涪城区检察院联合区委社工部举办检察开放日活动同护“未”来

  
2025-06-06 14:05:54
     

“现在宣布听证会纪律!”稚嫩而坚定的声音,在涪城区检察院检察听证室回响。


6月5日,绵阳市实验小学的40余名学生代表走进检察院,化身“检察官”“听证员”“书记员”等,开启了一场沉浸式“庭审”体验。这场由涪城区检察院联合涪城区委社会工作部主办的“携手关爱 共护未来”检察开放日活动,通过角色扮演、模拟实战,让法治种子在笑声与思考中悄然萌芽。

零距离体验:当“剧本杀”遇上真实司法

在庄严的办案工作区,一场特殊的“剧本杀”正在上演。5名学生代表深度参与“刑事案件”讯问全流程模拟。“小检察官”们绷紧小脸,有模有样地讯问“嫌疑人”,扮演司法警察的学生一丝不苟执勤值守。当“书记员”在讯问笔录中准确、清晰地记录每一句问话时,旁听的学生们惊叹:“原来检察官办案像解数学题一样,一步都不能错!”


隔壁的检察听证室正在上演温情一幕。9名学生代表组成“听证团”,对一起未成年人故意伤害案进行附条件不起诉案模拟听证。扮演“听证员”的学生小张听了案件情况和“检察官”的处理建议后,认真询问:“他回归学校后能改好吗?”在得知检察机关将联合社工持续帮教后,“听证员”们纷纷点头——“教育、感化、挽救”的司法温度,在这一刻具象化。

法治课堂:笑声中的法律“密码”

“遭遇学生欺凌该怎么办?”此刻的普法讲座瞬间点燃全场。“熊猫未士·心港湾”未检团队抛出真实案例,大屏幕同步播放动画演示。

“报告老师!”

“打110报警!”

……

学生们争先恐后举手,在抢答中加深对《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十九条的记忆。当拿到装有法治绘本的“法治能量包”时,不少孩子立刻翻开书页,仿佛解锁了成长路上的法治“密码”。

守护者的承诺:从“心港湾”到“同心圆”

当学生们沉浸在角色体验与知识探索的同时,一场凝聚保护合力的座谈也在同步进行。在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座谈会上,涪城区检察院负责人详细介绍了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的探索与实践脉络,重点讲述了如何将“教育、感化、挽救”方针融入每一个涉未成年人案件的办理中,推动成立全市首家检察机关未成年人保护站,将“熊猫未士·心港湾”的保护理念与机制,一步步从构想变为现实,构建起了更加贴近未成年人的保护前哨。


随后,与会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监督员以及社工、检察、教体、民政、共青团区委、关工委、妇联等部门负责同志和相关镇街、社区代表,围绕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中如何推进信息更快共享、风险更早预警、困境儿童精准帮扶、校园安全联防联控、家庭教育指导有效落地等方面展开热烈讨论,并提出意见建议。


“汇聚众力,是为更好履行检察职责。”涪城区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绵阳市实验小学法治副校长肖伟在对本次活动作总结讲话时表示,涪城区检察院将始终立足法律监督主责主业,以“四大检察”综合履职、融合发展为抓手,持续推动“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涉未成年人案件”,在积极推进未成年人保护社会支持体系建设、完善司法救助与社会救助衔接、司法关怀与社会帮扶联动等领域持续深度发力,协同相关部门、学校、家庭和社会组织,共同握紧守护“未来”的接力棒,将“心港湾”的温暖与“同心圆”的力量,转化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最坚实的法治屏障。

(郭维 宁彬 文/图)

编辑:王硼   校对:何盈巧   审核:刘祥玖 吴江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