希望法院能经常性开展此类普法宣传,通过定期组织法律讲座、开设环保法律咨询专场等形式,进一步扩大普法覆盖面,帮助企业及时了解政策法规变化,有效规避经营风险。”
双方现场还就建立“法院+企业”常态化普法协作达成共识,为今后提供更精准、更长效的司法服务搭好了桥梁。企业也表示将积极配合法院的普法工作,共同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为绿色发展拧紧“法治阀”。
此次宣讲是大英法院践行“抓前端、治未病”理念的生动实践。下一步,大英法院将持续深化环境资源审判职能,拓宽环保普法覆盖面,以司法之力守护绿水青山,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绿色动能。
(许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