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实施五周年,为全面展示社区矫正工作成果,增强社会公众对社区矫正工作的理解与支持,眉山市彭山区司法局于5月23日首次举办“阳光矫正 共建和谐”社区矫正开放日活动。本次活动邀请了区人大代表、区政协委员、媒体记者、社区群众代表及社区矫正对象家属等40余人走进彭山区社区矫正中心,零距离了解社区矫正工作的规范化、法治化与人性化实践,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开放日亮点:全方位展现矫正工作成效
活动当天,彭山区司法局通过“实地参观+成果展示+现场演练+座谈交流”的形式,向公众揭开了社区矫正工作的“神秘面纱”。代表们依次参观了区社区矫正中心综合管理、监督管理、教育帮扶三个功能区十八个功能室规范化建设运行情况,详细了解社区矫正对象从入矫到解矫的全流程管理。“以前总觉得社区矫正就是管‘犯人’,现在才知道社区矫正是非监禁性刑事执行制度。”一位社区代表感慨道。
科技赋能:以智慧之笔绘就高效图景
在彭山区社区矫正指挥中心,工作人员现场演示了“智慧矫正”平台的运行机制:运用车载指挥、智能语音监管巡查云服务、4G电子定位手环、VR沉浸式教育、智能心理测评系统、雪亮工程、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手段,实现对矫正对象的动态监管和精准帮扶。矫正对象家属张某感慨道:“以前总担心家人会脱管,现在看到这些高科技手段,心里踏实多了。”
成果发布:五年实践交出亮眼答卷
在开放日座谈会上,区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章静通报了该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实施五年来的成效,并强调社区矫正是“高墙外的重生”,需要全社会给予更多包容与机会,区司法局将持续深化“阳光矫正”品牌建设,让全社会看到法治的力度与温度,推动制度优势转化为社会治理效能。政协委员陈建华表示:“这种‘矫心’与‘矫行’并重的模式,真正体现了司法温度。”
社会参与:共建共治助力回归之路
开放日特别设置了“矫正故事分享”环节。“感谢社会没有放弃我!”一名社区矫正对象分享了自己的矫正经历和心路历程,表达了对司法行政系统工作人员和社会关爱的感激之情,展现了积极改造、回归社会的决心。与会代表积极建言献策,在就业帮扶、心理疏导、家庭教育等方面提出意见建议12条,着力推进“政府主导+社会协同”模式,实现社会基层治理不断创新。
展望未来:持续推动矫正工作高质量发展
此次开放日活动是彭山区司法局深化司法公开、提升执法公信力的重要举措,不仅增进了公众对社区矫正工作的认知,也为构建包容、共治的矫正生态奠定了坚实基础。下一步,该局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实施五周年为契机,重点推进智慧建设,实现“全流程数字化”;深化社会协同,联动更多企业、社会组织参与帮扶;加强普法宣传,常态化开展开放日活动,消除公众偏见,以专业、专职、专责为方向,推动社区矫正工作高质量发展,为平安彭山、法治彭山建设贡献力量。
(王美琴)