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张身份证照片,他们“竟然”花了超过两小时

  
2025-05-27 18:40:19
     

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曾昌文

一个公文包,两个藏蓝色身影,简单的装备里藏着最朴实的为民初心。

5月21日,邛崃市公安局文君派出所一站式窗口民警周开龙和辅警刘锐在文君街道南江村8组,为行动不便的村民小杨办理新的身份证,让一张小小的证件承载起浓浓的警民鱼水情。

5月20日,文君派出所辅警刘锐在与南江村村委书记的日常沟通中,偶然得知该村村民杨大叔家的儿子由于身份证到期导致医保报销受阻、生活补贴难申领。但由于杨大叔年过七旬,妻子是智力一级残疾人,时刻需要有人照看,儿子小杨为重度智力障碍人员,行动不便,故无法到派出所办理新的身份证。刘锐在得知此事后,立即将该情况上报。


5月21日,民警周开龙和刘锐与南江村书记一同抵达小杨家。

进入小杨家,面对陌生人的小杨十分紧张,躲在自己的房间拒绝与任何人沟通。民警周开龙拿出随身携带的零食给小杨,经过漫长的情绪安抚后,才与杨大叔一起将小杨带到光线充足的地方进行拍照。但由于小杨身体无法自主控制,不断左右轻晃,眼睛无法直视镜头,刘锐反复拍摄六十多次后,终于捕捉到小杨端正的正面照。采集指纹时,刘锐安抚住小杨的手,一次不行就再来一次,直到成功录入清晰的指纹信息。周开龙告诉杨大叔,会将新的身份证办理好后给他送上门,不需要担心领取问题。

“这么热的天,你们特地来我家帮忙,真是太感谢了”,临走时,杨大叔拉着民辅警的手感激不已。这场超过两小时的特殊办证服务,没有豪言壮语,只有耐心细致的动作和轻声细语的安慰,却是解决群众难题,为民办实事的真实写照。在为民服务的道路上,文君派出所将持续聚焦群众“急难愁盼”,让群众办事“少跑路”,用点滴行动构建警民同心的和谐篇章。

编辑:张晓雨   校对:何盈巧   审核:刘祥玖 吴江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