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陈博 文/图
夏日的微风裹挟着草木清香,轻轻掠过西来古镇的黛瓦灰墙,将人们的脚步引向绿盖如阴的鹰爪树下,在这里,一场趣味横生的法治游园会,正缓缓拉开帷幕。六一儿童节来临之际,蒲江县人民检察院于5月29日共同开启“携手关爱・共护未来”检察开放日暨“庆六一”法治游园活动。这场承载着爱与关怀的特别活动,恰似一份心意满满的儿童节礼物,为孩子们的童年注入法治的温暖与力量。
蒲江县西来九年制学校的近30名学生,怀揣着好奇与期待,踏上了这场别开生面的“法治之旅”。活动精心策划了“躲避犯罪”障碍赛、“我说你猜”法律知识竞答、法治气球速运赛、法治投壶赛四大创意环节,巧妙地将法律知识融入游戏之中,让孩子们能在欢声笑语的氛围里,轻松学习法律知识。
“躲避犯罪”障碍赛率先点燃了孩子们的热情。贴有“盗窃罪”“诈骗罪”“抢劫罪”等罪名标签的障碍物如同现实生活中的违法雷区,等待孩子们去识别和躲避。孩子们组成搭档,一人蒙住双眼,扮演对法律一无所知的“法盲”,一人在旁指挥充当“司法卫士”,通过精准的指令指导搭档穿越障碍区。这个游戏中,蒙眼的“盲目”,暗指缺乏法律认知的风险;指挥者的“清醒”,比喻法律意识的导航作用,双人搭档的“共生关系”,则反映出“知法”是“守法”的行动指南。
“小心,前方是诈骗罪!”“向左,避开盗窃罪!”活动现场,担任“司法卫士”的孩子紧盯贴满罪名标签的障碍区,用急促而清晰的指令引导蒙眼搭档灵巧闪避障碍。每一次精准躲避,都是对法律红线的深刻认知;每一声指令引导,都是法律意识的默契共鸣。这场障碍赛,将纸面上的法律条文转化为看得见的“违法风险”,让孩子们在紧张刺激的“避险”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在心底构筑起抵御违法犯罪的法律防线。
紧接着拉开帷幕的是“我说你猜”法律知识竞答环节,主持人手持印有法律名词的卡片,让选手通过提示猜出内容,比如提示 “这是一部民法相关的法律”,“这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等,提示的次数越少,得分则越高。各组选手屏息凝神,全神贯注捕捉关键词,在有限的提示次数内认真作答。孩子们通过快速联想,将诸如民法典、检察院等法律概念转化为生动的认知。值得关注的是,卡片的背面特别印制着“亮晶晶・昱辰工作室”标识,随着主持人一次次翻动卡片,未成年人检察品牌如春雨润物般走进孩子们的心中。
随后开展的法治气球速运赛同样精彩纷呈。孩子们分组合作,迅速为气球打气,在气球表面认真书写常见罪名,而后两两一组,背夹气球,朝着“监狱”桶奔去。他们小心翼翼,生怕气球掉落。这场趣味性十足的比赛蕴含着深刻的法治逻辑:通过在气球上写下罪名,法律条文变得“触手可及”;背夹运球时,他们需通过肢体紧密协作、保持平衡,恰似在体验司法机关相互配合、通力合作打击犯罪;而当贴有罪名的气球最终投入“监狱”桶的瞬间,是“犯罪必将被惩处”理念的直观呈现。
法治投壶赛作为活动的压轴环节,巧妙地将传统投壶的“礼仪之趣”与法治教育的“思辨之美”有机融合。现场精心设置了近、中、远三档投掷距离,投中的距离越远,分值越高,投中多少箭矢,即可获取相应数量的答题资格。一位小朋友凭借出色的技巧,投中了12只箭矢,赢得小伙伴们的阵阵喝彩。然而,要想真正拿到分数,还需答对数目相同的法律题目。孩子们在投掷箭矢时,享受着传统游戏的趣味;在答题环节,又进一步加深了对法律知识的理解与运用。
活动结束后,孩子们手捧着精美的礼品,兴奋不已地分享着内心的感受:“原来法律这么有意思!”这场独具匠心、充满巧思的游园会,成功突破了传统普法的边界,以新颖的形式让法治理念深入人心。未来,蒲江县检察院将秉持初心,持续创新,将法治教育融入更多创意场景,全方位为未成年人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让“有温度的普法”成为未成年人成长过程中最珍贵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