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调研如何“质”“量”齐升?利州法院这场推进会划出重点

  
2025-05-23 19:23:51
     

利法宣 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郝飞

为切实提高全院司法调研工作水平,真正把调研成果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实际成效,5月22日,利州法院组织召开2025 年调研工作推进会,党组书记、院长陈燕出席会议并讲话。副院长胡佳主持会议,院领导、专委、各部门负责人以及调研联络员、干警代表参加会议。


会上,胡佳副院长通报2024年及2025年1-5月的调研工作情况以及取得的成绩,并传达了上级法院调研工作要求。

调研成绩优秀部门及个人代表围绕工作亮点和创新实践进行了经验分享,通过典型案例剖析、方法总结和互动问答等形式,深入交流优秀做法与心得体会。

随后,审管办(研究室)对2025 年任务安排进行分解说明,并部署了本院各部门全年调研条线工作任务。部分部门负责人代表就推动调研工作高质量发展作表态发言。

陈燕院长对进一步做好调研工作提出三点要求:

一要认清短板,切实找准调研的问题症结。作为大体量的主城区法院,我院调研工作基层基础还比较薄弱,跳起摸高的劲头还有欠缺,存在人员参与不平衡、指导司法实践不足、自主创新意识不强、成果转化机制有待完善等现象,产品质量还需进一步提升。

二要科学统筹,坚定做好调研的信心决心。要构建"三维一体"调研格局,战略层围绕司法改革重点开展前瞻性研究,战术层针对审判质效短板攻坚调研,基础层立足司法实践深化案例解析。要实施"三大提升"调研工程,精准选题工程建立"三单制度"动态更新选题库,方法创新工程运用智慧平台推广新型研究方法,加强外部合作,成果转化工程完善闭环机制,实行"一案一策"跟踪转化。要聚焦培育精品案例和法答网项目"两项重点"突破,提升论文撰写质量。

三要夯实基础,切实抓好调研的制度保障。要坚持任务导向,制定全年计划并动态调整调研方案,建立全链条督办机制,确保任务保质保量完成。要加强队伍培养,组建调研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整合全院写作力量。要推行"导师制",发挥资深法官及助理经验优势。要创新"微调研"模式,围绕重点工作开展专题研讨,形成常态化调研讨论机制。要优化考核激励,制定奖惩制度,将调研成果与晋升评优挂钩,落实精神与物质双重激励。

优秀部门和个人代表发言:

刑庭法官助理刘沂彤:

刑庭坚持“以审促研、研用结合”,探索特色调研路径:一是精雕庭审,深挖司法价值。在职务犯罪案件中剖析犯罪手法与法律适用,邀请监委旁听、媒体记录,实现法治宣传与廉政教育,并转化为调研课题。二是深耕文书质量,夯实调研根基。通过专法会优化裁判文书表达,提炼裁判要旨,尤其在未成年人案件中注重心理与环境分析,为调研提供多维素材。三是建立数据台账,激活案例资源。依托电子卷宗分类建档,通过数据比对提炼共性问题,如在未成年人权益保护调研中系统分析案件特点,形成专题报告。四是强化传帮带教,凝聚调研合力。建立调研专群,线上线下结合指导年轻干警,如在315活动中总结审判经验,发布白皮书和典型案例,成果获上级肯定。

民二庭法官助理张蔓容:

在调研和论文写作的探索中,我有三点核心体会:一是树立写作信心,克服畏难情绪。先行动而非追求完美,将大目标拆解为小步骤,并选择感兴趣且有研究价值的题目,保持写作动力。二是保持写作耐心,反复修改打磨。可通过讨论修改激发灵感、“冷却修改”获得新视角,或采用“反向提纲法”检查逻辑连贯性。三是运用写作技巧。多读权威文献,借鉴写作框架;善用案例库、AI等工具提升效率;培养分阶段、碎片化写作习惯;注重图表排版与格式规范;最重要的是坚持多写多练,保持热情,才能产出优质文章。

编辑:王硼   校对:何盈巧   审核:刘祥玖 吴江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