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县综治中心:矛盾纠纷“全链条解决”

  
2025-05-28 14:10:58
     

荣政法宣  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郭建民

荣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位于荣县青阳街道金碧大道一段413号。

“中心”围绕矛盾纠纷化解和社会治安风险防控的职能定位,统筹诉讼服务中心、检察服务中心、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法律援助中心、信访接待中心有关功能,融入法学会、心理学会、海哥说事工作室等社会力量,采取“常驻+轮驻+随驻”的方式实现服务主体入驻中心,分别有法、检、公、司及信访等5个部门常驻,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自然资源规划局、住建局、交通运输局、农业农村局、卫生健康局、应急管理局、市场监管局、综合执法局、妇联10个部门轮驻,立足法治、立足基层、立足预防、立足调解,集群众接待、矛盾调处、法律服务、心理疏导、平安创建等功能于一体,实现矛盾纠纷“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


荣县综治中心着力前端预防机制建设,加强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推动法治宣传常态化,持续实施公民道德建设,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端。坚持把排查摸底作为矛盾纠纷调处化解的基础性工作,落实村(社区)每周、镇(街道)每半月、县每月三级矛盾纠纷排查工作机制,延伸摸排触角,突出一线排查、重点排查、源头排查工作,及时发现矛盾纠纷苗头隐患,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建立以法、检、公、司、信访与镇街、相关职能部门参与的“5+X”研判机制,对重特大疑难复杂纠纷或涉企法律问题,进行综合研判,根据部门职能职责进行精准分流。构建全县“1+6+N”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体系,大力推进访源治理,推动访、诉、调等渠道相互衔接形成合力。以人民调解为牵引,积极吸收法律咨询、心理服务、社会帮扶等社会力量入驻中心,鼓励引导乡贤组织等社会力量参与,协同发力,多元化解各项矛盾纠纷。坚决守住维护政治社会安全稳定底线红线,“增强忧患意识,树牢底线思维”,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充分发挥政法机关在推动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工作中的重要职能作用,积极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案例链接:

今年三月中旬,从重庆开县因修建三峡工程整体移民到荣县生活居住的易某某来工作室反映,2000年一起从重庆开县移民到荣县双石镇落户的王昌富老人,今年87岁了,在双石镇街上被机动车撞伤,肇事车主出了点小钱把老人拖到荣县人民医院就不管了,其配偶也是80多岁的老人,生病在家,生活不能自理,而子女在外省务工。给当地派出所反映,可态度很冷漠,肇事车主说他责任不大,资金困难。

龚显海同志收到反映后,当天就赶到医院和双石镇去查看了现场,分别探视了两位老人,通过调查核实,判断反映情况属实,于是龚显海同志立即联系公安局派出所的领导赶到双石镇派出所,通知肇事车主到派出所沟通,宣讲有关法规、社会公德,无论从老年人权益保护法、道路交通法还是民法典,作为社会公民都应当遵守,特别是对外地人来这里居住,我们更应该有较高的姿态善待。经过几个小时情、理、法耐心疏导,最终对方同意根据伤情出资三千元解决伤者王昌富老人的医疗费用。几天后治愈出院,其子女赶回家后,对处理结果也比较满意,一直表示感谢。

这个事情虽小,但是从某种程度来说,体现了政府为民着想,有避免了矛盾升级。作为三峡移民响应国家号召迁离故土,是为国家做出了贡献的,现在来到荣县二十多年,也是荣县人了,让这批人感受到荣县各级组织没有忽视他们,感受到了荣县的温暖。


编辑:张晓雨   校对:何盈巧   审核:刘祥玖 吴江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